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3321发布日期:2023-07-15 14:5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目前,锂电池作为车辆的动力电池,已经成为电动车的发展趋势。电池盖板组件作为动力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正负极柱安装在顶盖组件的正负极对应位置。在顶盖组件装配过程中,因为正极极柱与负极极柱的外形尺寸相似,安装结构相同,因此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正负极柱混装的现象,若混装后的电池顶盖装配在电池上,极有可能产生电池安全风险,造成电池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及电池包,以改善正负极柱在顶盖组件上装配过程时容易出现混装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壳体、裸电芯和将所述裸电芯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顶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安装在所述顶盖组件上,且所述正极极柱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顶盖组件相定位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负极极柱安装在所述顶盖组件上,且所述负极极柱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顶盖组件相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不具有互换性。

3、在本实用新型电池一示例中,所述顶盖组件包括正极顶盖组件和负极顶盖组件,所述正极顶盖组件包括正极下塑胶,所述正极极柱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正极下塑胶定位连接;所述负极顶盖组件包括负极下塑胶,所述负极极柱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与所述负极下塑胶定位连接。

4、在本实用新型电池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下塑胶上的第一凹槽和设置在所述正极极柱上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负极下塑胶上的第二凹槽和设置在所述负极极柱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5、在本实用新型电池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为矩形安装座,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定位体,所述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二定位体,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三定位体,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均设置有第四定位体,所述第一定位体与所述第三定位体相匹配定位,所述第二定位体与所述第四定位体相匹配定位。

6、在本实用新型电池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体和所述第二定位体均为倒角块,所述第一定位体和所述第二定位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拐角处,所述第三定位体和所述第四定位体均为倒角,所述第三定位体和所述第四定位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且所述倒角的外侧面与所述倒角块内侧面相抵接。

7、在本实用新型电池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两对角斜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体,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不同方向对角斜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体,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对应拐角处分别相应设置所述第三定位体和所述第四定位体。

8、在本实用新型电池一示例中,所述倒角块为三角形斜角块,所述倒角为斜角倒角,所述三角形斜角块与所述斜角倒角相对应。

9、在本实用新型电池一示例中,所述第一定位体和所述第二定位体均为凸块,所述第一定位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短边侧壁上,所述第二定位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长边侧壁上;所述第三定位体和所述第四定位体均为豁口,所述第三定位体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短边侧壁上,所述第三定位体与所述第一定位体相匹配卡接;所述第四定位体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长边侧壁上,所述第四定位体与所述第二定位体相匹配卡接。

10、在本实用新型电池一示例中,所述凸块与所述豁口相抵接面为圆弧面,所述豁口为相匹配的圆弧状豁口。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和多个上述所述的电池。

12、本实用新型电池及电池包,通过设置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且彼此不具有互换性,进而可以实现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在顶盖组件上安装位置的唯一性,从而减少了电池顶盖装配过程中正负极柱之间出现混装的概率,提高了顶盖组件的组装优率,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括壳体、裸电芯和将所述裸电芯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包括正极顶盖组件和负极顶盖组件,所述正极顶盖组件包括正极下塑胶,所述正极极柱通过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正极下塑胶定位连接;所述负极顶盖组件包括负极下塑胶,所述负极极柱通过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与所述负极下塑胶定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正极下塑胶上的第一凹槽和设置在所述正极极柱上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负极下塑胶上的第二凹槽和设置在所述负极极柱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均为矩形安装座,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第一定位体,所述第二凹槽中设置有第二定位体,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三定位体,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均设置有第四定位体,所述第一定位体与所述第三定位体相匹配定位,所述第二定位体与所述第四定位体相匹配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体和所述第二定位体均为倒角块,所述第一定位体和所述第二定位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拐角处,所述第三定位体和所述第四定位体均为倒角,所述第三定位体和所述第四定位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且所述倒角的外侧面与所述倒角块内侧面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对角斜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定位体,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不同方向对角斜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定位体,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的对应拐角处分别相应设置所述第三定位体和所述第四定位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块为三角形斜角块,所述倒角为斜角倒角,所述三角形斜角块与所述斜角倒角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体和所述第二定位体均为凸块,所述第一定位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短边侧壁上,所述第二定位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的长边侧壁上;所述第三定位体和所述第四定位体均为豁口,所述第三定位体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短边侧壁上,所述第三定位体与所述第一定位体相匹配卡接;所述第四定位体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的长边侧壁上,所述第四定位体与所述第二定位体相匹配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与所述豁口相抵接面为圆弧面,所述豁口为相匹配的圆弧状豁口。

10.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及电池包,所述电池包括:包括壳体、裸电芯和将所述裸电芯密封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的顶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包括: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所述正极极柱安装在所述顶盖组件上,且所述正极极柱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顶盖组件相定位的第一定位结构;所述负极极柱安装在所述顶盖组件上,且所述负极极柱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顶盖组件相定位的第二定位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定位结构不具有互换性。本申请可以实现正负极柱在顶盖组件上的安装位置的区分,减少了顶盖装配过程中正负极柱与出现混装的概率,进而提高了顶盖组装优率。

技术研发人员:汤鹏,马永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耀宁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