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模组、风冷电池包及用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8916发布日期:2024-02-02 21:2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模组、风冷电池包及用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风冷模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风冷模组的风冷电池包和用电系统。


背景技术:

1、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通过电池模组将电能存储起来,其中电池模组主要由电芯串并联组成,为了保证储能系统的安全,需要让电芯处于合适的温度。

2、目前市场上多是通过风冷散热的方式对电芯进行散热,采用冷风通过电芯表面的方式进行散热。风冷散热的方式需要将相邻电芯之间用夹板隔开,冷风直接流经电芯表面,散热的面积较小,散热效率低,导致散热效果不好。此外,夹板的使用会导致模组的尺寸较大,占用集装箱的空间且模组中间的电芯热量会堆积,整个模组的温度不均衡,散热效果不好。

3、综上所述,如何增强模组的散热效果,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模组,通过吹胀板内的冷媒蒸发冷凝的方式可以将模组的局部高温均布在模组侧面,通过散热件将热量向外发散出去,散热件的使用,增大了散热面积,增强了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风冷模组的风冷电池包和用电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风冷模组,包括吹胀板和若干个相邻设置的电芯,所述吹胀板设置于若干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电芯的侧部,并与所有所述电芯的侧部相对设置,所述吹胀板的空腔内设有封装冷媒的吹胀管路,且所述吹胀板上安装有散热件。

4、优选地,所述散热件包括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均设置于所述吹胀板上,所述散热片分别位于所述吹胀管路的两侧,且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具有间隙。

5、优选地,所述吹胀管路为网状结构的管路,且位于所述吹胀板的中部。

6、优选地,所述吹胀板包括主体部和位于所述主体部边缘的边缘部,所述主体部与相邻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电芯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导热结构胶的灌胶间隙,所述边缘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弯折设置,且为朝向所述电芯的方向弯折。

7、优选地,所述吹胀板包括靠近所述电芯的第一板和远离所述电芯的第二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的板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板具有封装所述冷媒的所述吹胀管路。

8、优选地,所述吹胀板的端面设置有端板,所述吹胀板与所述端板围成所述电芯的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与所述电芯连接。

9、一种风冷电池包,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冷模组;还包括后板、箱体和前板,所述后板和所述前板均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形成放置所述风冷模组的安装箱,所述风冷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箱。

10、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安装箱与所述风冷模组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后板上设有用于通入冷风的进风口,所述前板与所述风冷模组之间设有排风扇。

12、一种用电系统,包括用电装置、保护装置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冷电池包。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冷模组,包括吹胀板和若干个相邻设置的电芯,吹胀板设置于电芯侧部,且二者相对设置,吹胀板的空腔内设有封装冷媒的吹胀管路,电芯的局部高温可以通过吹胀管路的冷媒内部蒸发冷凝的方式,均布到整个吹胀板的侧面,从而达到均温的效果,避免热量堆积于电芯的局部位置;吹胀板上安装有散热件,可将均温后的热量散发出去,以实现增强散热效果的目的。

14、在进一步的方案中,吹胀板的主体部分和电芯之间具有间隙,以便围成导热结构胶的灌胶间隙,使得吹胀板与电芯之间产生间隙以用于灌装导热胶水,通过导热胶水将电芯的热量更容易、更方便的传递至吹胀板上。

15、本申请还提供了包括上述风冷模组的风冷电池包和包括该风冷电池包的用电系统,由于均具有上述风冷模组,因此能够为电芯的散热提供增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冷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吹胀板(1)和若干个相邻设置的电芯(2),所述吹胀板(1)设置于若干个相邻设置的所述电芯(2)的侧部,并与所有所述电芯(2)的侧部相对设置,所述吹胀板(1)的空腔内设有封装冷媒的吹胀管路(12),且所述吹胀板(1)上安装有散热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件(14)包括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均设置于所述吹胀板(1)上,所述散热片分别位于所述吹胀管路(12)的两侧,且相邻的所述散热片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胀管路(12)为网状结构的管路,且位于所述吹胀板(1)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胀板(1)包括主体部(10)和位于所述主体部(10)边缘的边缘部(11),所述主体部(10)与相邻设置的若干个所述电芯(2)之间具有用于容纳导热结构胶的灌胶间隙(15),所述边缘部(11)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0)弯折设置,且为朝向所述电芯(2)的方向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胀板(1)包括靠近所述电芯(2)的第一板(16)和远离所述电芯(2)的第二板(17),所述第一板(16)与所述第二板(17)的板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板(17)具有封装所述冷媒的所述吹胀管路(1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风冷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胀板(1)的端面设置有端板(3),所述吹胀板(1)与所述端板(3)围成安装腔室,所述安装腔室与所述电芯(2)连接。

7.一种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风冷模组;还包括后板(5)、箱体(6)和前板(7),所述后板(5)和所述前板(7)均与所述箱体(6)固定连接,形成放置所述风冷模组的安装箱,所述风冷模组设置于所述安装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6)内设置有若干个连接件(61),用于将所述安装箱与所述风冷模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冷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5)上设有用于通入冷风的进风口(51),所述前板(7)与所述风冷模组之间设有排风扇(8)。

10.一种用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电装置、保护装置以及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风冷电池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模组、风冷电池包及用电系统,一种风冷模组,包括吹胀板和若干个相邻设置的电芯,吹胀板设置于若干个相邻设置的电芯的侧部,并与电芯的侧部相对设置,吹胀板的空腔内设有封装冷媒的吹胀管路,且吹胀板上安装有散热件。上述风冷模组中,电芯的局部高温可以通过吹胀管路的冷媒内部蒸发冷凝的方式,均布到整个吹胀板的侧面,从而达到均温的效果,避免热量堆积于电芯的局部位置;吹胀板上安装有散热件,可将均温后的热量散发出去,以实现增强散热效果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7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