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1978发布日期:2024-02-09 12:13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池包的方案成为整车的主流解决方案。目前对电池包的设计越来越极端,对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越来越高。导致很多电池厂商研发和发展ctp(cell to pack)技术。

2、现有的ctp(cell to pack)技术中,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框架内,且电芯的两个窄面和电池包框架中的横梁之间设置有结构胶层,以此实现将电芯固定在电池包的框架内。但如果后续电池包内的单个电芯发生损坏时,由于电芯的整个窄面均通过结构胶层和电池包框架固定,因此在单个电芯损坏时,是无法实现更换单个电芯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包内电芯无法更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结构,其包括:

3、框架,所述框架为一端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体,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设置多个横梁,多个所述横梁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以将所述框架的内部分割为多个安装区域,多个所述安装区域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

4、多个定位框,每个所述定位框与框架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安装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定位框,所述定位框具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空隙,所述定位框内设置有第一结构胶层,所述第一结构胶层和位于电芯底面上的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棱边均连接设置,以来将电芯固定于所述定位框内。

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框包括:

6、框体,包括底板,以及位于底板上方的四个侧壁,底板和四个侧壁围设形成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空隙;

7、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并将容纳空隙分割为多个所述容纳空间;每个容纳空间内均放置有一个电芯以及第一结构胶层,每个电芯的底面上的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棱边均通过第一结构胶层固定在每个容纳空间内。

8、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每个容纳空间内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结构胶层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9、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棱边均为电芯的窄面和底面相交形成的棱边,且每个电芯的窄面靠近所述横梁设置。

10、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横梁的顶部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用于将位于所述横梁两侧的电芯压紧于对应的所述定位框内。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与相邻两排的所述定位框之间均设置有第二结构胶层。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通过第二板体连接;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均位于第二板体厚度方向的同一侧,且第一板体和第三板体分别和第二板体呈预设夹角设置;所述压板还包括两个外翻边;两个外翻边之一连接于第一板体背离第二板体的一端,两个外翻边之另一连接于第三板体背离第二板体的一端,两个外翻边用于将电芯压紧于定位框内。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所述横梁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以将所述压板固定于所述横梁的顶部。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翻边与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15、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压板上还设置有两个第三结构胶层;其中,一个第三结构胶层设置在第一板体和/或与第一板体连接的外翻边上,且该第三结构胶层还和位于所述横梁一侧的电芯的一条第二棱边连接,所述第二棱边位于该电芯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二棱边靠近所述压板设置;另一个所述第三结构胶层设置在第三板体和/或与第三板体连接的外翻边上,且该第三结构胶层还和位于所述横梁另一侧的电芯的一条第三棱边连接,所述第三棱边位于该电芯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三棱边靠近所述压板设置。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将电芯集成在定位框内,且电芯底面上的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棱边通过第一结构胶层和定位框连接,再将定位框和框架固定连接。由于仅将电芯的两条棱边和定位框连接,因此,在框架内的电芯发生损坏后,即可实现对损坏的电芯进行拆换。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每个容纳空间(21)内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结构胶层(3)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棱边均为电芯(4)的窄面和底面相交形成的棱边,且每个电芯(4)的窄面靠近所述横梁(5)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62),所述横梁(5)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51),所述第一螺纹孔(62)与所述第二螺纹孔(51)内螺纹连接有螺栓(63),以将所述压板(6)固定于所述横梁(5)的顶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结构,其包括:框架,框架为一端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体,框架的内部固定设置多个横梁,多个横梁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以将框架的内部分割为多个安装区域,多个安装区域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多个定位框,每个定位框与框架固定连接,每个安装区域内均设置有多个定位框,定位框具有用于容纳电芯的容纳空隙,定位框内设置有第一结构胶层,第一结构胶层和位于电芯底面上的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棱边均连接设置,以来将电芯固定于定位框内。本技术将电芯底面上的相对设置的两条第一棱边通过第一结构胶层和定位框连接,再将定位框和框架固定连接。因此,在框架内的电芯发生损坏后,即可实现对损坏的电芯进行拆换。

技术研发人员:殷鹏,许鹏,陈英旗,曹楷,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