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电池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6244发布日期:2023-10-06 13:5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单体电池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储能的关键部件,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整车安全。

2、电池包通常包括电池箱和设置在电池箱内的多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多个集流片,集流片分别与两个电芯的极柱焊接连接,以使所有电芯串联或并联。参照图1,现有的电芯的极柱1′和防爆阀2′一般设置在同一侧面上,然而电芯的侧面面积有限,因此极柱通常采用高而细的结构,以减少极柱占用电芯侧面的面积,这使得极柱1′的上表面积设计较小,导致极柱1′与集流片的焊接面积小,使得极柱1′与集流片之间的过流能力差,而且极柱1′与集流片之间散热面积小,散热能力差,因此,这会造成极柱1′和集流片连接处发热严重,从而影响电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其能够有效地提高极柱的过流能力和散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过流能力和散热效果好,而且泄压效率高。

3、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方面,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芯包,所述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两个不同极性的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芯包连接,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防爆阀,两个所述极柱共占所述第一侧面表面积的23.7%~70%,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为a,两个所述极柱之间的间距为s,s与a的比值为5%~45%。

5、作为单体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至少一个所述极柱的长度l为30.2mm~90mm,宽度m为20mm~26mm,高度为2mm~3mm。

6、作为单体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极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相同。

7、作为单体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柱的长高比为12~45。

8、作为单体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柱的过流横截面积为750mm2~2340mm2。

9、作为单体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极柱的散热表面积为804.8mm2~3036mm2。

10、作为单体电池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单体电池为方形电池。

11、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箱和多个以上所述的单体电池,多个所述单体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内,多个所述单体电池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泄压结构,所述单体电池的防爆阀通过所述泄压结构与所述电池箱外部连通。

12、作为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电池箱包括夹角设置的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连通所述泄压孔的第一泄压通道,所述底板内表面凹陷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第一泄压通道连通并形成所述泄压结构,所述防爆阀朝向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导流槽的槽口相对应。

13、作为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对应所述导流槽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间隔的凸起,所述底板为凹凸成型结构。

14、作为电池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板的内部镂空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泄压通道。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极柱和防爆阀设置在单体电池的不同侧面上,能够为极柱提供更多的空间,而且两个极柱供占第一侧面表面积的50%~70%,第一侧面的长度为a,两个极柱之间的间距为s,s与a的比值为5%~45%,此设计能够在极柱用料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大极柱长度,从而尽可能地提高极柱占用第一侧面表面积的比值,增大极柱与连接片的连接面积,进而有效地提高了单体电池的过流能力和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芯包,所述壳体包括相对或者相邻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两个不同极性的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芯包连接,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防爆阀,两个所述极柱共占所述第一侧面表面积的23.7%~70%,所述第一侧面的长度为a,两个所述极柱之间的间距为s,s与a的比值为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极柱的长度l为30.2mm~90mm,宽度m为20mm~26mm,高度为2mm~3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极柱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长高比为12~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过流横截面积为750mm2~2340m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散热表面积为804.8mm2~3036mm2。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为方形电池。

8.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和多个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单体电池,多个所述单体电池设置在所述电池箱内,多个所述单体电池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泄压结构,所述单体电池的防爆阀通过所述泄压结构与所述电池箱外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泄压孔,所述电池箱包括夹角设置的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有连通所述泄压孔的第一泄压通道,所述底板内表面凹陷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与所述第一泄压通道连通并形成所述泄压结构,所述防爆阀朝向所述底板并与所述导流槽的槽口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对应所述导流槽的位置形成有多个间隔的凸起,所述底板为凹凸成型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内部镂空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泄压通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单体电池及电池包,其中,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芯包,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设置有两个不同极性的极柱,极柱与芯包连接,第二侧面设置有防爆阀,两个极柱共占第一侧面表面积的23.7%~70%,第一侧面的长度为a,两个极柱之间的间距为s,s与a的比值为5%~45%。本技术将防爆阀和极柱分开设置在壳体的不同侧面上,能够为极柱提供更多的空间,并且能够尽可能缩短两个极柱的间距,使得s与a的比值为5%~45%,在极柱体积不变下尽可能地增大极柱长度,以尽可能地提高极柱占用第一侧面表面积的比值,增大极柱与连接片的连接面积,从而大幅提高极柱的过流能力和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恒喜,江吉兵,党奎,付俊儒,权圣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