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3575发布日期:2023-04-18 22:1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当前,主流的储能系统的热管理设计主要还是依靠在电池单体底部增加液冷板布置,液冷板内设计相应调温流道并通入冷却液,最后通过导热胶将液冷板与电池单体粘结在一起达到换热的效果。然而,这样会导致较低的冷却效率,降低冷却液对电池的温度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2、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腔设有调温板,所述调温板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置腔;

4、裸电芯,每个所述容置腔内容置至少一个所述裸电芯;

5、所述裸电芯与所述调温板相贴。

6、如此,上述电池单体中,裸电芯与调温板相贴,使得裸电芯可以直接与调温板进行热交换,减少了裸电芯与调温板之间的传递介质,改善电池单体的温度控制效果。

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腔呈长方体形,每个所述容置腔的宽度选自范围[50mm,150mm]。

8、满足上述尺寸范围的容置腔可以避免了因容置腔宽度较小限制所装配的裸电芯厚度导致换热能力过剩、电池单体体积能量密度降低,同时也可以避免因容置腔宽度过大导致裸电芯厚度方向冷却不充分,造成厚度方向温差大的问题。

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所述壳体的长度选自范围[300mm,1200mm],高度选自范围[150mm,400mm]。

10、如此,可以采用较少量的电池单体即可实现传统技术中需要使用大量小尺寸电池单体集成后所达到的容量及能量的效果,同时使用该电池单体的用电设备或电池内的电连接、液冷连接等更加的简化,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或维修也更加的简单。

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壳体面积最大的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选自范围[45000mm2,480000mm2],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壳体侧板与所述裸电芯相贴。

12、如此,可以提升裸电芯调温面积以达到更好的调温效果。

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壳体面积最大的侧面,所述调温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

14、如此,可以提升裸电芯与调温板的换热效率。

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调温板具有凸出部位,所述凸出部位凸出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的至少一个。

16、如此,可以方便的实现后续的焊接工艺等,防止焊接时对调温板的破坏,保证设计的结构稳定性。

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板内设有调温流道,所述调温板连接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连通所述调温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连通所述调温流道的另一端。

18、如此,可以利用在调温流道内通入调温流体来对裸电芯进行调温,方便简单,成本低。

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位于所述调温板竖直中轴线的两侧和水平中轴线的两侧。

20、如此,进一步提升裸电芯的温度控制效果。

2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温流道为迂回流道。

22、如此,进一步提升裸电芯的温度控制效果。

2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板设置为所述调温板,所述调温板与所述裸电芯相贴。

24、如此,进一步提升裸电芯的温度控制效果。

25、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电池单体。

26、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池模组。

27、上述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中,裸电芯与调温板相贴,使得裸电芯可以直接与调温板进行热交换,减少了裸电芯与调温板之间的传递介质,改善电池单体的温度控制效果。

28、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呈长方体形,每个所述容置腔的宽度选自范围[50mm,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所述壳体的长度选自范围[300mm,1200mm],高度选自范围[150mm,4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壳体面积最大的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选自范围[45000mm2,480000mm2],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壳体侧板与所述裸电芯相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方体形,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所述壳体面积最大的侧面,所述调温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垂直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调温板具有凸出部位,所述凸出部位凸出于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板内设有调温流道,所述调温板连接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连通所述调温流道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连通所述调温流道的另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分别位于所述调温板竖直中轴线的两侧和水平中轴线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流道为迂回流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板设置为所述调温板,所述调温板与所述裸电芯相贴。

1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单体、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设有调温板,所述调温板将所述壳体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置腔;裸电芯,每个所述容置腔内容置至少一个所述裸电芯;所述裸电芯与所述调温板相贴。上述电池单体中,裸电芯与调温板相贴,使得裸电芯可以直接与调温板进行热交换,减少了裸电芯与调温板之间的传递介质,改善电池单体的温度控制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钰,刘俊军,王佳宁,易梓琦,陈伟鑫,马亚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