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91608发布日期:2023-10-11 13:1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动汽车飞速发展,为二次电池特别是动力电池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但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轻量化降本成为电池包结构设计的重要考量。

2、对于现有铝型材箱体结构,由于铝材密度2.7g/mm3相比镁1.7g/mm3重了许多,在现有行业发展趋势下,现有铝箱体结构具有缺点:结构重量较重,能量密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最大化的保障箱体结构强度,同时实用轻量化,提高了整个箱体结构的能量密度。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型材、液冷板和底护板,液冷板的上表面与箱体型材下表面固定、下表面与底护板贴附固定。

3、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型材包括侧板和横梁,四个侧板依次收尾连接形成框架,横梁设置于框架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侧板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为镁合金材质的型材,横梁为铝合金材质的型材,侧板与横梁可拆卸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液冷板上开设有蛇形水道,水道中通入循环液冷水。

6、进一步地,液冷板为液冷一体化底板。

7、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结构包括fds自攻螺钉,fds自攻螺钉的伸长端依次穿过液冷板与侧板固定连接,或者,fds自攻螺钉的伸长端依次穿过液冷板与横梁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结构包括拉铆螺母和螺帽,拉铆螺母的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护板、液冷板与侧板固定连接,或者,拉铆螺母的一端与螺帽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护板、液冷板与横梁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提供的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同比纯铝箱体,镁合金材质的侧板结构更轻,刚度更好,能量密度更好,横梁等其他承载结构采用铝型材结构,这样最大化的保障箱体结构强度,同时实用轻量化,提高了整个箱体结构的能量密度;其中侧板与横梁采用铆接技术,解决箱体中横梁与侧框不同材料直接焊接不良问题,底护板采用螺栓铆接(拉铆螺母),方便底护板拆卸与安装,便于后期使用中遇到石击等底部磕碰工况后更换,该连接思路同样适用于镁钢混合,铝钢混合箱体,极大开阔了箱体设计思路。



技术特征:

1.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型材(1)、液冷板(2)和底护板(3),液冷板(2)的上表面与箱体型材(1)下表面固定、下表面与底护板(3)贴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1)为镁合金材质的型材,横梁(12)为铝合金材质的型材,侧板(11)与横梁(1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板(2)上开设有蛇形水道,水道中通入循环液冷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冷板(2)为液冷一体化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包括fds自攻螺钉(4),fds自攻螺钉(4)的伸长端穿过液冷板(2)与侧板(11)固定连接,或者,fds自攻螺钉(4)的伸长端穿过液冷板(2)与横梁(1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结构包括拉铆螺母(5)和螺帽(6),拉铆螺母(5)的一端与螺帽(6)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护板(3)、液冷板(2)与侧板(11)固定连接,或者,拉铆螺母(5)的一端与螺帽(6)固定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底护板(3)、液冷板(2)与横梁(12)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镁铝合金混合箱体结构,包括箱体型材、液冷板和底护板,液冷板的上表面与箱体型材下表面固定、下表面与底护板贴附固定,所述箱体型材包括侧板和横梁,四个侧板依次收尾连接形成框架,横梁设置于框架中,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侧板连接,侧板为镁合金材质的型材,横梁为铝合金材质的型材,侧板与横梁可拆卸连接;该混合箱体结构可以最大化的保障箱体结构强度,同时实用轻量化,提高了整个箱体结构的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韦鹏,吴洋,梁新龙,吕希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