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管以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7404发布日期:2023-06-07 23:4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管以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冷管以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在电池技术领域中,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释放大量热量,使得电池模组温度过高,无法持续进行高效率充放电,为此,电池包中安装有各种散热装置,现有技术中,液冷装置是主流的电池包散热装置。

2、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能量密度高,也会产生膨胀力,导致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缩短,而现有技术的液冷装置设计没有可压缩性质,无法吸收或者缓冲电池模组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池膨胀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液冷管,能吸收电芯工作释放的大量热量的同时,缓冲或吸收掉电芯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膨胀力。

2、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上述的液冷管。因此,该电池模组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能吸收电芯工作释放的大量热量的同时,缓冲或吸收掉电芯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膨胀力的特点。

3、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4、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冷管,包括:

5、第一膜片;

6、第二膜片,第二膜片与第一膜片连接;

7、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同时穿设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第一管道开设有第一开口;

8、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同时穿设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第一管道开设有第二开口;

9、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设置于第一膜片和第二膜片之间,用于吸收电芯内部膨胀力,弹性支撑件设置有连通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介质流道。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支撑件为弹性塑料片。

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塑料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相互贴合,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均设置有多个孔槽,相邻两个弹性支撑件的孔槽相互交错以共同形成介质流道。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孔槽呈多排排布,每排的多个孔槽沿弹性支撑件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排的孔槽在弹性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孔槽的形状为六边形。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膜片、第二膜片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两个第二凹槽,其中一个第一凹槽和其中一个第二凹槽互相贴合以形成第一过渡腔,另外一个第一凹槽和另外一个第二凹槽相互贴合以形成第二过渡腔;

16、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别设置有与第一过渡腔配合的第一对接板、与第二过渡腔配合的第二对接板;

17、第一对接板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内腔和第一开口,第一内腔与第一管道连通,第一开口与介质流道连通;

18、第二对接板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二内腔和第二开口,第二内腔与第二管道连通,第二开口与介质流道连通。

1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液冷管,多个电芯固定安装于多个液冷管之间。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液冷管的第一管道之间通过接头连接,接头包括连接管和卡接件,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相邻两个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插入的插接部,卡接件用于将相邻两个液冷管的第一管道或第二管道卡接于连接管上。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还包括两个端板和多个铝型材;

22、两个端板通过多个铝型材连接以共同形成框架,多个电芯安装于框架。

23、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了一下有益效果:

2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管,包括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弹性支撑件。当液冷管工作时,冷却液首先通过作为进水口的第一管道,经第一开口流入到弹性支撑件所设置的介质流道中,然后经第二开口,通过作为出水口的第二管道,从液冷管中流出。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连接形成密封腔,包容了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弹性支撑件,以避免冷却液泄露。在冷却液通过液冷管带走电芯所释放的热量的同时,弹性支撑件吸收或者缓冲了电芯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膨胀力,这使得电芯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25、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上述的液冷管。因此,该电池模组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能吸收电芯工作释放的大量热量的同时,缓冲或吸收掉电芯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膨胀力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管(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190)为弹性塑料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塑料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且相互贴合,至少两个所述弹性支撑件(190)均设置有多个孔槽(191),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支撑件(190)的孔槽(191)相互交错以共同形成所述介质流道(1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冷管(10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孔槽(191)呈多排排布,每排的多个所述孔槽(191)沿所述弹性支撑件(19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冷管(100),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排的所述孔槽(191)在所述弹性支撑件(190)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冷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槽(191)的形状为六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管(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片(110)、第二膜片(130)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凹槽(111)、两个第二凹槽(131),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凹槽(111)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凹槽(131)互相贴合以形成第一过渡腔,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凹槽(111)和另外一个所述第二凹槽(131)相互贴合以形成第二过渡腔;

8.一种电池模组(1000),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芯(200)和多个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液冷管(100),多个所述电芯(200)固定安装于多个液冷管(1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1000),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液冷管(100)的第一管道(150)之间通过接头(300)连接,所述接头(300)包括连接管和卡接件,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管道(150)或所述第二管道(170)插入的插接部,所述卡接件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液冷管(100)的所述第一管道(150)或所述第二管道(170)卡接于所述连接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模组(10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1000)还包括两个端板(400)和多个铝型材(5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管以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芯释放大量热量且产生膨胀里,缩短电芯寿命的问题,包括第一膜片、第二膜片、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弹性支撑件。当液冷管工作时,冷却液首先通过作为进水口的第一管道,经第一开口流入到弹性支撑件所设置的介质流道中,然后经第二开口,通过作为出水口的第二管道,从液冷管中流出。第一膜片与第二膜片连接形成密封腔,包容了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弹性支撑件,以避免冷却液泄露。在冷却液通过液冷管带走电芯所释放的热量的同时,弹性支撑件吸收或者缓冲了电芯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膨胀力,这使得电芯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升,李德连,周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