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收头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9345发布日期:2024-01-26 16:2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收头及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空线束,具体为一种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收头及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工艺方法里级联的过程需要大量焊锡环,为避免在级联时形成大鼓包,故使用焊锡环的位置需相互错开,所以电磁兼容线束由于较多电缆屏蔽层剥除长度不一,进而使电磁兼容线束的屏蔽效果差,机上无法保证信号传递效果;更重要的是若电磁兼容线束中有选用镀镍导体的电缆,由于镀镍导体不易吸锡,故使用焊锡环时引出线在飞机振动时容易拉脱,导致电磁兼容线束屏蔽层中断无法连续,进而影响电磁兼容线束的使用效果;

2、且传统的工艺一般是将电磁兼容线束中电缆屏蔽层连续后引出接地线,再压接接地端子,将端子接尾附件螺钉处,由于接地线较细,会导致接地电阻大,屏蔽接地效果差,同时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振动较大,端子处导线易折断,会导致电磁兼容线束屏蔽连续断开,无法保证线束电磁兼容性能完好;传统的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收头工艺未对导体外绝缘层做相应保护措施,导致在电缆中屏蔽层剪断的位置,屏蔽单丝容易刺破绝缘层,从而使屏蔽地信号与导体连接导通,使线束信号错乱。

3、传统的电磁兼容线束加工时由于受屏蔽收头工艺方法的影响,会导致部分电磁兼容线束屏蔽连续断开,线束的屏蔽效果差,无法保证该线束电磁兼容性能完好,进而影响机上信号传递效果。飞机每十年大修一次,就是排查这种安全隐患,以免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效果不好引起机上控制信号、视频信号的紊乱,倘若飞机正在高空工作时,机上线束任意一处有问题,都会发生不安全事故,甚至发生触电、火灾等现象,危及在座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一种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收头及制造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收头及制造工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收头及制造工艺,包括屏蔽电缆、连接器、接触偶、尾附件、防波套、柔性导电金属网和热缩管;

5、所述屏蔽电缆包括一根或多根导体,每根导体外均包裹有绝缘层,且在绝缘层外编织有屏蔽层,屏蔽电缆的最外侧为护套层;所述屏蔽电缆的导体通过接触偶与连接器连接。

6、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插头及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插头一般与电缆连接,连接器插座一般与机载设备连接,连接器插头及连接器插座在对接成功后方可实现所有电功能。

7、所述接触偶是属于连接器的附件,并与连接器匹配方可使用,接触偶的一端插入连接器内部孔位中,接触偶的另一端与电缆的导体通过压接或焊接的方式连接。

8、所述尾附件一端与连接器匹配通过螺纹连接使用,尾附件另一端与电缆端头剥开的屏蔽层充分连接,为保证屏蔽收头处的屏蔽效果,其连接处设置有柔性导电金属网。

9、所述防波套由铜丝编织而成,用于防止外部电磁波对线束的干扰和泄露,有电磁屏蔽保护作用,所述防波套设置套在线束收头端,一端绑扎在线束上,另一端装进尾附件并加紧在尾附件夹片上,以提高电缆与尾附件连接处的电磁屏蔽效果。

10、所述柔性导电金属网是由铜丝编织而成的,用于电磁屏蔽作用,与防波套类似,所述柔性导电金属网紧密缠绕在电缆剥开的屏蔽层上,且通过尾附件上夹片及螺钉与尾附件固定连接,以避免线束收头处由于导线屏蔽层剥开受损导致的屏蔽效果不佳。

11、所述热缩管是一种由环保材料聚烯烃制成的热塑性材料,有电绝缘、耐磨、保护、防水、密封的作用,该热缩管套装在屏蔽电缆的绝缘层上,主要是隔离开屏蔽层和绝缘层,故避免了屏蔽层与导体间的短路,保证电磁兼容线束中导体本身的导电性能和信号传递性能。

12、一种电磁兼容线束屏蔽收头的制造工艺:包括一下步骤:

13、s1,在屏蔽电缆内部的导体上嵌入压接接触偶,接触偶穿过尾附件可插送入连接器内部,通过接触偶将屏蔽电缆与连接器连通;

14、s2,将屏蔽电缆中屏蔽层与尾附件通过夹片和螺钉连接,尾附件与连接器属螺纹连接;

15、s3,在电磁兼容线束中屏蔽收头,对屏蔽电缆中护套层进行剥除,以保证屏蔽电缆本身的防磨、防水及屏蔽层的接地连续性;

16、s4,在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上设置包裹上柔性导电金属网,并且将柔性导电金属网刚到置于尾附件的夹片中,使夹片充分的夹紧柔性导电金属网,同时用夹片上的螺钉固定好;

17、s5,将裸露的屏蔽层剥开,在内部绝缘层上套装热缩管隔离,同时将热缩管热缩固定在绝缘层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

19、1、本发明专利所述绝缘层剥除长度的工艺方法,其设置绝缘层的目的是保证导体本身的导电性能和信号传递性能完好,了避免电信号的传输完整。绝缘层的剥除长度根据接触偶的规格尺寸确定,必须保障屏蔽电缆中导体完整充分的插入接触偶中,同时导体外包裹的绝缘层不能进入接触偶,工艺上建议接触偶外裸露的导体长度不大于1mm,方可保证其导体的导通唯一性,避免了电磁兼容线束中短路和信号线接地的情况。

20、本发明专利所述屏蔽层剥除长度的工艺方法,其设置屏蔽层的目的是用于屏蔽电缆本身的外界电磁干扰或者电磁泄露,可避免传统工艺中用焊锡环串联所有屏蔽层引发的电磁效果差等问题。屏蔽层的剥除需根据连接器和尾附件的型号尺寸确定,必须保障屏蔽层的保留长度刚好置于尾附件的夹片中,且不能使屏蔽层散落在尾附件的腔体内,防止屏蔽层的铜丝刺穿导体外的绝缘层,而导致信号线与接地线接通,发生安全事故。

21、本发明专利所述护套层剥除长度的工艺方法,其设置护套层的目的是用于保证屏蔽电缆本身的防磨、防水及屏蔽层的接地连续性。护套层的剥除长度需根据连接器和尾附件的型号尺寸确定,必须保障护套层的剥除长度刚好置于尾附件中夹片的后面,且不能离夹片太远,工艺上建议护套的剥除在夹片后不大于10mm的范围内,方可保证其电缆的屏蔽效果。

22、本发明专利所述工艺方法,新增物料柔性导电金属网是由铜丝编织而成的,有电磁屏蔽作用。将柔性导电金属网紧密缠绕在电缆剥开的屏蔽层上,且置于尾附件的夹片中,使夹片完全的夹紧柔性导电金属网,同时用夹片上的螺钉固定好,使得柔性导电金属网能将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和尾附件的很好的连接为一体,可充分保证屏蔽电缆端部连接器收头处的屏蔽效果,防止了外部电磁波对屏蔽电缆的干扰和泄露。

23、本发明专利所述工艺方法,新增物料防波套是由铜丝编织而成,用于防止外部电磁波对线束的干扰和泄露,有电磁屏蔽保护作用。对电磁兼容线束中非屏蔽尾附件而言,可在屏蔽处理时在线束上套防波套,一端绑扎在该组线束上,另一端刚好装进尾附件的腔体内,不宜进入尾附件腔体内过长,防止刺伤导体外的绝缘层,同时通过尾附件中夹片和螺钉固定,使防波套与尾附件相通,同时确保防波套完全包覆住尾附件处裸露的屏蔽导线,以保证屏蔽电缆与尾附件连接处的电磁屏蔽效果,确保机上信号线传输数据的安全。

24、本发明专利所述工艺方法,新增物料热缩管是一种由环保材料聚烯烃制成的热塑性材料,有电绝缘、耐磨、保护、防水、密封的作用。将屏蔽电缆裸露的屏蔽层剥开,在内部绝缘层上套装热缩管隔离,同时将热缩管热缩固定在绝缘层上,再次将剥开的裸露的屏蔽层恢复至原始位置,避免了屏蔽层与导体之间的短路,保证电磁兼容线束中导体本身的导电性能和信号传递性能完好,从而使飞机上的电磁兼容线束运行稳定,更保障了机上人员的生命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