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及接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51996发布日期:2024-02-26 17:0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及接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到船舶建造,特别涉及到船舶上狭小区域内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以及对船舶电缆的接线方法。


背景技术:

1、在船舶建造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船舶电缆,各种规格的电缆都有,为了便利对接,往往使用端子排进行对接,提高便利性和安全性。通常操作中,在对船舶电缆进行接线时,会先将保护套和铠装等去掉,然后将里面芯线套上端子接头,最后再用螺丝固定在端子排上。但是,这种方式容易碰到端子排和端子头所在的控制箱壁,并且有些采用接线盒进行连接,因为空间狭小地方无法使用控制箱,只能用控制盒。在接线盒等小体积物件中操作,并不利于人工接线操作,更无法使用大型设备,各种不方便的接线操作会导致接线效率低下,并且存在安全隐患。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138720.1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的端子连接组件,其通过上下分体操作,将不同端子数量的插头塑合成一体,从而提高绝缘本体上相互位置精度,并且增强组件的结构强度。但是,上述端子连接组件作为通用型的端子连接件,难以有效应用在船舶建造中,并且其整体结构复杂,适应于多组线缆并排连接的情况,无法应用到狭小空间的操作,更无法适用多种船舶电缆型号插入到同一个接线端子排中。

3、所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电缆的接线方式和接线端子组件改进,使用新式接线端子头和端子排,使得操作人员能够轻松便捷使用,提高船舶电缆的接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及接线方法。本发明的接线端子组件和接线方法要求能够适用在船舶多型号电缆接线需求中,还能够解决船舶上狭小空间内电缆随时插入到端子排上的操作问题,并且操作便利,安装效率高。

2、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结构包括有端子排、端子套圈、折叠棒和导电端子,在所述端子排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所述船舶电缆端部的电缆芯线剥去外层绝缘套穿入在所述端子头套圈内,由四根所述的折叠棒排列形成井字形结构,在两两相交位置处设有铰链,在相对两个铰链上分别设有一个调位棒,所述的端子套圈穿入在所述井字形结构的中部孔内,通过调位棒加力使井字形结构变形夹持所述的船舶电缆和端子套圈,在其中所述折叠棒的一端端部设有用以夹持端子排导电圈的凹槽,在所述导电端子内设有环形凸起的端子排导电圈,夹持有船舶电缆和端子套圈井字形结构插入至所述的导电端子内,由所述的凹槽嵌入至所述的端子排导电圈形成夹持,使所述船舶电缆插入在所述的端子排上。

4、在本发明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中,所述的端子头套圈包括有端子套圈外端、端子套圈内端和倒钩,所述端子头套圈外端为由绝缘材料制成中空圆筒状结构,所述端子头套圈内端为由导电铜材质制成的圆饼状结构,所述中空圆筒状结构与圆饼状结构外径相同且同轴端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端子头套圈内端外侧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用以挂在折叠棒上的倒钩。

5、在本发明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中,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叠棒由导电铜材料制作而成,四根相同的折叠棒两两叠加形成井字形结构,在相交位置处设有凹陷,在凹陷位置处用铰链连接,折叠棒的端部处设有凹槽,变形后折叠棒较长两头端部的凹槽卡住端子排导电圈以开始导电。

6、在本发明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中,进一步地,所述的调位棒设置在两根折叠棒铰接的位置处,且该调位棒为绝缘材质制成的纽状圆柱,该纽状圆柱具有便于把握的韧性凸起。

7、在本发明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中,进一步地,所述端子排上的导电端子连接接地片,该接地片接在钻孔的控制台边缘进行接地。

8、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方法,该方法利用上述的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9、第一步,确定需要接线的船舶电缆规格,制备相应规格的导电端子、端子头套圈和折叠棒,并将折叠棒利用铰链组合形成井字形结构,在相对的两个铰链处分别设置调位棒;

10、第二步,将需要接头的船舶电缆拉伸至船体上的端子排位置处,将船舶电缆端部的电缆芯线剥去外层绝缘套,并将其穿入并钩在端子头套圈上;

11、第三步,将端子头套圈利用倒钩钩在折叠棒上,作为船用电缆接线的初始状态;

12、第四步,在初始状态下,将带有船用电缆的端子头套圈和组合成井字形结构的折叠棒插入抵住端子排上导电端子的间隙最底部;

13、第五步,通过调节调位棒,将折叠棒组成的井字形结构调节成固定状态,折叠棒上下两头的凹槽卡住端子排导电圈进行固定,完成船用电缆在端子排上的接线工作。

14、在本发明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方法中,在接线时将两个所述调位棒施加向内的挤压力,使端子头套圈在井字形结构挤压下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15、在本发明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方法中,还包括拆卸步骤,在需要拆卸时,将两个所述调位棒施加向外的扩张力,使得折叠棒上下两头的凹槽脱离端子排导电圈,使得井字形结构恢复,将端子头套圈和组合成井字形结构的折叠棒从端子排上的导电端子脱离,完成船舶电缆的拆卸工作。

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的接线端子组件和接线方法应用在船舶建造中,经过实践使用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17、1.本发明针对船舶建造过程中电缆剥去保护套将里面芯线进行加工接入端子排的工艺做出改进,解决了狭小空间内电缆端子接线问题,一个人将端子组件分别安装,再加紧后插入到端子排上,从而完成船舶电缆的插接,使用简单,实用性强。

18、2.本发明的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采用新式端子头和端子排,使用了折叠棒和调位棒的形式,通过调位棒来施加力使得折叠棒变形,从而挤压端子头套圈,将夹持有端子头套圈的船舶电缆接入到端子排的端子排端子孔中,再利用端子排导电圈将折叠变形后的折叠棒夹持卡柱,从而完成船舶电缆的接线操作。反之也可以通过夹持调位棒实现松开操作,从而快速实现端子头和端子排的拆卸,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19、3.由于本发明专利中的折叠棒属于井字形可反复变形操作的结构,通过两个调位棒的作用来实现折叠棒变形,便于安装也便于拆卸,还有利于调试人员利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排(1)、端子套圈(3)、折叠棒(4)和导电端子(5),在所述端子排(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电端子(5),所述船舶电缆(2)端部的电缆芯线剥去外层绝缘套穿入在所述端子头套圈(3)内,由四根所述的折叠棒(4)排列形成井字形结构,在两两相交位置处设有铰链(6),在相对两个铰链(6)上分别设有一个调位棒(7),所述的端子套圈(3)穿入在所述井字形结构的中部孔内,通过调位棒(7)加力使井字形结构变形夹持所述的船舶电缆和端子套圈(3),在其中所述折叠棒(4)的一端端部设有用以夹持端子排导电圈(8)的凹槽(41),在所述导电端子(5)内设有环形凸起的端子排导电圈(8),夹持有船舶电缆和端子套圈(3)井字形结构插入至所述的导电端子(5)内,由所述的凹槽(41)嵌入至所述的端子排导电圈(8)形成夹持,使所述船舶电缆插入在所述的端子排(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子头套圈(3)包括有端子套圈外端(31)、端子套圈内端(32)和倒钩(33),所述端子头套圈外端(31)为由绝缘材料制成中空圆筒状结构,所述端子头套圈内端(32)为由导电铜材质制成的圆饼状结构,所述中空圆筒状结构与圆饼状结构外径相同且同轴端部连接在一起,在所述端子头套圈内端(32)外侧壁上对称固定有两个用以挂在折叠棒(4)上的倒钩(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棒(4)由导电铜材料制作而成,四根相同的折叠棒(4)两两叠加形成井字形结构,在相交位置处设有凹陷,在凹陷位置处用铰链(6)连接,折叠棒(4)的一头端部处设有凹槽(41),折叠棒(4)变形后较长端的凹槽(41)卡住端子排导电圈(4)以开始导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位棒(7)设置在两根折叠棒(4)铰接的位置处,且该调位棒(7)为绝缘材质制成的纽状圆柱,该纽状圆柱具有便于把握的韧性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排(1)上的导电端子(5)连接接地片,该接地片接在钻孔的控制台边缘进行接地。

6.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方法,该方法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线时将两个所述调位棒(2)施加向内的挤压力,使端子头套圈(3)在井字形结构挤压下由圆形变为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船舶电缆的接线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拆卸步骤,在需要拆卸时,将两个所述调位棒(2)施加向外的扩张力,使得折叠棒(4)上下两头的凹槽(41)脱离端子排导电圈(8),使得井字形结构恢复,将端子头套圈(3)和组合成井字形结构的折叠棒(4)从端子排(1)上的导电端子(5)脱离,完成船舶电缆(2)的拆卸工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新式接线端子头和端子排,主要用于电缆接线阶段进行接线端子连接固定的作用,本发明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主要由端子头套圈、调位棒、折叠棒、端子排导电圈和端子排端子孔组成;接线时先将电缆芯线剥去外层绝缘套,将其钩在端子头套圈上;再将端子头套圈钩在折叠棒上;此时初始状态下将二者插入端子排端子孔最底部;再通过调节调位棒将折叠棒调节成固定状态,折叠棒上下两头卡住端子排导电圈进行固定。本发明船舶电缆的接线端子组件及接线方法使用简单牢靠,可保证接线端子接触牢固,方便安装和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詹彭沐阳,何江华,吴建高,王双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