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头插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92740发布日期:2023-12-27 02:0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头插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具体的涉及一种弯头插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子连接器在导线之间的电连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确保电信号的稳定传输。为了满足安装需要,弯头连接器也常见于市场中。弯头连接器通常用于解决导线之间角度变化的问题,使连接更加灵活和方便。尽管它们在许多应用中都很有用,但弯头连接器的制作并不简单,也因此它们的价格相对较高。

2、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动汽车(ev)使用的弯头连接器存在着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首先,由于弯头连接器的插头部分存在弯头设计,这使得其端子结构较为复杂,需要采用复杂的成型工艺和组装工艺来制造,增了制造的难度和增加了制造的成本。

3、除此之外,弯头连接器的结构和制作工艺也较为复杂,增大了组装的难度,增加了生产周期和废品率,导致整体制造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弯头连接器中的插头存在结构和制作工艺复杂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弯头插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2、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弯头插头连接器,包括:

4、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互相成角度,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交汇处形成安装区;

5、胶芯组件,包括线缆和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部和第一固定部,所述接线部与所述线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进所述安装区;

6、对接端子,设于第二收容腔内,包括用于与插座端子对接的接触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延伸进所述安装区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重叠;

7、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区内,包括限位件和锁固件,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夹持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锁固件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与所述第二收容腔的方向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延伸至所述安装区,所述安装孔上盖设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安装孔方向重叠,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安装孔方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沿所述安装孔方向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安装孔方向完全重叠,所述锁固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限位件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锁固件包括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内侧凸伸形成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后与所述限位件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夹持于所述基部和所述限位件之间。

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盖包括盖板和自所述盖板向内侧凸伸形成的呈环状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自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内侧凸伸形成的多个弹力臂,所述弹力臂的末端设有卡扣,所述第一连接部凹陷形成有第一密封圈槽;

11、所述安装孔包括第一收容孔和第二收容孔,所述第二收容孔连通所述第一收容孔和所述安装区,所述第一收容孔和所述第二收容孔之间设有安装台阶,所述盖板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孔且抵接于所述安装台阶上,所述第一密封圈槽与所述第二收容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收容孔的端面形成第一抵挡部,所述卡扣穿过所述第二收容孔后卡接于所述第一抵挡部。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容孔包括靠近第一收容孔的第一孔段和靠近所述安装区的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的孔径自所述第一孔段朝向所述安装区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孔段的端面形成所述第一抵挡部,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圈槽与所述第一孔段之间。

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为六角螺母,所述锁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螺母旋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收容腔内设有第一限位凸肋,所述对接端子夹持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第一限位凸肋之间以限制所述对接端子,所述第一限位凸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区,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第一固定部夹持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第一限位凸肋之间。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容腔内设有第二限位凸肋,所述接线端子夹持于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第二限位凸肋在之间,所述第二限位凸肋延伸至安装区抵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区内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限位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与所述限位件相匹配。

17、进一步的,所述对接端子为大电流夹片端子,包括第一夹持片、与所述第一夹持片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片、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片和所述第二夹持片之间;所述第一夹持片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一端延伸有第一夹持端子,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持片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沿其板面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第二主体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一端延伸有第二夹持端子,所述第一夹持端子和所述第二夹持端子形成所述接触部。

1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二收容腔连通,所述第二主体部形成有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抵挡部与所述限位槽相对设置且抵接于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二抵挡部与所述限位件的外形相匹配,所述第二抵挡部与所述限位槽共同将所述限位件限制在所述安装区内。

19、进一步的,还包括前盖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收容所述插座端子的第二插接部的第一插接腔,所述前盖设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端口上并覆盖所述第二收容腔的端口,所述第一插接部环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前盖的侧壁。

20、进一步的,所述前盖的相对两侧设有第一扣合臂,所述第一插接部对应设有扣合槽与所述第一扣合臂相配合,所述前盖上对应所述信号端子收容腔开设有信号端子孔、以及自所述信号端子孔沿所述信号端子收容腔的方向延伸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悬臂,两个所述悬臂均抵接于所述信号端子座。

21、进一步的,所述悬臂连接于所述前盖的一端设有加强凸肋。

2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悬臂的宽度不相同。

23、进一步的,还包括后盖,所述壳体具有第三插接部,所述第三插接部与所述第一插接部互成角度,所述第三插接部内形成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后盖盖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且所述后盖的侧壁套设于所述第三插接部外。

24、进一步的,所述后盖的侧壁开有防呆缺口,所述第三插接部上设有与所述防呆缺口相配合的防呆凸台。

25、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三密封圈上设有供所述线缆穿过的过线孔。

2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方案的弯头插头连接器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将限位件从第二收容腔安装进限位槽;

28、将预装有第三密封圈的胶芯组件、对接端子分别从第一收容腔、第二收容腔组装进安装区,使接线端子的第一固定部和对接端子的第二固定部重叠在一起且夹持在第一限位凸肋和限位件之间;

29、将锁固件从安装孔安装进安装区,将锁固件穿过第一固定部的第一通孔和第二固定部的第二通孔后与限位件旋接;

30、将装有第一密封圈的密封盖盖于安装孔,完成安装区与安装孔之间的密封;

31、将第三密封圈装到第一容纳腔,将后盖盖于第一容纳腔的端口;

32、将第二密封圈安装于第二密封槽,将前盖盖于第二收容腔并抵接于第二密封圈。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34、1、通过设置安装区,使接线端子的第一固定部和对接端子的第二固定部能沿弯头的两个方向延伸进安装区并互相重叠在一起,实现弯头插头连接器内互成角度的接线端子与对接端子电性相通,连接结构、制作工艺简单;

35、2、通过限位件和锁固件即可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固定在一起,进而固定接线端子和对接端子,固定结构、制作工艺简单,以降低制造成本;

36、3、密封结构件通过在安装孔、第一收容腔、第一插接部分别装密封盖、第三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就可实现弯头插头连接器使用时的密封,不需要复杂的灌胶工艺密封,工艺简单且制作材料成本低,进而减低生产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