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及具有其的动力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5674发布日期:2024-01-26 23:0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电池组件及具有其的动力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及具有其的动力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目前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组件外形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灵活性差、通用化程度低,无法适用于各种不同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通过连接杆将多个电池连接,且电池可以围绕连接杆转动或沿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组件使用的灵活性,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空间大小和实际需要来调节电池组件的形态。

2、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组件的动力设备。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包括:连接杆;电池,所述电池构造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和/或可沿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件通过连接杆将多个电池连接,且至少一个电池转动地设置于连接杆和/或可沿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提高了电池组件的集成化程度,同时,提高了电池组件的灵活性与通用化程度,使用者可以改变电池形态以满足不同空间大小的动力设备。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电池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容纳电芯的容纳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连接杆配合的枢转孔;电芯,所述电芯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电池在连接杆的延伸方向上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电池的所述枢转孔彼此正对,所述连接杆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的所述枢转孔配合。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有将所述容纳腔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壳体在堆叠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形成有所述散热孔。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可选择地相对所述连接杆转动至两个所述电池的散热孔彼此正对。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在径向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把手。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在径向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芯连接的连接端子。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电池组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电芯朝向所述连接杆的一侧。

13、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设备。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设备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设备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因此根据本申请的动力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空间大小来改变电池组件的形态,电池组件通用化程度高、散热性能好,使得动力设备使用寿命长且运行时的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在连接杆(12)的延伸方向上依次布置且多个所述电池的所述枢转孔(103)彼此正对,所述连接杆(12)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池的所述枢转孔(103)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至少一侧表面形成有将所述容纳腔(111)与外部连通的散热孔(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11)在堆叠方向上的至少一侧形成有所述散热孔(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可选择地相对所述连接杆(12)转动至两个所述电池的散热孔(101)彼此正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在径向远离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有把手(1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在径向远离所述连接杆(1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电芯连接的连接端子(10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件(14),所述缓冲件(14)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11)内且位于所述电芯朝向所述连接杆(12)的一侧。

10.一种动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组件(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件及具有其的动力设备,电池组件包括:连接杆;电池,所述电池构造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电池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和/或可沿所述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电池组件通过连接杆将多个电池连接,且电池可以围绕连接杆转动或沿连接杆的延伸方向移动,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组件使用的灵活性,从而使用者可以根据空间大小和实际需要来调节电池组件的形态。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芳,何见超,高飞,杨红新,李峰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