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7576发布日期:2024-03-18 18:0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


背景技术:

1、固态继电器指的是一种无触点开关器件,为微电子电路,分立电子器件或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组成的无触点开关。其采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通过输入端的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在使用过程中,其负载能力受环境温度和自身温度的影响较大,需要保证其有良好的散热条件。

2、目前工业控制领域对plc、伺服系统以及变频器等电气控制系统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电气控制柜的空间有限,在密集电路元器件布局中,对元器件的宽度或厚度要求较高,现有继电器宽度或厚度较大,不利于电路元器件的密集排布。此外,因固态继电器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现有的固态继电器,在壳体和电路板的基础上,需要增加额外的散热片进行散热,该散热片可位于壳体外或者壳体内,采用这种结构,增加了固态继电器整体的成本和体积,也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固态继电器需要采用额外的散热结构进行散热,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的缺陷,提出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无需额外的散热结构,在壳体有限的空间内能实现很好的散热效果,提升产品性能,能实现产品小型化。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连通至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局部穿过所述卡槽形成外露区,所述外露区位于所述壳体外。

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还填充有灌封体,所述灌封体包裹所述电路板的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区域。

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至所述壳体内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卡槽,所述电路板沿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壳体。

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条或卡点,所述卡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壳体的第三方向上的一内壁形成定位槽,所述电路板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卡槽为过盈配合;所述卡槽内径设置成从所述壳体内壁至所述壳体外壁为逐渐减小,则所述卡槽靠近所述壳体内壁一侧形成有导向斜面。

8、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电路,所述板体与所述卡槽为过盈配合;所述电路位于所述板体的与所述壳体的第三方向上的另一内壁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电路位于所述壳体内。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至少一内壁设置有至少一凸部,所述凸部为外凸于所述内壁表面。

10、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卡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卡槽所在侧的内壁;所述电路板的基板为塑料板或铜板或铝板。

11、进一步的,所述外露区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条,相邻凸条之间形成有凹槽;或者,还包括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露区相连或接触。

12、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采用嵌件注塑形成一体结构。

13、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中,在壳体上设置有卡槽,将电路板局部穿过卡槽形成外露区,通过外露区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实现散热,提升产品的性能,且壳体内无需额外的散热器件,降低成本、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可适用于宽度或厚度有特别限制的安装条件下。

15、2、本发明中,在壳体内填充有灌封体,通过灌封体包裹电路板的位于壳体内的区域,从而实现将电路板固定于壳体内,此外,灌封体包裹电路板(及电路板上元器件)起到对电路板的固定和保护作用,因而产品对外壳的强度要求低,壳体可以做到极薄,甚至可去除外壳,从而实现超薄;该灌封体还能起到散热作用。

16、3、本发明中,电路板与卡槽为过盈配合,并且卡槽设有导向斜面,使得电路板可沿着导向斜面顺利穿过卡槽且与之过盈配合;壳体内还设置有定位槽,用于电路板进行定位。

17、4、本发明中,在壳体内壁设置有凸部,凸部可起到支撑壳体内壁的作用,防止壳体因为灌胶造成的收缩。

18、5、本发明中,电路板与壳体还可采用嵌件注塑形成一体结构,相对于需要卡扣的组合壳体结构,壳体厚度和强度需求更低,可以做到更薄,进一步缩小产品尺寸,受众面广,产品通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连通至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路板位于所述壳体内且局部穿过所述卡槽形成外露区,所述外露区位于所述壳体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填充有灌封体,所述灌封体包裹所述电路板的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至所述壳体内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卡槽,所述电路板沿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壳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条或卡点,所述卡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壳体的第三方向上的一内壁形成定位槽,所述电路板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卡槽为过盈配合;所述卡槽内径设置成从所述壳体内壁至所述壳体外壁为逐渐减小,则所述卡槽靠近所述壳体内壁一侧形成有导向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板体和电路,所述板体与所述卡槽为过盈配合;所述电路位于所述板体的与所述壳体的第三方向上的另一内壁相对的一侧,且所述电路位于所述壳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内壁设置有至少一凸部,所述凸部为外凸于所述内壁表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卡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卡槽所在侧的内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区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条,相邻凸条之间形成有凹槽;或者,还包括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外露区相连或接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采用嵌件注塑形成一体结构。


技术总结
一种超薄型固态继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壳体的第一方向上的一侧设有开口,第一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开口和所述卡槽连通至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路板沿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壳体且局部穿过所述卡槽形成外露区,所述外露区位于所述壳体外。本发明通过外露区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实现散热,提升产品的性能,且壳体内无需额外的散热器件,降低成本、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

技术研发人员:李坤峰,刘金枪,苏冰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