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44534发布日期:2023-10-25 16:3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器制造辅助设备,具体为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


背景技术:

1、传统的电机转子或永磁材料幅向充磁夹具,采用上下两组线圈产生对顶的磁场形成幅向充磁磁场,这样的线圈存在结构紧密不好装配、发热量大、需要水冷而水冷方式采用间接水冷的方式冷却效果不尽人意、工作电流大及容易损坏充磁夹具不易连续生产、维修只能是拆了重新装配用户无法自行装配,给生产带来困扰。

2、如何开发一种适用于幅向充磁、风冷却、工作电流大、维修简便的幅向充磁夹具来满足生产的需要,同时根据用户的不同直径和高度的电机转子或永磁材料可以很方便的利用加工来解决,满足用户对不同产品的幅向充磁要求。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其特征是,所述上层铜板下方设有下层铜板,且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相对面间隙间垫有绝缘片和导电片。

3、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相对面贯穿设有上下铜板连接孔。

4、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相对面中部设有导磁铁芯。

5、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间对应的上下铜板连接孔通过紧固螺栓相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铜板及绝缘片和导电片形成上铜板组,且下层铜板及绝缘片和导电片形成下铜板组;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1.本实用新型根据具体待充磁工件的结构有区别地相应设计充磁夹具,上下叠片的铜板数量基本一致,这样就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加工效率,利用铜板的导电电流大的特点,在两个铜板组产生对顶的充磁磁场,使电子转子或永磁材料幅向充磁,一次充磁,达到整个转子的磁性能需求;

9、2.本实用新型可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在满足充磁要求的情况下,由于采用了紫铜板,从而延长充磁线圈的使用寿命;

10、3.本实用新型根据充磁电机转子和永磁材料的大小设计中心孔和导磁区域的高度及外形尺寸,其他的设计量很少;

11、4.本实用新型利用外部的大部分的铜板散热,减少了铜板的发热,提高了夹具的使用寿命;

12、5.本实用新型铜板间垫绝缘片和导电片,一可以起到片与片之间的绝缘,二利用导电垫片将整个铜板组串联起来,形成充磁回路;

13、6.本实用新型充磁夹具的整体包括其外表面无需灌装环氧树脂固化,可以采用非导磁、非金属制作的箱体安装,内部可以放置对流的风扇进行散热。



技术特征:

1.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包括上层铜板(1)和下层铜板(2),其特征是,所述上层铜板(1)下方设有下层铜板(2),且上层铜板(1)和下层铜板(2)相对面间隙间垫有绝缘片和导电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其特征是,所述上层铜板(1)和下层铜板(2)相对面贯穿设有上下铜板连接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其特征是,所述上层铜板(1)和下层铜板(2)相对面中部设有导磁铁芯(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其特征是,所述上层铜板(1)和下层铜板(2)间对应的上下铜板连接孔(4)通过紧固螺栓(6)相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其特征是,所述上层铜板(1)及绝缘片和导电片形成上铜板组(7),且下层铜板(2)及绝缘片和导电片形成下铜板组(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铜板排列式风冷幅向充磁夹具,涉及电器制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其特征是,所述上层铜板下方设有下层铜板,且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相对面间隙间垫有绝缘片和导电片,所述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相对面贯穿设有上下铜板连接孔,所述上层铜板和下层铜板相对面中部设有导磁铁芯。本技术根据具体待充磁工件的直径大小、结构有区别地相应设计充磁内孔而铜板的叠层高度基本一致,利用铜板的高导电性可以流过大电流的特点,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充磁效率;可满足各种不同的需求;在满足充磁要求的情况下,使铜板的电流尽量小,从而延长充磁夹具的使用寿命;一次充磁,达到整个转子和永磁材料的幅向充磁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门格磁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