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9240发布日期:2024-02-26 17:2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对显示装置的各种需求不断增加。例如,显示装置被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膝上型计算机、导航装置和智能电视的各种电子装置所采用。

2、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发射用于显示图像的光的显示面板和供应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信号或电力的驱动器。

3、显示装置的至少一个表面可以被称为在其上显示图像的显示表面。显示表面可以包括布置有发射用于显示图像的光的发射区域的显示区域和与显示区域邻近布置的非显示区域。

4、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显示区域中以将数据信号传输到发射区域的数据线和用于将数据信号供应到数据线的显示驱动器电路。

5、数据线与显示驱动器电路之间的信号传输路径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因此,它们具有与它们的长度成比例的电阻。相应地,从显示驱动器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到达数据线所花费的时间与信号传输路径的电阻成比例地增加。结果,可能减少在期间数据信号实际写入到每个像素中的时间,并且因此,存在图像质量可能劣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可以减少从显示驱动器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被施加到数据线所花费的时间的显示装置。

2、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板,包括主区域和从主区域的一侧突出的附属区域,主区域包括布置有多个发射区域的显示区域以及与显示区域邻近布置的非显示区域;电路阵列层,布置在基板上并且包括:多个像素驱动器,分别与多个发射区域相关联;以及数据线,将数据信号传输到多个像素驱动器;发光阵列层,布置在电路阵列层上并且包括与多个发射区域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显示驱动器电路,布置在基板的附属区域中并且将数据驱动信号供应到数据线。电路阵列层的结构可以包括:半导体层,布置在基板上;第一导电层,布置在覆盖半导体层的第一栅绝缘体上;第二导电层,布置在覆盖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栅绝缘体上;第三导电层,布置在覆盖第二导电层的层间介电层上;第四导电层,布置在覆盖第三导电层的第一平坦化层上;以及第二平坦化层,覆盖第四导电层。数据供应线可以分别电连接到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并且数据供应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布置在第三导电层或第四导电层中。

3、数据线可以分别电连接到布置在非显示区域中的数据输出线。数据输出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布置在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中。

4、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包含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包含主层以及分别布置在主层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上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的多层。主层可以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镍(ni)、钕(nd)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钛(ti)。

5、附属区域可以包括:弯折区域,可以是可弯折的;第一附属区域,布置在主区域与弯折区域的一侧之间;以及第二附属区域,布置在弯折区域的另一侧。显示驱动器电路和数据供应线可以布置在第二附属区域中。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在第二附属区域中并且分别传输用于驱动多个发光元件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

6、数据输出线可以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将数据供应线与数据线电连接。

7、数据线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数据供应线可以布置在第三导电层中。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

8、显示区域可以包括与附属区域邻近布置的中间区域以及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中间区域与非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一侧区域。第一侧区域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划分区域,在第一方向上与非显示区域邻近布置;以及第二显示划分区域,布置在第一显示划分区域与中间区域之间。数据线可以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数据线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线,布置在中间区域中并且电连接到数据输出线当中的第一数据输出线;第二数据线,布置在第二显示划分区域中并且电连接到数据输出线当中的第二数据输出线;以及第三数据线,布置在第一显示划分区域中。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数据绕行线,在第二显示划分区域中与第二数据线邻近布置、电连接到数据输出线当中的第三数据输出线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数据绕行线,布置在第一侧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将第一数据绕行线与第三数据线电连接。

9、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压供应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压焊盘线;第二电压供应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焊盘线;以及第二电压辅助线,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线。第二电压辅助线中的一条可以在中间区域中与第一数据线邻近布置,并且第二电压辅助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在第一显示划分区域中与第三数据线邻近布置。电路阵列层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在第二平坦化层上的第五导电层以及覆盖第五导电层的第三平坦化层。数据线、第二电压辅助线和第一数据绕行线可以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

10、数据供应线可以布置在第三导电层中。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或第五导电层中。

11、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可以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

12、显示区域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中间区域与第一侧区域对称布置的第二侧区域。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压辅助线,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压供应线;以及第二电压子线,布置在显示区域的除了中间区域、第一侧区域和第二侧区域之外的一般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线。第一电压辅助线中的一条可以在第一侧区域、第二侧区域和中间区域中与第二数据绕行线邻近布置,并且第一电压辅助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在一般区域中与第二电压子线邻近布置。第二数据绕行线、第一电压辅助线和第二电压子线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

13、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虚设线,与第一数据绕行线共线、与第一数据绕行线间隔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以及第二虚设线,与第二数据绕行线共线、与第二数据绕行线间隔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

14、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解复用电路,布置在解复用区域中,解复用区域布置在附属区域与显示区域之间、在非显示区域中;以及数据输入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将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子与数据供应线分别电连接。数据输出线可以将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子与数据线分别电连接。解复用电路中的一个可以基于从显示驱动器电路输出的一个数据驱动信号输出至少两个数据信号。

15、数据线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数据供应线可以布置在第三导电层中。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

16、解复用区域可以包括与附属区域邻近布置的第一解复用区域以及在第一方向上接触第一解复用区域的第二解复用区域。第一解复用区域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解复用区域的中心处的中间解复用区域以及布置在中间解复用区域与第二解复用区域之间的侧解复用区域。解复用电路可以包括布置在侧解复用区域中的第一解复用电路以及布置在第二解复用区域中的第二解复用电路。数据输入线可以包括第一数据输入线和第二数据输入线。第一数据输入线可以电连接到第一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子,并且可以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侧解复用区域。第二数据输入线可以电连接到第二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子并且可以包括:主输入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侧解复用区域;解复用绕行线,电连接到主输入线并且布置在显示区域中;以及绕行附加线,布置在第二解复用区域中并且将解复用绕行线与第二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子电连接。

17、显示区域可以包括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解复用区域邻近布置的解复用邻近区域以及除了解复用邻近区域之外的一般区域。解复用邻近区域可以包括:中间邻近区域,与中间解复用区域邻近布置;侧邻近区域,与侧解复用区域邻近布置;以及边缘邻近区域,与第二解复用区域邻近布置。数据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解复用绕行线可以包括:第一解复用绕行线,电连接到主输入线、布置在侧邻近区域中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解复用绕行线,电连接到第一解复用绕行线并且在第一方向上朝向边缘邻近区域延伸;以及第三解复用绕行线,布置在边缘邻近区域中、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将第二解复用绕行线与绕行附加线电连接。

18、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压供应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压焊盘线;第二电压供应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焊盘线;以及第二电压辅助线,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线。数据线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布置在侧邻近区域中并且电连接到第一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子;以及第三数据线和第四数据线,布置在边缘邻近区域中并且电连接到第二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子。在侧邻近区域中,第一数据线可以与第一解复用绕行线邻近布置,并且第二数据线可以与第二电压辅助线邻近布置。在边缘邻近区域中,第三数据线可以与第三解复用绕行线邻近布置,并且第四数据线可以与第二电压辅助线邻近布置。

19、电路阵列层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五导电层,布置在第二平坦化层上;以及第三平坦化层,覆盖第五导电层。数据线、第一解复用绕行线、第三解复用绕行线和第二电压辅助线可以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

20、数据供应线可以布置在第三导电层中。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或第五导电层中。

21、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可以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

22、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压辅助线,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压供应线;以及第二电压子线,布置在一般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线。第一电压辅助线中的一条可以在解复用邻近区域中与第二解复用绕行线邻近布置,并且第一电压辅助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在一般区域中与第二电压子线邻近布置。第二解复用绕行线、第一电压辅助线和第二电压子线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

23、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虚设线,与第一解复用绕行线和第三解复用绕行线中的每一条平行、与第一解复用绕行线和第三解复用绕行线中的每一条间隔开、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以及第二虚设线,与第二解复用绕行线共线、与第二解复用绕行线间隔开、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

24、根据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板,包括主区域和从主区域的一侧突出的附属区域,主区域包括布置有多个发射区域的显示区域以及与显示区域邻近布置的非显示区域;电路阵列层,布置在基板上并且包括:多个像素驱动器,分别与多个发射区域相关联;数据线,将数据信号传输到多个像素驱动器;以及数据输出线,布置在非显示区域中并且分别电连接到数据线;发光阵列层,布置在电路阵列层上,并且包括与多个发射区域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显示驱动器电路,布置在基板的附属区域中并且将数据驱动信号供应到数据线。电路阵列层的结构可以包括:半导体层,布置在基板上;第一导电层,布置在覆盖半导体层的第一栅绝缘体上;第二导电层,布置在覆盖第一导电层的第二栅绝缘体上;第三导电层,布置在覆盖第二导电层的层间介电层上;第四导电层,布置在覆盖第三导电层的第一平坦化层上;第五导电层,布置在覆盖第四导电层的第二平坦化层上;以及第三平坦化层,覆盖第五导电层。数据线可以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数据输出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布置在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中。数据供应线可以分别电连接到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并且数据供应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布置在第三导电层或第四导电层中。

25、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包含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层。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包含主层以及分别布置在主层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上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的多层。主层可以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镍(ni)、钕(nd)和铜(cu)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钛(ti)。

26、附属区域可以包括:弯折区域,可以是可弯折的;第一附属区域,布置在主区域与弯折区域的一侧之间;以及第二附属区域,布置在弯折区域的另一侧。显示驱动器电路和数据供应线可以布置在第二附属区域中。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在第二附属区域中并且分别传输用于驱动多个发光元件的第一电压和第二电压的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

27、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可以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

28、数据供应线可以布置在第三导电层中。第一电压焊盘线和第二电压焊盘线中的每一条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或第五导电层中。

29、显示区域可以包括与附属区域邻近布置的中间区域以及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中间区域与非显示区域之间的第一侧区域。第一侧区域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划分区域,在第一方向上与非显示区域邻近布置;以及第二显示划分区域,布置在第一显示划分区域与中间区域之间。数据线可以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数据线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线,布置在中间区域中并且电连接到数据输出线当中的第一数据输出线;第二数据线,布置在第二显示划分区域中并且电连接到数据输出线当中的第二数据输出线;以及第三数据线,布置在第一显示划分区域中。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数据绕行线,在第二显示划分区域中与第二数据线邻近布置、电连接到数据输出线当中的第三数据输出线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数据绕行线,布置在第一侧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将第一数据绕行线与第三数据线电连接。

30、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压供应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压焊盘线;第二电压供应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焊盘线;以及第二电压辅助线,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线。第二电压辅助线中的一条可以在中间区域中与第一数据线邻近布置,并且第二电压辅助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在第一显示划分区域中与第三数据线邻近布置。第二电压辅助线和第一数据绕行线可以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

31、显示区域可以进一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中间区域与第一侧区域对称布置的第二侧区域。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压辅助线,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压供应线;以及第二电压子线,布置在显示区域的除了中间区域、第一侧区域和第二侧区域之外的一般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线。第一电压辅助线中的一条可以在第一侧区域、第二侧区域和中间区域中与第二数据绕行线邻近布置,并且第一电压辅助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在一般区域中与第二电压子线邻近布置。第二数据绕行线、第一电压辅助线和第二电压子线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

32、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解复用电路,布置在解复用区域中,解复用区域布置在附属区域与显示区域之间、在非显示区域中;以及数据输入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将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子与数据供应线分别电连接。数据输出线可以将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子与数据线分别电连接。解复用电路中的一个可以基于从显示驱动器电路输出的一个数据驱动信号输出至少两个数据信号。解复用区域可以包括与附属区域邻近布置的第一解复用区域以及在第一方向上接触第一解复用区域的第二解复用区域。第一解复用区域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解复用区域的中心处的中间解复用区域以及布置在中间解复用区域与第二解复用区域之间的侧解复用区域。解复用电路可以包括布置在侧解复用区域中的第一解复用电路以及布置在第二解复用区域中的第二解复用电路。数据输入线可以包括第一数据输入线和第二数据输入线。第一数据输入线可以电连接到第一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子,并且可以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侧解复用区域。第二数据输入线可以电连接到第二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子并且可以包括:主输入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侧解复用区域;解复用绕行线,电连接到主输入线并且布置在显示区域中;以及绕行附加线,布置在第二解复用区域中并且将解复用绕行线与第二解复用电路的输入端子电连接。

33、显示区域可以包括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解复用区域邻近布置的解复用邻近区域以及除了解复用邻近区域之外的一般区域。解复用邻近区域可以包括:中间邻近区域,与中间解复用区域邻近布置;侧邻近区域,与侧解复用区域邻近布置;以及边缘邻近区域,与第二解复用区域邻近布置。数据线可以在第二方向上延伸。解复用绕行线可以包括:第一解复用绕行线,电连接到主输入线、布置在侧邻近区域中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第二解复用绕行线,电连接到第一解复用绕行线并且在第一方向上朝向边缘邻近区域延伸;以及第三解复用绕行线,布置在边缘邻近区域中、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将第二解复用绕行线与绕行附加线电连接。

34、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压供应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压焊盘线;第二电压供应线,从第一附属区域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焊盘线;以及第二电压辅助线,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在第二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线。数据线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线和第二数据线,布置在侧邻近区域中并且电连接到第一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子;以及第三数据线和第四数据线,布置在边缘邻近区域中并且电连接到第二解复用电路的输出端子。在侧邻近区域中,第一数据线可以与第一解复用绕行线邻近布置,并且第二数据线可以与第二电压辅助线邻近布置。在边缘邻近区域中,第三数据线可以与第三解复用绕行线邻近布置,并且第四数据线可以与第二电压辅助线邻近布置。第一解复用绕行线、第三解复用绕行线和第二电压辅助线可以布置在第五导电层中。

35、电路阵列层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压辅助线,布置在显示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一电压供应线;以及第二电压子线,布置在一般区域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第二电压供应线。第一电压辅助线中的一条可以在解复用邻近区域中与第二解复用绕行线邻近布置,并且第一电压辅助线中的另一条可以在一般区域中与第二电压子线邻近布置。第二解复用绕行线、第一电压辅助线和第二电压子线可以布置在第四导电层中。

3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电路阵列层,具有包括半导体层、第一栅绝缘体、第一导电层、第二栅绝缘体、第二导电层、层间介电层、第三导电层、第一平坦化层、第四导电层以及第二平坦化层的结构;以及显示驱动器电路,用于将数据驱动信号供应到电路阵列层的数据线。分别电连接到显示驱动器电路的输出端子的数据供应线可以由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分别电连接到数据线的数据输出线可以由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形成。

37、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每一个可以由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d)、铜(cu)及其合金中的至少一种的单层组成,并且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包括主层和分别布置在主层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上的第一子层和第二子层的多层结构。相应地,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比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电阻小的电阻。

38、例如,与数据输出线不同,数据供应线可以不由第一导电层或第二导电层形成,而是可以由具有相对小的电阻的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可以减小从显示驱动器电路到数据线的信号传输路径的电阻,使得可以减少从显示驱动器电路输出的数据信号被施加到数据线所花费的时间。

39、因此,可以防止用于将数据信号写入到每个像素中的时间不足,并且也可以实现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差或发光元件的寄生电容器的差所需的充足时间,以防止云斑(mura)缺陷。相应地,可以有利地改善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

40、然而,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前述效果,并且各种其他效果被包括在说明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