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41753发布日期:2023-06-27 17:1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缆,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


背景技术:

1、卷筒卷盘电缆主要应用于卷筒机、运输机、输送机等,也可以在拖链系统中用作卷筒和拖拽电缆。由于卷筒卷盘电缆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防水性、耐高温性、耐寒性的特点,可以安装在干燥、潮湿、露天环境中。

2、卷筒卷盘电缆作业状态是被缠绕于卷筒或者卷盘上,待使用时,随拖轴或其它类似装置的导向进行收展、拖拽等运动。待收展、拖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卷筒卷盘电缆外护套进行摩擦,长时间的摩擦,容易造成外护套的磨损,严重时发生破裂,影响卷筒卷盘电缆的使用。此时,就需要使卷筒卷盘电缆外护套即具有良好的柔软性,还需要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增加卷筒卷盘电缆使用稳定性和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保持卷筒卷盘电缆外护套具有良好柔软性的基础上,提高耐磨性,增加使用稳定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包括多个相互抵触的动力线芯,多个动力线芯围绕形成的中间空隙中填充有与其相抵触的抗拉线芯,相邻两个动力线芯外侧形成的空隙中填充有与其相互抵触的控制线芯,所述控制线芯和与其相抵触的两个动力线芯围绕形成的中间空隙中填充有与其相适配的填充物;多个动力线芯的外周面由内到外依次包覆有内护套、凯夫拉抗拉纤维编织层、外护套,所述控制线芯嵌在内护套内,所述凯夫拉抗拉纤维编织层嵌在外护套内,所述抗拉线芯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外周面包覆有抗拉绝缘层;所述外护套为复合橡胶材料挤包加工而成;

3、所述复合橡胶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氯乙烯树脂45-55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35-45份、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5-15份、癸二酸二辛酯2-4份、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9-11份、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7-9份、润滑剂0.3-0.7份、抗氧化剂0.3-0.7份、光稳定剂0.2-0.8份、紫外吸收剂0.5-1.5份、阻燃剂4-6份。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多个动力线芯中间空隙填充抗拉线芯,利用钢丝绳,有效的增加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的抗拉性,降低发生断裂的情况。而且,还在控制线芯和动力线芯中间空隙填充填充物,使多个动力线芯、多个控制线芯、抗拉线芯、填充物紧密抵触,降低出现错位的情况,增加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使用稳定性。

5、同时,本技术的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还对外护套进行优化,在复合橡胶材料的原料中添加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并通过两者之间的协同增效,在保持其具有良好断裂伸长率以及柔软性的基础上,使抗拉强度>24mpa、老化拉伸强度保持率>99%、磨损量<3.5mg,复合橡胶材料表现出高抗拉强度、高耐老化性、高耐磨性的特点,便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6、可选的,所述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在无水乙醇中加入硫酸钙晶须,超声处理20-40min;然后加入第一份丙烯酸乙酯,搅拌处理2-4h,之后加入第一份乙二胺,搅拌处理8-12h;然后加入第二份乙二胺,搅拌处理8-12h;之后加入第二份丙烯酸乙酯,搅拌处理8-12h;然后加入第三份乙二胺,搅拌处理8-12h;之后加入双丙酮丙烯酰胺,搅拌处理8-12h;过滤,烘干,获得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

7、可选的,所述硫酸钙晶须、第一份丙烯酸乙酯、第一份乙二胺、第二份乙二胺、第二份丙烯酸乙酯、第三份乙二胺、双丙酮丙烯酰胺的重量配比为10:(1-1.5):(0.1-0.2):(0.7-0.8):(2-3):(1-2):(7.5-8.5)。

8、先将硫酸钙晶须分散在无水乙醇中,提高硫酸钙晶须分散均匀性,然后将第一份丙烯酸乙酯、第一份乙二胺吸附在硫酸钙晶须孔隙内,且使两者发生加成反应。之后加入第二份乙二胺,进一步发生酰胺反应,且将第二份乙二胺接枝到硫酸钙晶须上。之后加入第二份丙烯酸乙酯,进一步发生加成反应,实现第二份丙烯酸乙酯的接枝。之后加入第三份乙二胺发生酰胺反应,也实现第三份乙二胺的接枝。此时,通过分步骤加入丙烯酸乙酯、乙二胺,使原料、产物交替反应,不断增加硫酸钙晶须表面接枝物的分子量和分枝数,使接枝物形成树状。之后加入双丙酮丙烯酰胺发生加成反应,实现双丙酮丙烯酰胺的接枝,进一步增加分子量和分枝数,且在支链的末端引入酮羰基,不仅有效的增加硫酸钙晶须分散均匀性,而且还增加硫酸钙晶须和原料分子间作用力,增加结合强度。同时,由于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表面含有酮羰基,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中含有酰亚胺基,酰亚胺基和酮羰基可以发生分子交联聚合,增加复合橡胶材料交联密度,使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表现出更优的使用效果。

9、进一步的,硫酸钙晶须、无水乙醇的重量配比为1:(10-20)。

10、可选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聚乙烯蜡、有机硅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几种。

11、硬脂酸、聚乙烯蜡、有机硅油均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也都能够起到优良的抗氧化作用,通过对润滑剂、抗氧化剂的选择进行优化,原料易得,便于复合橡胶材料的加工。

12、可选的,所述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770、光稳定剂622、光稳定剂119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

13、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uv327、uv328、uv531中的一种或几种。

14、光稳定剂可以捕获自由基转换为小分子结构。紫外线吸收剂能够把紫外线转换为热能释放出去。通过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的提高复合橡胶材料的抗紫外线。且,光稳定剂在光稳定剂770、光稳定剂622、光稳定剂119中任意选择,以及,紫外线吸收剂在uv327、uv328、uv531中任意选择,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适配性,能够提高抗紫外线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阻燃剂为甲基膦酸二甲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阻燃剂进行优化,便于阻燃剂的选择。优选的,阻燃剂为甲基膦酸二甲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三种,且甲基膦酸二甲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的重量配比为(3-5):(0.5-1.5):(0.5-1.5)。再优选的,甲基膦酸二甲酯、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的重量配比为4:1:1。

17、可选的,所述复合橡胶材料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将聚氯乙烯树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癸二酸二辛酯混合,然后加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混合,之后加入润滑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紫外吸收剂、阻燃剂混合,升温至140-150℃,搅拌处理15-25min,挤出,降温,获得复合橡胶材料。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复合橡胶材料的制备和控制。

19、可选的,所述控制线芯包括多个绞合在一起的控制铜线导体,所述控制铜线导体的外周面包覆有控制绝缘层。

20、可选的,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多个绞合在一起的动力铜线导体,所述动力铜线导体的外周面由内向外依次包覆有绕包层、动力绝缘层、编织屏蔽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线芯、动力线芯的制备。

22、可选的,所述内护套也为复合橡胶材料挤包加工而成,和/或,所述填充物为交联聚乙烯填充条。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护套也为复合橡胶材料挤包加工而成,使外护套和内护套的原料相同,增加内护套、外护套、凯夫拉抗拉纤维编织层的结合强度,提高卷筒卷盘电缆的抗拉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技术的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在多个动力线芯中间空隙填充抗拉线芯,并配合填充物,使多个动力线芯、多个控制线芯、抗拉线芯、填充物紧密抵触,有效增加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的抗拉性以及使用稳定性。

26、2、本技术的抗拉型卷筒卷盘电缆,还对外护套进行优化,在原料中添加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保持其具有良好断裂伸长率以及柔软性的基础上,使复合橡胶材料表现出高抗拉强度、高耐老化性、高耐磨性的特点,便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27、3、聚酰胺改性硫酸钙晶须制备方法中,分步骤加入丙烯酸乙酯、乙二胺,使原料、产物交替反应,增加硫酸钙晶须表面接枝物分子量和分枝数,最后接枝双丙酮丙烯酰胺,在支链的末端引入酮羰基,不仅增加硫酸钙晶须分散均匀性,而且还能够和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发生分子交联聚合,增加复合橡胶材料交联密度,提高复合橡胶材料的抗拉强度、耐老化性以及耐磨性,表现出更优的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