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56629发布日期:2023-09-08 00:15阅读:24来源:国知局
壳体组件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在结构密封设计中,常用的是点胶扣合设计,通过该点胶扣合结构达到密封防尘防水的目的。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点胶扣合结构,其是通过一个凸块和一个凹槽进行扣合,并在凹槽内点胶对凸块进行粘接,从而形成密封。然而,这种设计很多时候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密封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效,进而会影响内部的产品质量和安全。尤其是在电池行业,若是电池盖和壳体密封效果不好,将会影响到内部电池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电池包,该壳体组件的结构能够提高壳体组件的密封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壳体组件内部的部件。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包括:

3、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点胶槽和第二点胶槽,所述第二点胶槽设于所述第一点胶槽的槽底,所述第一点胶槽和所述第二点胶槽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第二点胶槽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点胶槽,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4、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互盖合,所述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所述第一骨条和所述第二骨条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骨条插入于所述第一点胶槽,所述第二骨条插入于所述第二点胶槽,且所述第一骨条和所述第二骨条均与所述第一壳体粘接。

5、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一骨条和所述第二骨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点胶槽位于所述第一点胶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

6、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一点胶槽的其中一个槽壁和所述第二点胶槽的其中一个槽壁共面。

7、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一骨条和所述第二骨条分别包括多根,所述第一骨条和所述第二骨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叉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点胶槽包括多个,每一根所述第二骨条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点胶槽,且每一根所述第二骨条分别插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点胶槽。

8、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所述第一点胶槽位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内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壁的高度;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外壁贴合,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内壁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点胶槽的深度方向一致。

9、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二骨条凸设于所述第一骨条。

10、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二骨条的数量包括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第二骨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11、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二点胶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骨条的数量相同,每一根所述第二骨条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点胶槽,且每一根所述第二骨条分别插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点胶槽。

12、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中,所述第二骨条相对于所述第一骨条居中设置。

13、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组件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组件;

14、所述电池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壳体组件中的第一壳体上设置第一点胶槽以及在第一点胶槽的槽底设置第二点胶槽,然后在壳体组件中的与第一壳体相互盖合的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将第一骨条插入于第一点胶槽,第二骨条插入于第二点胶槽,从而将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粘接。由于是通过至少两个骨条和至少两个点胶槽进行配合连接,因此,外部水汽、粉尘等进入壳体组件内部的路径将更加复杂,壳体组件密封效果更好,将能更好地保护壳体组件内部的部件。此外,由于第一点胶槽和第二点胶槽相互连通,因此,相较于两个相互间隔的点胶槽,本申请的壳体组件只需要点胶一次,即可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粘接,操作更加简单。

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由于壳体组件的密封效果更好,因此,使用该壳体组件作为壳体的电池包,其内的电池组件使用寿命将更长。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条和所述第二骨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点胶槽位于所述第一点胶槽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点胶槽的其中一个槽壁和所述第二点胶槽的其中一个槽壁共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条和所述第二骨条分别包括多根,所述第一骨条和所述第二骨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叉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点胶槽包括多个,每一根所述第二骨条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点胶槽,且每一根所述第二骨条分别插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点胶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壁和外壁,所述第一点胶槽位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内壁的高度低于所述外壁的高度;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外壁贴合,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内壁间隔设置;其中,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点胶槽的深度方向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条凸设于所述第一骨条。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条的数量包括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第二骨条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点胶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骨条的数量相同,每一根所述第二骨条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二点胶槽,且每一根所述第二骨条分别插入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点胶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条相对于所述第一骨条居中设置。

10.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组件和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及电池包,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置有第一点胶槽和第二点胶槽,第二点胶槽设于第一点胶槽的槽底,第一点胶槽和第二点胶槽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二点胶槽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第一点胶槽,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互盖合,第二壳体设置有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均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一骨条插入于第一点胶槽,第二骨条插入于第二点胶槽,且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均与第一壳体粘接。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壳体组件的密封效果,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壳体组件内部的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潘勇,幸云辉,陈熙,王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