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65604发布日期:2023-05-06 15:0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插头,尤其涉及插头辅助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插头和插座组成插接件,插接件具有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功能的作用。插排是带线多位插座,连接一个以上的电源插头,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线路。

2、在现有的生活经验中,在使用插接件时,例如进行将插头由插座上取下的操作时,通常用手与插头直接接触,若插接件存在老化、漏电的情况,或操作者手部存在有水的情况时,用手直接接触插头实现插头与插座分离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3、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插头辅助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插头辅助分离装置。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3、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包括插排,所述插排上端铰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数量对应插排上插孔的孔位数并覆盖插孔孔位,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板体插孔,所述板体插孔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顶动机构,所述顶动机构顶动板体发生转动辅助插头脱离插排;

4、所述顶动机构包括纵向设置的杆体一和轴,所述杆体一套接并滑动配合有管体,所述管体的上端活动贯穿插排的端面并与板体相抵,所述轴的上端活动贯穿插排的端面并延伸至插排的外部,所述轴固定套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啮合有齿条一,所述齿条一与所述管体之间设置有杆体二并通过杆体二铰接。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端子,端子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

6、所述插排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和所述上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板体与所述上壳的端面铰接,所述杆体一的下端与下壳的内底壁连接,所述轴与下壳的内底壁转动配合,所述齿条一与下壳的内底壁滑动配合。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座为l型,所述端子位于安装座的横向段,所述安装座的竖向段的活动端与下壳的内底壁连接,所述管体活动贯穿安装座的横向段。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的端面上设置有槽,所述板体位于槽的内部并与槽的侧壁铰接;

9、所述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板体的宽度。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壳的外部设置有带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11、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二和齿条二,所述齿轮二和所述齿条二啮合,所述齿轮二设置在所述轴的上端,所述齿条二与所述上壳的端面滑动配合。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齿轮二与所述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件包括与轴连接的棱柱,所述轴未被棱柱覆盖的位置形成台阶,所述齿轮二的中部开设有与棱柱匹配的通孔,所述齿轮二活动套设在棱柱上并搭接在台阶上;

14、所述棱柱的上端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螺纹配合有螺帽,所述螺帽的下端设置有衔铁一,所述螺帽的上端设置有与衔铁一位置对应的磁铁一。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轴上设置有衔铁二,所述齿轮二的下端设置有与衔铁二位置对应的磁铁二。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本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发明中,通过在插排内部设置顶动机构带动板体发生转动,从而辅助插头由插排上脱离,避免将插头由插排上拔下时,手与插头接触,提高用电的安全程度。

18、2.顶动机构中,通过将轴转动带动齿条一进行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通过杆体二带动管体进行上下方向的移动,实现板体的转动。

19、3.驱动机构的设置,提高将轴转动的便捷程度,齿轮二和齿条二啮合设置,将齿条二推动,带动齿轮二、轴转动,齿条二依次经过多个插排插孔对应的齿轮二,依次辅助多个插头从插排上脱离。

20、4.齿轮二与轴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对不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所对应的齿轮二移动至棱柱的上部,脱离齿条二的水平面,对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对应的齿轮二保持在棱柱的下部,使齿条二经过时可与之啮合,带动齿轮二发生转动,可针对性的对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作出操作。



技术特征:

1.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排,所述插排上端铰接有板体(30),所述板体(30)的数量对应插排上插孔的孔位数并覆盖插孔孔位,所述板体(30)上开设有板体插孔(31),所述板体插孔(31)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顶动机构(40),所述顶动机构(40)顶动板体(30)发生转动辅助插头脱离插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上设置有端子(12),端子(12)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1)为l型,所述端子(12)位于安装座(11)的横向段,所述安装座(11)的竖向段的活动端与下壳(10)的内底壁连接,所述管体(42)活动贯穿安装座(11)的横向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0)的端面上设置有槽(21),所述板体(30)位于槽(21)的内部并与槽(21)的侧壁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0)的外部设置有带动轴(43)转动的驱动机构(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0)还包括连接件(53),所述齿轮二(51)与所述轴(43)通过连接件(53)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3)包括与轴(43)连接的棱柱(531),所述轴(43)未被棱柱(531)覆盖的位置形成台阶(532),所述齿轮二(51)的中部开设有与棱柱(531)匹配的通孔,所述齿轮二(51)活动套设在棱柱(531)上并搭接在台阶(532)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头辅助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43)上设置有衔铁二(538),所述齿轮二(51)的下端设置有与衔铁二(538)位置对应的磁铁二(537)。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插头辅助分离装置,所述插排上端铰接有板体,所述板体的数量对应插排上插孔的孔位数并覆盖插孔孔位,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板体插孔,所述板体插孔与插排插孔位置对应,所述插排的内部设置有顶动机构,所述顶动机构顶动板体发生转动辅助插头脱离插排。本插头辅助分离装置的发明中,通过在插排内部设置顶动机构带动板体发生转动,从而辅助插头由插排上脱离,避免将插头由插排上拔下时,手与插头接触,提高用电的安全程度。齿轮二与轴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对不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所对应的齿轮二移动至棱柱的上部,对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对应的齿轮二保持在棱柱的下部,可针对性的对需要辅助插拔的插头作出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威,邵怡然,陶儒申,陶儒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中科微保可穿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