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7448发布日期:2023-09-13 22:5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电池模组是动力电池包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池模组又由多个电芯组成。在电池模组中,多个电芯并排排布,组成电池组;电芯端部引出极耳并与串并联连接片焊接,以使得相邻两个电芯的极耳连接在一起,并通过采样模组对电池组进行信号采集。采样模组采样一般采用fpc方案,fpc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中文名称为柔性电路板)与汇流排一般是通过镍片转接焊接,但是现有技术中,镍片所占用的空间大,影响电池模组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并且在更换新fpc板时,需要将镍片与汇流排的焊接处先进行拆除,再复焊,容易出现镍片与汇流排的焊接处无法贴合或不平的问题,增加了fpc板的更换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镍片所占用的空间大所导致空间利用率低,fpc板更换难的问题。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箱体、集成采集装置和多个电芯。箱体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板和盖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围成容纳腔,用于放置多个电芯。盖板用于封闭容纳腔。

3、集成采集装置设于第一侧板面向多个电芯一侧,集成采集装置包括fpc板和多个镍片,fpc板沿第一方向延伸,每个镍片沿第三方向的一端与电芯连接,另一端与fpc板连接,用于采集电芯的电压数据,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模组,多个电芯置于由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所围成的容纳腔内,通过将集成采集装置设于箱体的第一侧板内,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fpc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于侧板内,镍片沿第三方向的一端与fpc板连接,另一端直接与电芯连接,镍片不必额外占用空间尺寸,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使得模块的兼容性更佳,能量密度更高。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电芯沿第二方向延伸,一端设有正极极耳,另一端设有负极极耳,镍片沿第三方向设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下方。多个电芯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每相邻的电芯的正极极耳方向相反。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电芯沿第二方向一端设有正极极耳,另一端设有负极极耳,每相邻的电芯的正极极耳方向相反,从而能够将多个电芯进行串联连接。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置对应第二通孔。每个第一通孔和每个第二通孔内沿第三方向均设有凹槽。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侧板内设有与极耳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侧板内设有与极耳位置对应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均设有凹槽,用于与导电排卡接固定。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导电排。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导电排,导电排与凹槽卡接固定。每个导电排内均设有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对应的焊接孔,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穿过焊接孔并与焊接孔焊接。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导电排,导电排连接相邻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从而将多个电芯串联组成一个整体。导电排内设有焊接孔,通过焊接孔将导电排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焊接固定。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芯包括信息采集区,信息采集区沿第三方向设于正极极耳的下方,镍片焊接于信息采集区。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镍片焊接于信息采集区,将电芯与fpc板连接,从而对电芯的电压数据进行采集。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还包括正极极耳引出件和负极极耳引出件。第一侧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的第一通孔内均设有卡接槽,用于与正极极耳引出件和负极极耳引出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卡接,正极极耳引出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端板固定连接,负极极耳引出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极极耳引出件和负极极耳引出件的一端通过卡接槽与第一侧板卡接固定,使得正极极耳引出件和负极极耳引出件与第一通孔内的导电排抵接而能够电接触。正极极耳引出件和负极极耳引出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内均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和凸部,第三通孔沿第三方向延伸,凸部分别设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沿第二方向靠近第一侧板的一侧,用于承载并固定正极极耳引出件和负极极耳引出件。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内的多个第三通孔,减轻端板及电池模组的重量。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靠近第一侧板的一侧均设有与正极极耳引出件和负极极耳引出件位置对应的凸部,通过凸部承载并固定两端的极耳引出件。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还包括多个间隔板。每相邻的电芯之间设有间隔板,每个间隔板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抵接固定。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间隔板将容纳腔分隔成与电芯尺寸相匹配的小腔室,从而固定放置电芯,并对电芯起到分隔和保护的作用。间隔板还可以阻断热失控从失控单体电芯向周围电芯传播,降低电池模组的损害。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池模组还包括打包带。打包带依次环绕设置于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用于打包夹紧电池模组。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打包带将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第二侧板进行固定,保证箱体在传输过程和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集成采集装置和多个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一端设有正极极耳,另一端设有负极极耳,所述镍片沿所述第三方向设于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的下方;所述多个电芯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每相邻的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置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置对应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和每个所述第二通孔内沿第三方向均设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导电排;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所述导电排,所述导电排与所述凹槽卡接固定;每个所述导电排内均设有与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对应的焊接孔,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穿过所述焊接孔并与所述焊接孔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包括信息采集区;所述信息采集区沿所述第三方向设于所述正极极耳的下方,所述镍片焊接于所述信息采集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极耳引出件和负极极耳引出件;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第一通孔内均设有卡接槽,用于与所述正极极耳引出件和所述负极极耳引出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卡接,所述正极极耳引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固定连接,所述负极极耳引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内均设有多个第三通孔和凸部;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所述凸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用于承载并固定所述正极极耳引出件和所述负极极耳引出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间隔板;每相邻的电芯之间设有所述间隔板,每个所述间隔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抵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包带;所述打包带依次环绕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板、第一侧板、第二端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用于打包夹紧所述电池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箱体、集成采集装置和多个电芯。箱体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和盖板。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围成容纳腔,用于放置多个电芯。盖板用于封闭容纳腔。集成采集装置设于第一侧板面向多个电芯一侧,集成采集装置包括FPC板和多个镍片,每个镍片的一端与电芯连接,另一端与FPC板连接,用于采集电芯的电压数据。通过将集成采集装置设于箱体的第一侧板内,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FPC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于侧板内,镍片沿的一端与FPC板连接,另一端直接与电芯连接,镍片不必额外占用空间尺寸,提高了电池模组的空间利用率,使得模块的兼容性更佳,能量密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郭好猛,徐爱华,陈涛,郭耀辉,王艺,赵威威,凌雪明,翁蒙旗,许少杰,孙智超,刘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