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6753发布日期:2023-06-28 15:3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电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锂电,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


背景技术:

1、锂离子电池是目前较为流行且使用范围广泛的储能产品,其具有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和比能量大等优点。电芯是锂离子电池中较为核心的部件,也是电池充放电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电芯的品质保障将关系到整个电池的质量问题。

2、常规的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及隔膜,隔膜位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且三者叠合后进行卷绕,通过隔膜将正极片与负极片隔开,避免正极片与负极片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的现象。实际应用时,无论是对电芯进行检测的阶段还是在使用的阶段中,都存在电芯受热过高导致隔膜收缩的情况,隔膜收缩后正极片与负极片将直接接触,进而导致短路并引起火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膜及绝缘体,第一极片、隔膜与第二极片依序叠合,绝缘体位于隔膜朝向第一极片一侧的第一局部区域,或者绝缘体位于隔膜朝向第二极片一侧的第二局部区域;

3、其中,在第一局部区域或第二局部区域内,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始终相隔。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绝缘体的宽度与第一极片的宽度相等,或者绝缘体的宽度与第二极片的宽度相等。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宽度方向上,绝缘体至少有一端沿第一极片的端部延伸并露出。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绝缘体露出的宽度为0.2-2mm。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隔膜具有第一局部区域及第二局部区域,且第一局部区域及第二局部区域均设有绝缘体。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极片、隔膜与第二极片卷绕形成芯体,绝缘体位于芯体最内层。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芯体最内层的长度大于绝缘体的长度。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长度方向上,绝缘体一侧与芯体最内层的一侧接触,绝缘体另一侧与芯体最内层的另一侧间隔设置。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长度方向上,绝缘体的两侧与芯体最内层的两侧均间隔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绝缘体与芯体之间的间隔为0.5-1.5mm。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隔膜的部分地方划分出第一局部区域或第二局部区域,而后将绝缘体放置到第一局域区域或第二局部区域中,使得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除了有隔膜外还存在绝缘体,当隔膜受热收缩后,由于绝缘体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因此可以代替隔膜始终将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分隔,避免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直接接触出现短路并造成火灾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隔膜(3)及绝缘体(4),所述第一极片(1)、所述隔膜(3)与所述第二极片(2)依序叠合,所述绝缘体(4)位于所述隔膜(3)朝向所述第一极片(1)一侧的第一局部区域(31),或者所述绝缘体(4)位于所述隔膜(3)朝向所述第二极片(2)一侧的第二局部区域(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4)的宽度与所述第一极片(1)的宽度相等,或者所述绝缘体(4)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极片(2)的宽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宽度方向上,所述绝缘体(4)至少有一端沿所述第一极片(1)的端部延伸并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4)露出的宽度为0.2-2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3)具有所述第一局部区域(31)及所述第二局部区域(32),且所述第一局部区域(31)及所述第二局部区域(32)均设有所述绝缘体(4)。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所述隔膜(3)与所述第二极片(2)卷绕形成芯体(5),所述绝缘体(4)位于所述芯体(5)最内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5)最内层的长度大于所述绝缘体(4)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长度方向上,所述绝缘体(4)一侧与所述芯体(5)最内层的一侧接触,所述绝缘体(4)另一侧与所述芯体(5)最内层的另一侧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在长度方向上,所述绝缘体(4)的两侧与所述芯体(5)最内层的两侧均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4)与所述芯体(5)之间的间隔为0.5-1.5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一种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膜及绝缘体,第一极片、隔膜与第二极片依序叠合,绝缘体位于隔膜朝向第一极片一侧的第一局部区域,或者绝缘体位于隔膜朝向第二极片一侧的第二局部区域;其中,在第一局部区域或第二局部区域内,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始终相隔。将隔膜的部分地方划分出第一局部区域或第二局部区域,而后将绝缘体放置到第一局域区域或第二局部区域中,使得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除了有隔膜外还存在绝缘体,当隔膜受热收缩后,由于绝缘体能承受更高的温度,因此可以代替隔膜始终将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分隔,避免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直接接触出现短路并造成火灾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电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炳阳,金柱,安建,于子龙,陈杰,郑明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