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5539发布日期:2024-02-20 20:4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为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


背景技术:

1、软包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设计相对灵活等多种优点,获得了广大动力电池厂家的青睐。通常,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装置是由多个单体锂电池串、并联起来,形成大功率、大容量的锂电池组。

2、但是现有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外包装是普通铝塑膜,机械强度差,且容易被坚硬外物刺破,容易发生漏液甚至热失控等不良,虽然有在外表面设置外壳,但是设置外壳后会影响到软包锂离子电池的散热性能,实用性不强,而且现有的软包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耳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因此在移动运输的时候容易对极耳造成磕碰,容易对其造成损伤,防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解决了现有锂离子软包电池设置外壳后会散热性能较差,实用性不强,而且现有的软包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耳都是直接暴露在外面的,因此在移动运输的时候容易对极耳造成磕碰,容易对其造成损伤,防护性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包括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钢壳,所述钢壳的内部开设有过气槽,所述钢壳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钢壳的内壁等距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钢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垫,所述绝缘垫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极耳,所述钢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负极耳,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的正极与正极耳相连接,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的负极与负极耳相连接,所述钢壳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卡槽的内部插接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卡环,所述卡环的外表面卡接在弧形槽的内部。

3、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均与过气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不相交。

4、优选的,所述钢壳的内部通过第一散热孔、过气槽和第二散热孔与钢壳的外部相连通。

5、优选的,所述卡套为橡胶块,所述卡套为环形。

6、优选的,所述卡槽的顶端为弧形,所述弧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环和弧形槽的形状相匹配。

7、优选的,所述保护盖扣合在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外部。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通过设置钢壳改善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的机械强度,增加安全性能,提高加工性能和生产效率,通过设置过气槽、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可以使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由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错位开设,使得外界较大杂物和尖锐物不会进入到钢壳内部,避免对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造成损坏,加强了防护性能。

11、2、该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通过设置保护盖,可以对正极耳和负极耳进行遮盖,可以避免电池在运输移动的时候,正极耳和负极耳受到磕碰导致断裂变形,同时也避免了正极耳和负极耳与导体接触出现短路的麻烦,加强了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包括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钢壳(2),所述钢壳(2)的内部开设有过气槽(3),所述钢壳(2)的外表面等距开设有第二散热孔(5),所述钢壳(2)的内壁等距开设有第一散热孔(4),所述钢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垫(7),所述绝缘垫(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极耳(6),所述钢壳(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负极耳(8),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1)的正极与正极耳(6)相连接,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1)的负极与负极耳(8)相连接,所述钢壳(2)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套(9),所述卡套(9)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内壁开设有弧形槽(11),所述卡槽(10)的内部插接有保护盖(12),所述保护盖(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卡环(13),所述卡环(13)的外表面卡接在弧形槽(1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孔(4)和第二散热孔(5)均与过气槽(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散热孔(4)和第二散热孔(5)不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壳(2)的内部通过第一散热孔(4)、过气槽(3)和第二散热孔(5)与钢壳(2)的外部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9)为橡胶块,所述卡套(9)为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0)的顶端为弧形,所述弧形槽(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卡环(13)和弧形槽(11)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2)扣合在正极耳(6)和负极耳(8)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本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该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硬壳结构,包括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所述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钢壳。本技术通过设置钢壳改善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的机械强度,增加安全性能,通过设置过气槽、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使软包锂离子电池主体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由于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错位开设,使得外界较大杂物和尖锐物不会进入到钢壳内部,通过设置保护盖,可以对正极耳和负极耳进行遮盖,可以避免运输时,正极耳和负极耳受到磕碰导致断裂变形,同时也避免了正极耳和负极耳与导体接触出现短路的麻烦,加强了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桂,钟千里,蓝勇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竤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