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3124发布日期:2023-12-30 01:1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低压线圈是变压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公开号为cn2021343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干式变压器低压线圈,包括壳体、低压线圈、首头出线铜排、尾头出线铜排、散热气道、气道护管,低压线圈沿壳体内周环绕,首头出线铜排与尾头出线铜排设置在低压线圈的同侧。壳体上有多个散热气道,低压线圈强度得到提高,能够承受更大的径向电动力,同时改善了散热条件,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2、在变压器的生产过程中对高低压线圈的同心度要求很严,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高低压线圈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均匀,耐压水平也就显著下降。现有技术中在安装低压线圈时一般需要先放置垫块,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固定,在通过撑块使其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不仅操作繁琐,而且位置精度不好把控。因此目前需要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3、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包括依次设于铁芯外侧的绝缘板、拉板和线圈铜排,拉板两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绝缘板两端对应第一固定孔处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线圈铜排对应第一固定孔处开设有第三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相互接通,线圈铜排上设有伸入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的绝缘垫圈,绝缘板、拉板和线圈铜排通过绝缘垫圈内的螺栓固定。可将低压线圈铜排直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便于低压线圈在变压器中的安装固定,简化了现有安装工序。同时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中设有绝缘垫圈,可避免由于绝缘板开孔带来的漏电风险。

4、优选的,线圈铜排为低压线圈铜排。

5、优选的,绝缘垫圈与螺栓之间还设有平垫圈。平垫圈可减小绝缘垫圈承压面的压应力,保护绝缘垫圈表面。

6、优选的,平垫圈与螺栓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弹簧垫圈可产生持续的弹力,使螺栓持续保持摩擦力,产生阻力矩,从而防止松动。同时也可防止螺栓相对于平垫圈回转。

7、优选的,螺栓为不锈钢螺栓。防止螺栓生锈导致低压线圈松动的情况发生,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8、优选的,第一固定孔轴对称设于拉板两端。使低压线圈上下两端都可均匀受力,提高低压线圈的安装稳定性。

9、优选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直径均为直径8mm的圆孔。

10、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通过在拉板上设置第一固定孔,在低压线圈铜排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孔,因此可将低压线圈铜排直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便于低压线圈在变压器中的安装固定,简化了现有安装工序。同时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中设有绝缘垫圈,可避免由于绝缘板开孔带来的漏电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于铁芯外侧的绝缘板、拉板和线圈铜排,所述拉板两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绝缘板两端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处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线圈铜排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处开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相互接通,所述线圈铜排上设有伸入所述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的绝缘垫圈,所述绝缘板、拉板和线圈铜排通过所述绝缘垫圈内的螺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铜排为低压线圈铜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垫圈与所述螺栓之间还设有平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垫圈与所述螺栓之间还设有弹簧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不锈钢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轴对称设于所述拉板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均为直径8mm的圆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包括依次设于铁芯外侧的绝缘板、拉板和线圈铜排,拉板两端开设有第一固定孔,绝缘板两端开设有第二固定孔,线圈铜排开设有第三固定孔,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相互接通,线圈铜排上设有伸入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的绝缘垫圈,绝缘板、拉板和线圈铜排通过绝缘垫圈内的螺栓固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箔绕低压线圈的固定结构通过在拉板上设置第一固定孔,可将低压线圈铜排直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便于低压线圈在变压器中的安装固定,简化了现有安装工序。同时第二固定孔和第三固定孔中设有绝缘垫圈,可避免由于开孔带来的漏电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中顺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