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5877发布日期:2023-05-25 07:0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线连接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开关和导电组件,导电组件包括固定导电片和活动导电片,固定导电片与活动导电片之间用于夹持连接导线,以实现导线的导通,而开关用于带动活动导电片进行运动,以实现夹持和解除夹持的状态切换。

2、常见的开关为掰动开关,活动导电片呈v型状,活动导电片的中部与壳体轴接连接,活动导电片的一端为受压端,活动导电片的另一端为用于与固定导电片抵接的导通端;掰动开关的中部位置与壳体轴接连接,掰动开关的一端为掰动端,掰动开关的另一端为施压端。

3、掰动开关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驱动凸起。

4、使用时,通过掰动端以带动施压端正向偏转,施压端抵压活动导电片的受压端,活动导电片偏转并发生弹性形变,活动导电片的导通端则偏移至紧密抵压固定导电片的状态,以实现导线的夹持。

5、当施压端反向偏转时,不仅解除对于活动导电片的抵压,其上的驱动凸起随施压端反向偏转将承托起活动导电片的受压端,以使其进一步远离固定导电片,即实现导线的解除夹持。

6、虽然驱动凸起可以将活动导电片的受压端进行承托直至活动导电片的受压端向上抵接于掰动开关的施压端的表面上,此时,由于受压端的偏转角度有局限,使得活动导电片的导通端向上偏转的角度有局限性,即导致导通端与固定导电片之间的间隙有局限性,难以满足较大直径的导线的插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满足较大直径的导线的插入,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接线端子,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壳体、掰动开关、活动导电片和固定导电片,所述活动导电片具有第二轴接部、导通部和受压部,第二轴接部与壳体轴接连接;所述掰动开关具有第一轴接部和掰动部,第一轴接部与壳体轴接连接,所述掰动开关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驱动凸起;所述壳体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壳体沿第一轴接部的组合方向滑移连接,所述掰动开关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联动结构,当所述掰动开关正向偏转时,所述限位块向外滑移至阻止所述活动导电片的受压部向上偏移的状态,当所述掰动开关反向偏转时,所述限位块向内滑移至与所述活动导电片的受压部相错位的状态;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凸出固定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始终阻挡于所述受压部的远离所述固定导电片偏转的路径上;当所述驱动凸起带动受压部偏移至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时,所述受压部位于所述第一轴接部与所述第二轴接部之间的连线的远离所述固定导电片的一侧;所述掰动开关固定有施压柱,所述活动导电片的受压部贯穿开设有通口槽,当所述掰动开关正向偏转时,所述施压柱抵接于受压部的外表面以迫使活动导电片向下偏转直至所述限位块向外滑移至抵接所述受压部的外表面,所述施压柱通过通口槽移动至受压部的内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来,当驱动凸起带动受压部偏移至抵接于第一限位部时,此时,活动导电片处于解除夹持的状态,通过限定受压部的最大偏转位置,以限定导通部的最大偏转位置,使得导通部与固定导电片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而该大间隙更易让大直径的导线通过,以便于对大直径导线进行夹持,适用性较强。

5、二来,需要夹持导线,正向偏转掰动开关一定行程,其上的施压柱抵压受压部,迫使活动导电片正向偏转至导通部抵紧固定导电片的状态,同时,联动结构触发,限位块向外滑移至抵紧受压部的状态,以阻止受压部的反向偏转,以维持导通部抵紧固定导电片的状态,然后掰动开关继续正向偏转,施压柱通过通口槽进入受压部的内侧,即施压柱与受压部无抵接关系,如此一来,在掰动开关的行程还未结束时,即完成导通部与固定导电片的抵接,更加快捷,减少持续正向偏转掰动开关所需的力,更加省力。

6、三来,需要解除夹持导线时,反向偏转掰动开关,通过联动结构,限位块向内滑移,以瞬间解除对受压部的限制,在活动导电片的弹力作用下,活动导电片能够快速复位。

7、可选的,所述受压部的端部延伸设有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与所述受压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凸出固定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具有夹角,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供所述限位段所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一限位部能够共同对受压部和限位段进行限位,从而极大提高限位效果。并且,通过设置第二限位部述第一限位部之间的夹角,使得受压部和限位段能够被限位在夹角区域内,进一步提高限位效果。

9、可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圆柱形滑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掰动开关上,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内滑倾斜段、平直段、外滑竖直段、外滑倾斜段,所述平直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滑倾斜段的终端,所述外滑竖直段的一端通过弯曲段连接于所述平直段的始端,所述外滑竖直段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外滑倾斜段连接于所述内滑倾斜段的始端;当所述掰动开关带动滑块于所述内滑倾斜段内滑移时,滑块带动所述限位块向内滑移,且所述复位弹簧由拉力状态变为压力状态;当所述掰动开关带动滑块于所述平直段内滑移时,所述限位块位置不变,所述复位弹簧保持压力状态;当所述掰动开关反向偏转时,所述滑块先于平直段内滑移,并在复位弹簧的压力作用下滑块通过弯曲段而进入外滑竖直段内,以使限位块快速外滑,滑块从外滑竖直段进入外滑倾斜端内滑移直至位于内滑倾斜段的始端时,限位块缓速外滑,复位弹簧由压力状态变为拉力状态。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槽的具体形状,以及复位弹簧的相应配合,可以实现限位块的正常速度内滑,以留出驱动凸起可以承托受压部的时间,也实现限位块的快速外滑,以确保当施压柱将受压部抵压到适当状态时下限位块能够快速“接手”施压柱,以继续抵压受压部,而复位弹簧的拉力和压力的切换,不仅能够提高限位的快速外滑速度,还可以实现滑块能够在弯曲段内切换,即确保滑块的正向和反向移动时均能进入对应的轨道内。

11、可选的,所述通口槽的槽壁朝向所述导通部延伸有第一弯弧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施压柱从受压部的内侧进入受压部的外侧,以便于下次的抵压。

13、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轴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轴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圆周排布的齿槽,所述限位块开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壁设有与所述齿槽相啮合的凸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齿和不同的齿槽的配合,能够实现限位块的角度变换,从而改变限位块的端部与受压部的抵压位置,以改变活动导电片的形变程度,以适用于不同的导线夹持力的要求。

15、可选的,所述受压部的中部朝向所述导通部凹陷有圆弧段,所述圆弧段的表面用于供所述限位块的端部所抵压。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抵压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抵压效果。

17、可选的,所述圆弧段为冲压成型的波浪弹簧段,所述限位块的端部设有卡入所述波浪弹簧段的间隙的凸条。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波浪弹簧段,在无凸条的卡接的情况下,圆弧段有较大弹性形变的可能,因此便于限位块的端部横向抵压,并且当限位块完全外滑之后,通过设置凸条与波浪弹簧段的间隙的配合,能够增大圆弧段的刚性,以提高抵压效果。

19、可选的,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第二连接柱,所述活动导电片设为两个,两个活动导电片的第二轴接部同时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轴接配合,两个活动导电片的导通部之间具有夹角,两个导通部均用于抵接于所述固定导电片的表面,两个活动导电片的受压部并排设置,两个受压部的波浪弹簧段相互咬合设置;所述连接板、驱动凸起、限位块、所述施压柱均沿所述第一连接柱轴向对称设置,所述滑块设为两个且分别对应两个限位块设置;所述固定导电片的表面设有多个v型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v型槽,在导通部的抵压下,导线与固定导电片的接触面积增大,增大导通效果。

21、并且,通过设置双活动导电片,以实现对导线的多点挤压,从而减少导线虚接的情况发生。而对称设置的连接板、驱动凸起、限位块、所述施压柱用于分别对两个活动导电片进行施压和解除施压。

22、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活动导电片的圆弧段的曲率半径自两侧向中间逐渐减小。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圆弧段的曲率半径的变化,当限位块向外滑移时,限位块的端部将抵接于圆弧段的表面,该滑移力通过圆弧段的表面分为迫使圆弧段下移的分力,从而迫使受压部向下偏转,以增大该活动导电片的形变程度,从而使得小夹角的活动导电片的对导线的抵接力增大,以使得两个活动导电片的抵接力较为平衡,从而提高对导线的夹持效果。

24、可选的,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块的端部的表面设为圆弧面,该圆弧面的曲率半径大于对应圆弧段的曲率半径,且所述圆弧面高于所述圆弧段。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圆弧面的曲率半径,以实现圆弧面与波浪弹簧段的点式接触,以减少摩擦力,并且接触点从两侧到中间变化,以渐近式迫使圆弧段的下移,即更为柔和,以提高受压部向下偏转的效果。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限定受压部的最大偏转位置,以限定导通部的最大偏转位置,使得导通部与固定导电片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以便于对大直径导线进行夹持,并且通过施压柱和限位块的配合,以实现快速解除夹持和省力的效果;

28、2.通过设置滑槽的具体形状,以及复位弹簧的相应配合,可以实现限位块的正常速度内滑和限位块的快速外滑,以确保当施压柱将受压部抵压到适当状态时下限位块能够快速“接手”施压柱,以继续抵压受压部,而复位弹簧的拉力和压力的切换,不仅能够提高限位的快速外滑速度,还可以实现滑块能够在弯曲段内切换,即确保滑块的正向和反向移动时均能进入对应的轨道内;

29、3.通过设置双活动导电片,以实现对导线的多点挤压,从而减少导线虚接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