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结构及储能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5314发布日期:2023-11-06 20:4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封结构及储能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模组密封,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及储能模组。


背景技术:

1、现有储能系统中,为了避免储能设备散热时内部冷凝出现电气安全问题以及满足储能模组的物理防护需求,以液冷电池包为例,其密封结构常沿用动力电池的密封方式,也即通过箱体加上盖构成密封壳体的密封方式;该密封方式主要通过上盖与箱体间密封垫的弹性压缩实现密封效果。

2、但储能模组的该种密封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系统外壳和模组外壳多重壳体高防护设计,结构冗余,壳体密封结构加工及检测工艺繁琐,工序复杂、密封要求高;系统外壳需增加泄压阀、呼吸阀等压力平衡结构,防止系统外壳破裂;系统外壳密封结构设计、装配工艺要求极高,密封外壳的上盖装配需要大量螺钉紧固,装配效率低;维护过程中需拆卸上盖,容易造成密封失效等。总的来说,现有的储能模组的密封结构普遍存在结构冗余且加工、装配及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3、综上所述,如何解决储能模组的密封结构存在结构冗余且加工、装配及维护不方便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结构及储能模组,以解决储能模组的密封结构存在结构冗余且加工、装配及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密封结构,应用于储能模组,包括:

4、底托板,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模组单元本体;

5、罩设组件,其具有与模组单元本体的外形及尺寸相适配的罩设内腔和与所述底托板密封配合的罩设开口;

6、其中,所述罩设组件上设置有供所述模组单元本体的输出件引出接线的接线槽,且所述输出件经过所述接线槽的部分通过灌封胶灌封于所述接线槽内。

7、可选地,所述罩设组件包括与所述模组单元本体的顶面及两侧面适配的绝缘罩板和与所述模组单元本体的端面适配的绝缘端板,两个所述绝缘端板分别与所述绝缘罩板的两端侧开口密封拼装以围设形成所述罩设组件。

8、可选地,所述接线槽设置于所述绝缘端板上。

9、可选地,所述绝缘端板嵌入所述绝缘罩板的端侧,且所述绝缘端板与所述绝缘罩板之间的拼装间隙通过柔性密封层密封连接。

10、可选地,所述柔性密封层为柔性密封垫。

11、可选地,所述绝缘罩板的外侧对应所述柔性密封垫的位置还设置有压条,所述压条用于挤压所述绝缘罩板以使所述柔性密封垫被密封夹紧于所述绝缘端板与所述绝缘罩板之间。

12、可选地,所述柔性密封层为触变性密封胶层或灌封胶层。

13、可选地,还包括两个刚性端板和拉紧组件,两个所述刚性端板分别布置两个所述绝缘端板的外端面,所述拉紧组件用于将两个所述刚性端板相互靠拢拉紧。

14、可选地,所述绝缘罩板为热弯折成型的罩板结构或吸塑成型的罩板结构。

15、可选地,所述底托板的顶面设置有液冷结构,所述模组单元本体与所述液冷结构传热布置。

16、可选地,所述模组单元本体与所述液冷结构之间通过导热胶层传热,所述罩设开口插入所述导热胶层。

17、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密封结构,应用于储能模组,包括底托板和罩设组件,其中,底托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模组单元本体;罩设组件具有与模组单元本体的外形及尺寸相适配的罩设内腔和与底托板密封配合的罩设开口;罩设组件上设置有供模组单元本体的输出件引出接线的接线槽,且输出件经过接线槽的部分通过灌封胶灌封于接线槽内。该密封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将模组单元本体安放置至底托板上,由于罩设组件具有与模组单元本体的外形及尺寸相适配的罩设内腔和与底托板密封配合的罩设开口,因此,通过将罩设组件罩设于模组单元本体,并通过罩设开口与底托板密封配合即可实现模组单元本体的密封,省略了储能模组的整机外壳中的上盖,通过对储能模组的各个模组单元本体的外壳进行改进设计,使得模组单元本体的外壳能够满足其电气安全所需的密封效果,储能模组的整体结构得到简化,加工及装配更加便捷,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缩减生产成本;另外,由于罩设组件上设置有供模组单元本体的输出件引出接线的接线槽,且输出件经过接线槽的部分通过灌封胶灌封于接线槽内,因此,当模组单元本体出现故障而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时,灌封胶遇到高温高压气体后受热会溶化成液态,高温高压气体能够从液态的灌封胶中逸出从而实现泄压的目的,省去了泄压阀等压力平衡结构,进一步简化了储能模组的整体结构且缩减了生产成本;此外对模组单元本体所连接的电控组件维护时,不会影响模组单元本体本身的密封性,维护操作更加安全便捷。

18、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模组,包括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密封结构。由于该密封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具有该密封结构的储能模组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密封结构,应用于储能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设组件(3)包括与所述模组单元本体(2)的顶面及两侧面适配的绝缘罩板(31)和与所述模组单元本体(2)的端面适配的绝缘端板(32),两个所述绝缘端板(32)分别与所述绝缘罩板(31)的两端侧开口密封拼装以围设形成所述罩设组件(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槽设置于所述绝缘端板(32)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端板(32)嵌入所述绝缘罩板(31)的端侧,且所述绝缘端板(32)与所述绝缘罩板(31)之间的拼装间隙通过柔性密封层密封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层为柔性密封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板(31)的外侧对应所述柔性密封垫的位置还设置有压条(4),所述压条(4)用于挤压所述绝缘罩板(31)以使所述柔性密封垫被密封夹紧于所述绝缘端板(32)与所述绝缘罩板(31)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密封层为触变性密封胶层或灌封胶层。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刚性端板(5)和拉紧组件(6),两个所述刚性端板(5)分别布置两个所述绝缘端板(32)的外端面,所述拉紧组件(6)用于将两个所述刚性端板(5)相互靠拢拉紧。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罩板(31)为热弯折成型的罩板结构或吸塑成型的罩板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板(1)的顶面设置有液冷结构(7),所述模组单元本体(2)与所述液冷结构(7)传热布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单元本体(2)与所述液冷结构(7)之间通过导热胶层(8)传热,所述罩设开口插入所述导热胶层(8)。

12.一种储能模组,包括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密封结构及储能模组,包括底托板和罩设组件,其中,底托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模组单元本体;罩设组件具有与模组单元本体的外形及尺寸相适配的罩设内腔和与底托板密封配合的罩设开口;罩设组件上设置有供模组单元本体的输出件引出接线的接线槽,且输出件经过接线槽的部分通过灌封胶灌封于接线槽内。该密封结构,通过对储能模组的各个模组单元本体的外壳进行改进设计,使得模组单元本体的外壳能够满足其电气安全所需的密封效果,储能模组的整体结构得到简化,加工及装配更加便捷,同时缩减了生产成本;此外对模组单元本体所连接的电控组件维护时,不会影响模组单元本体本身的密封性,维护操作更加安全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董普云,余建,苏金国,周猛,王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