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1677发布日期:2023-07-27 21:3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接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1、接地装置是指埋设在地下的接地电极与由该接地电极到设备之间的连接导线的总称,它被用以实现电气系统与大地相连接的目的,与大地直接接触实现电气连接的金属物体即是接地极,它可以是人工接地极,也可以是自然接地极,对此接地极可赋以某种电气功能,例如用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或信号接地,目前,电力工程建设时有些电力设备需要实现某种电气功能就会利用接地装置实施接地处理。

2、目前,现有的接地装置中接地电极是预埋在地下,持续预埋的接地电极导致很难实施检修及更换工作,还有接地电极与电力设备之间连接的接地线一般裸露在外,且接地线的布设不便于稳定支撑,尤其在有风环境下接地线容易出现剧烈摆动的现象。

3、因此,需要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持续预埋的接地电极不便检修及接地线裸露状态而导致使用寿命下降和受风摆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包括安装支板,所述安装支板的内部穿设有电极壳,所述电极壳的内部固定有接地电极,所述安装支板的上方位于电极壳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滑座、导向滑块和升降丝杆,所述升降滑座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滑槽,所述导向滑块滑动连接在升降滑座的升降滑槽中,所述升降丝杆穿设在导向滑块的内部,所述安装支板的下表面固定有插地桩。

3、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向滑块的一端固定在电极壳侧面的上边缘处,所述升降滑座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支板的上表面。

4、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支板的上表面中心处竖直开设有贯穿口,所述电极壳滑动连接在安装支板的贯穿口中。

5、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升降丝杆与导向滑块螺纹连接,所述升降丝杆转动连接在升降滑座的内部,所述升降丝杆穿出升降滑座的一端固定有操控把手。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极壳的上端固定有锁紧螺套,所述锁紧螺套的上方设置第一防护壳,所述锁紧螺套的上方位于第一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和所述第二防护壳的下端面均固定有外螺纹壳,所述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的内部设置有接地线穿口,所述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闭合形成防护套管。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向滑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升降螺孔,所述外螺纹壳与锁紧螺套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套与接地线穿口相连通,所述锁紧螺套与电极壳相连通。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9、(1)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能够调节电极壳在升降滑座中的高度并从基坑中移出接地电极,从预埋基坑中灵活实施移出或移入接地电极的操作方便后续对接地电极进行检修,改善传统方式中接地电极因预埋地下而不便检修的状况。

10、(2)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第一防护壳和第二防护壳组成的防护套管包裹在接地线的外部,这样能够改善接地线的裸露状态不仅有利于提升其使用寿命,也减少接地线因大面积裸露而在有风环境下应用时剧烈摆动的麻烦,第一防护壳与第二防护壳可供分离拆卸给接地线的检修提供可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包括安装支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板(1)的内部穿设有电极壳(4),所述电极壳(4)的内部固定有接地电极(9),所述安装支板(1)的上方位于电极壳(4)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滑座(3)、导向滑块(5)和升降丝杆(6),所述升降滑座(3)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滑槽(8),所述导向滑块(5)滑动连接在升降滑座(3)的升降滑槽(8)中,所述升降丝杆(6)穿设在导向滑块(5)的内部,所述安装支板(1)的下表面固定有插地桩(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5)的一端固定在电极壳(4)侧面的上边缘处,所述升降滑座(3)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支板(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板(1)的上表面中心处竖直开设有贯穿口(16),所述电极壳(4)滑动连接在安装支板(1)的贯穿口(16)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滑块(5)的上表面开设有升降螺孔(14),所述升降丝杆(6)与导向滑块(5)螺纹连接,所述升降丝杆(6)转动连接在升降滑座(3)的内部,所述升降丝杆(6)穿出升降滑座(3)的一端固定有操控把手(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壳(4)的上端固定有锁紧螺套(10),所述锁紧螺套(10)的上方设置第一防护壳(11),所述锁紧螺套(10)的上方位于第一防护壳(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壳(12),所述第一防护壳(11)和所述第二防护壳(12)的下端面均固定有外螺纹壳(13),所述第一防护壳(11)与第二防护壳(12)的内部设置有接地线穿口(15),所述第一防护壳(11)与第二防护壳(12)闭合形成防护套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壳(13)与锁紧螺套(10)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套(10)与接地线穿口(15)相连通,所述锁紧螺套(10)与电极壳(4)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长型接地装置,属于接地装置技术领域,针对了现有技术中持续预埋的接地电极不便检修及接地线裸露状态而导致使用寿命下降和受风摆动的问题,包括安装支板,安装支板的内部穿设有电极壳,电极壳的内部固定有接地电极,安装支板的上方位于电极壳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滑座、导向滑块和升降丝杆,升降滑座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滑槽;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能够调节电极壳在升降滑座中的高度并从基坑中移出接地电极,从预埋基坑中灵活实施移出或移入接地电极的操作方便后续对接地电极进行检修,改善传统方式中接地电极因预埋地下而不便检修的状况。

技术研发人员:万延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莱源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