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冠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5022发布日期:2023-12-06 20:56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冠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子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冠簧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电子连接器领域,冠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拥有可多次插拔、高导电、安装插拔方便、抗震动稳定性高、限位性好、公差易补偿等特点。冠簧设计的考核性能主要有:插拔力(影响安装)、使用寿命(满足多次插拔的同时不丢失性能)、接触电阻(影响导电性能,与接触面积有关)、接触压力(影响稳定性)、可装配性(冠簧装入插座过程不配破坏并能牢固支撑在插座中)以及匹配厂家制造能力的制造可行性。

2、市场上存在不同的冠簧设计,已应用的冠簧设计都已经被国际上大公司进行了专利保护。另外,由于现有冠簧与插针的接触状态,都是单点单维度的接触形式,使得即便已应用的冠簧中依然存在振动下接触不稳定、接触电阻大等缺点。

3、另外,现有冠簧开发都是以实验为主,开发周期长、费用高,使得国内企业进入冠簧的行业门槛较高,冠簧始终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冠簧结构,解决现有的冠簧设计存在振动下接触不稳定、接触电阻大且开发费用高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冠簧结构,包括呈圆筒状结构的环状格栅体,环状格栅体的两端之间形成开口;

3、在环状格栅体上设置若干个上簧片和下簧片,所有的上簧片围绕环状格栅体的上部均匀设置,所有的下簧片围绕环状格栅体的下部均匀设置,上簧片与下簧片一一对应设置,上簧片为拱形结构,下簧片与上簧片的结构相同,且下簧片对称设置在上簧片的下方。

4、进一步的,环状格栅体包括上端带和下端带,上端带与下端带之间连接有若干根条筋,所有的条筋等距间隔设置;

5、每一组上簧片和下簧片位于相邻两根条筋之间。

6、进一步的,上簧片的拱形结构包括接触部和两组斜撑部,接触部沿竖向方向设置,两组斜撑部对称设置在接触部的上下两端,上方的斜撑部端部连接在上端带上。

7、进一步的,下方的斜撑部端部为折弯结构。

8、进一步的,斜撑部与接触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70°。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冠簧设计具有无塑性变形,可实现多次插拔、接触区域多、载流量大、接触压力大且分布均匀、抗振动稳定性高、公端插针与母端插座传电距离短、导电率高、保持力大等优点,开发方法对不同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并且随着cae技术的日趋成熟,应用cae仿真进行冠簧新概念的开发、设计和相关设计参数的获得,再结合实验进行最终验证,可以使得开发风险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通过cae分析了解冠簧性能的本质,可以获得较多有别于现有专利并满足性能要求的新冠簧设计。



技术特征:

1.一种冠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圆筒状结构的环状格栅体,环状格栅体的两端之间形成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冠簧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方的斜撑部端部为折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冠簧结构,其特征在于:斜撑部与接触部之间的夹角为140°~17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冠簧结构,包括呈圆筒状结构的环状格栅体,环状格栅体的两端之间形成开口;在环状格栅体上设置若干个上簧片和下簧片,所有的上簧片围绕环状格栅体的上部均匀设置,所有的下簧片围绕环状格栅体的下部均匀设置,上簧片与下簧片一一对应设置,上簧片为拱形结构,下簧片与上簧片的结构相同,且下簧片对称设置在上簧片的下方;本技术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冠簧设计具有无塑性变形,可实现多次插拔、接触区域多,载流量大、接触压力大且分布均匀,抗振动稳定性高、公端插针与母端插座传电距离短,导电率高、保持力大等优点,有效的提升了设计稳健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稳连固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