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封装结构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7181发布日期:2023-07-22 12:2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封装结构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封装结构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1、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 led,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和micro led(微米发光二极管)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都属于主动型发光显示,对光的利用率较高,可应用于直显领域。mini led和micro led相比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具备亮度更高、发光效率更好、低功耗和寿命长的特点。

2、常规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因三色子像素r(red,红色)、子像素g(green,绿色)、子像素b(blue,蓝色)led芯片发光特性的不同,其存在侧视角亮度衰减不一致的情况,即在不同角度视角下的亮度衰减比例不同,使显示屏在白画面大视角观测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存在偏色的现象。

3、因此,如何避免大视角观测时的偏色现象,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示封装结构及显示面板,以解决上述如何避免大视角观测时的偏色现象的问题。

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封装结构,包括:

3、基板;

4、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三个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

5、多个挡墙,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中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两侧以使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汇聚于相邻两个所述挡墙形成的出光区域,其中,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高度不同。

6、上述显示封装结构中,通过不同高度的挡墙对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进行遮挡,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衰减程度不同,可将亮度衰减程度最高的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高度设置为最低以遮挡最少的光,将亮度衰减程度最低的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高度设置为最高以遮挡最多的光,进而避免了大角度视角观测产生的偏色现象。

7、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同一所述挡墙相互背离的两侧挡墙面高度不同。

8、上述显示封装结构中,同一挡墙两侧设置有发光颜色不同的发光二极管,因为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衰减程度不同,所以通过同一挡墙两侧不同高度的挡墙面对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形成大小不一的出光区域。

9、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同一所述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相同。

10、上述显示封装结构中,将同一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设置为相同高度,既能实现显示封装结构生产过程中的规范化,又能保证左右两侧相同角度的视角中观测到的亮度相同。

11、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同一所述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为斜面或曲面。

12、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二极管、绿光二极管和蓝光二极管,所述红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小于所述绿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所述绿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小于所述蓝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

13、上述显示封装结构中,红光二极管的出射光随着视角的增加亮度衰减程度最严重,而蓝光二极管的出射光随着视角的增加亮度衰减程度最轻,所以将红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设置为最低以遮挡最少的出射光,将蓝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设置为最高以遮挡最多的出射光。

14、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设置有反光层。

15、上述显示封装结构中,当通过挡墙对发光单元的出射光进行遮挡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光效,通过反光层将大视角的光聚集为小角度的光。

16、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挡墙包括第一遮光侧和第二遮光侧,所述第一遮光侧和所述第二遮光侧形成阶梯结构,且所述第一遮光侧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遮光侧的高度。

17、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挡墙与所述基板一体成型。

18、作为该实施例的进一步实施例,所述显示封装结构还包括:

19、多个正极焊盘位,设置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发光单元一侧,各所述正极焊盘位分别与所述发光单元的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20、负极焊盘位,与所述正极焊盘位设置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所述负极焊盘位与所述发光单元中各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21、上述显示封装结构中,基于mip(micro led in package,一种基于micro led的新型封装架构)技术的基板背部预先生成多个正极焊盘位和负极焊盘位,将发光二极管的正电极、负电极贯穿基板,然后将正电极连接正极焊盘位,将负电极连接负极焊盘位。另外,可将mip基板作为一个整体打件至直显灯板上,由于mip技术中各电极可设计的较大、间隔距离更远,便于mip打件至直显灯板上以降低打件难度、提升打件良率,更大的电极焊盘和电极间距可以降低后续维修的难度。

22、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23、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

24、显示驱动基板,与所述显示封装结构的正极焊盘位和负极焊盘位电连接。

25、不同的发光二极管能够组成rgb(红、绿、蓝三色)发光模组进行色彩显示,但是在大视角观测时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衰减程度不同,因此会产生偏色的现象。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发光二极管两侧不同高度的挡墙,对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以保证了在大视角观测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衰减程度一致,避免出现偏色现象。

2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挡墙相互背离的两侧挡墙面高度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为斜面或曲面。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二极管、绿光二极管和蓝光二极管,所述红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小于所述绿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所述绿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小于所述蓝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高度。

6.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面设置有反光层。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包括第一遮光侧和第二遮光侧,所述第一遮光侧和所述第二遮光侧形成阶梯结构,且所述第一遮光侧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遮光侧的高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与所述基板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封装结构还包括: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封装结构及显示面板,显示封装结构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三个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多个挡墙,设置于所述发光单元中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两侧以使每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汇聚于相邻两个所述挡墙形成的出光区域,其中,不同颜色的所述发光二极管两侧的挡墙高度不同。通过不同高度的挡墙对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进行遮挡,避免了大视角观测时因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衰减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偏色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娟,刘政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