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7608发布日期:2023-06-28 13:2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线束,特别涉及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线束的结构也不断的在改进增强,其中在汽车的驾驶室中会通过线束进行信号的传输,线束相当于人员的血管,因此线束的安全隐患预警至关重要,目前的线束在使用时仍存在以下不足:

2、由于线束会相互缠绕,因此线束的连接位置会出现发热甚至自燃的情况,如发现不及时就会引发驾驶室燃烧的情况,另外线束在拼装后连接位置会晃动,会造成线束连接位置松动,同样会使线束短路以及发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以解决汽车驾驶室的线束报警与加固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具体包括:第一接线架,所述第一接线架上安装有线束,线束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接线架,第二接线架的内侧设有一组对接柱,对接柱选用铜材质,第二接线架的一侧设有插头,第二接线架的内侧安装有一组接触结构,接触结构由连接套筒和活动借助块共同组成,线束的端部延伸至连接套筒的内侧,第二接线架的一侧安装有一组与线束相连接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由压紧主体和锁定架共同组成,第二接线架和线束之间安装有绑带,第二接线架的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一个安装壳体,安装壳体的内侧安装有报警组件、纽扣电池、温度计、串联线、报警器,报警器与报警组件电性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接线架的内侧安装有一个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第二压紧板在第一压紧板的底部位置,第一接线架的底部设有定位条,第二压紧板的上方设有挤压斜块,第一接线架的内侧面和第一压紧板的侧面均设有压紧条。

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线架的内侧安装有一组固定连接的连接套筒,第二接线架的内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安装有活动连接的活动借助块,连接套筒和活动借助块之间安装有一个支撑弹簧。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接线架设有安装槽,压紧主体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侧,压紧主体开设有与线束相契合的安装孔,线束穿插于压紧主体的安装孔内,第二接线架的安装槽内设有两组相对称的挤压斜块,压紧主体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槽,锁定架的底部设有两个膨胀螺丝结构的安装块,安装块安装在压紧主体的定位槽内,第二接线架的外侧面设有两组相对称的锁定斜块。

6、进一步的,所述绑带的上方开设有一个稳固孔,第二接线架的外侧面设有四个圆柱结构的稳固凸起,稳固凸起延伸至绑带的稳固孔内,绑带的底部设有一组圆柱结构的加固套筒,线束穿插于加固套筒的内侧与连接套筒相连接,压紧主体的安装孔位置进一步开设有定位槽,加固套筒安装在定位槽的内侧。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体的外侧设有一个横向的延伸条,延伸条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一个电磁铁。

8、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组件由引流管、传感器控制组件、电磁铁和切断板共同组成,第二接线架的上方开设有一个竖向的滑动孔,切断板安装在滑动孔的内侧,切断板的底部设有一个倾斜面,切断板采用绝缘材质,切断板的上方设有与电磁铁磁性相反的矩形块,传感器控制组件安装在安装壳体的内侧,第二接线架开设有一个出烟孔,安装壳体的上方设有一个进烟孔,出烟孔和进烟孔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套筒,引流管安装在两个安装套筒的外侧。

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开设一个横向的定位孔,温度计贯穿于定位孔的内侧与第二接线架相接触,温度计设有两个竖向的安装孔,串联线延伸至两个安装孔的内侧,串联线和传感器控制组件、纽扣电池电性连接。

10、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通过报警组件实现线束在发热与冒烟后报警的效果,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2、当线束连接位置出现冒烟的情况时,烟会进入传感器控制组件内部,传感器控制组件中的烟雾传感器将信号传给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将切断板向下推动,切断板将活动借助块和对接柱进行切断分离,实现线束断电的效果,对线束以及汽车的驾驶室进行保护,同时报警器对第二接线架和线束的发热与冒烟位置进行鸣笛报警,从而提醒驾驶人员及时对第二接线架和线束进行维修;

13、当第二接线架在发热时,温度计内的水银会膨胀,当水银移动到串联线的位置时,串联线通过水银进行连电,此时电磁铁通电将切断板向下推动,切断板将活动借助块和对接柱进行切断分离,实现线束断电的效果。

14、2、本发明通过压紧主体解决了线束压紧方便的问题,提升了线束装配时的效率,同时解决了线束在装配后松动的问题,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5、压紧主体安装在第二接线架的内侧后,通过挤压斜块对压紧主体进行挤压,从而使压紧主体对线束稳固的压紧定位,解决了目前的线束拼装后不稳固的问题。

16、3、第一压紧板、第二压紧板相配合使线束和第二接线架稳固连接,同时使线束和第二接线架连接方便,解决了目前的线束和第二接线架之间需要借助设备进行压紧的问题;

17、此外,绑带配合加固套筒实现线束、压紧主体的连接位置加固。



技术特征:

1.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线架(1),所述第一接线架(1)上安装有线束(4),线束(4)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接线架(2),第二接线架(2)的内侧设有一组对接柱(201),对接柱(201)选用铜材质,第二接线架(2)的一侧设有插头,第二接线架(2)的内侧安装有一组接触结构(3),接触结构(3)由连接套筒(301)和活动借助块(302)共同组成,线束(4)的端部延伸至连接套筒(301)的内侧,第二接线架(2)的一侧安装有一组与线束(4)相连接的压紧组件(5),压紧组件(5)由压紧主体(501)和锁定架(502)共同组成,第二接线架(2)和线束(4)之间安装有绑带(6),第二接线架(2)的外侧通过螺栓安装有一个安装壳体(7),安装壳体(7)的内侧安装有报警组件(8)、纽扣电池(9)、温度计(10)、串联线(11)、报警器(12),报警器(12)与报警组件(8)电性连接,报警组件(8)由引流管(801)、传感器控制组件(802)、电磁铁(803)和切断板(804)共同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架(1)的内侧安装有一个第一压紧板(101)和第二压紧板(102),第二压紧板(102)在第一压紧板(101)的底部位置,第一接线架(1)的底部设有定位条,第二压紧板(102)的上方设有挤压斜块,第一接线架(1)的内侧面和第一压紧板(101)的侧面均设有压紧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架(2)的内侧安装有一组固定连接的连接套筒(301),第二接线架(2)的内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安装有活动连接的活动借助块(302),连接套筒(301)和活动借助块(302)之间安装有一个支撑弹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架(2)设有安装槽,压紧主体(501)安装在安装槽的内侧,压紧主体(501)开设有与线束(4)相契合的安装孔,线束(4)穿插于压紧主体(501)的安装孔内,第二接线架(2)的安装槽内设有两组相对称的挤压斜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主体(501)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定位槽,锁定架(502)的底部设有两个膨胀螺丝结构的安装块,安装块安装在压紧主体(501)的定位槽内,第二接线架(2)的外侧面设有两组相对称的锁定斜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6)的上方开设有一个稳固孔,第二接线架(2)的外侧面设有四个圆柱结构的稳固凸起,稳固凸起延伸至绑带(6)的稳固孔内,绑带(6)的底部设有一组圆柱结构的加固套筒(601),线束(4)穿插于加固套筒(601)的内侧与连接套筒(301)相连接,压紧主体(501)的安装孔位置进一步开设有定位槽,加固套筒(601)安装在定位槽的内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7)的外侧设有一个横向的延伸条(701),延伸条(701)的底部开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安装有一个电磁铁(803)。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架(2)的上方开设有一个竖向的滑动孔,切断板(804)安装在滑动孔的内侧,切断板(804)的底部设有一个倾斜面,切断板(804)采用绝缘材质,切断板(804)的上方设有与电磁铁(803)磁性相反的矩形块,传感器控制组件(802)安装在安装壳体(7)的内侧,第二接线架(2)开设有一个出烟孔,安装壳体(7)的上方设有一个进烟孔,出烟孔和进烟孔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套筒,引流管(801)安装在两个安装套筒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7)的一侧开设一个横向的定位孔,温度计(10)贯穿于定位孔的内侧与第二接线架(2)相接触,温度计(10)设有两个竖向的安装孔,串联线(11)延伸至两个安装孔的内侧,串联线(11)和传感器控制组件(802)、纽扣电池(9)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汽车驾驶室用线束设备,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解决了汽车驾驶室的线束报警与加固的问题,包括第一接线架,所述第一接线架上安装有线束,线束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接线架,第二接线架的内侧设有一组对接柱,对接柱选用铜材质,第二接线架的一侧设有插头,第二接线架的内侧安装有一组接触结构,接触结构由连接套筒和活动借助块共同组成。当线束连接位置出现冒烟的情况时,传感器控制组件中的烟雾传感器将信号传给电磁铁,电磁铁通电将切断板向下推动,切断板将活动借助块和对接柱进行切断分离,实现线束的断电,对线束以及汽车的驾驶室进行保护,同时报警器对第二接线架和线束的发热与冒烟位置进行鸣笛报警。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红,易华,陈芳利,李刚,陈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誉铭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