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线圈复用欠压脱扣器及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1402发布日期:2023-08-24 12:55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线圈复用欠压脱扣器及开关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开关柜,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线圈复用欠压脱扣器及开关柜。


背景技术:

1、在开关柜中,为了防止配电线路中电压不稳定对设备造成损害,通过安装欠压脱扣器后,能够实现当线路中电压波动过大时,脱扣器会自动脱扣,从而保护用电设备。当电压恢复正常后,脱扣器又能自动合闸,恢复供电。为了在保证脱扣的有效性,脱扣器的电磁铁需要长时间通电吸合来对弹簧进行储能以保证在脱扣时有稳定的推力进行分闸。

2、现有的欠压脱扣器控制电磁铁合分闸通常是通过单片机电路控制有优点是控制思路清晰,效果较好,但是电路结构复杂,功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功耗,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线圈复用欠压脱扣器及开关柜。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线圈复用欠压脱扣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线圈复用欠压脱扣器,包括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还包括:

3、电源电路,所述电源电路为所述激励线圈l1和所述保持线圈l2供电;所述激励线圈l1与所述保持线圈l2串联;

4、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压检测电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源电路的电压大小,以输出控制信号;

5、第一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k1,所述第一开关管k1与所述激励线圈l1和所述保持线圈l2串联,所述第一开关管k1的控制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管k1导通;

6、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k2和延时关断电路,所述第二开关管k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激励线圈l1和所述保持线圈l2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管k2的控制端通过所述延时关断电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连接,用于延时关闭所述第二开关管k2。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源电路的电压处于正常状态下,电压检测电路驱动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导通,激励线圈l1吸合电磁铁,同时延时关断电路延时控制第二开关管k2断开,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串联同时工作保持吸合衔铁,使电磁铁处于储能状态。当电源电路处于欠压状态下,第一开关管k1断开,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不工作,衔铁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脱扣。在电磁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串联设置的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能够在电磁铁达到同样吸合磁力的情况下,降低线圈的电流,从而降低功耗,降低线圈持续工作而导致发热的情况,从而提高线圈使用寿命,并且减少了线圈发热导致的阻值变大,从而导致线圈功率下降,进而导致电磁铁磁力下降,从而减少电磁铁出现提前脱扣的情况发生。

8、优选的,所述延时关断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电容c、以及第一三极管q1,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后接地;所述电容c与所述第二电阻r2并联;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连接后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k2的控制端连接于所述第四电阻r4和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五电阻r5并联在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压检测电路输出电流信号使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导通,同时给电容c充电,待电容c充电完成后,第一三极管q1导通,从而拉低第二开关管k2控制端的电压,从而使第二开关管k2断开,从而方便延时控制第二开关管k2的断开,且降低成本的同时可适用于更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不收电磁干扰的影响。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阻r1为可调电阻。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欠压脱扣电磁铁需长时间带电工作,线圈升温会导致阻值变化,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温度,通过可调电阻能够调节电容c的充电时间,从而调节激励线圈的工作时间,来调节控制电磁铁的吸合时间,从而确保电磁铁能够克服弹簧弹力后吸合到位。

12、优选的,所述电容c为可调电容。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欠压脱扣电磁铁需长时间带电工作,线圈升温会导致阻值变化,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温度,通过调节可调电容的大小,从而提高电容的充电时间,从而提高激励线圈的工作时间,来调节控制电磁铁的吸合时间,从而确保电磁铁能够克服弹簧弹力后吸合到位。

14、优选的,所述延时关断电路还包括有第一二极管d1,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和所述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二极管d1能够抬高电容c的充电电压阈值,同时通过第一二极管d1的压降能够增加第一三极管q1的开启时间,从而提高延时关断电路的延迟时间。

16、优选的,所述延时关断电路还包括有第二二极管d2,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于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负极与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延时关断电路中起到过压保护的作用。

18、优选的,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以及稳压二极管d6,所述第六电阻r6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所述第七电阻r7、所述第八电阻r8以及所述第九电阻r9串联后接地;所述第十电阻r10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之间,所述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七电阻r7和所述第八电阻r8之间,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延时关断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之间,所述稳压二极管d6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第十电阻r10和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进行分压,当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的电压大于稳压值时,稳压二极管d6导通,从而使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导通控制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工作,该电压检测电路成本低,可靠性强,减少了误导通的可能性。

20、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均为mos管。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工作时电流较大,采用mos管在断开时不会拉弧。

22、优选的,所述延时关断电路连接有发光二极管d3。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发光二极管d3指示脱扣器处于带电状态。

24、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开关柜,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开关柜,包括多线圈复用欠压脱扣器。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串联设置的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能够在电磁铁达到同样磁力的情况下,降低线圈的功率,从而降低功耗。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脱扣器工作时,当电源电路的电压处于正常状态下,电压检测电路驱动第一开关管k1和第二开关管k2导通,激励线圈l1吸合电磁铁,同时延时关断电路延时控制第二开关管k2断开,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串联同时工作保持吸合衔铁,使电磁铁处于储能状态。当电源电路处于欠压状态下,第一开关管k1断开,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不工作,衔铁在弹簧弹力作用下脱扣。在电磁铁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串联设置的激励线圈l1和保持线圈l2能够在电磁铁达到同样吸合磁力的情况下,降低线圈的电流,从而降低功耗,降低线圈持续工作而导致发热的情况,从而提高线圈使用寿命,并且减少了线圈发热导致的阻值变大,从而导致线圈功率下降,进而导致电磁铁磁力下降,从而减少电磁铁出现提前脱扣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