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1998发布日期:2024-02-20 20:3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缆结构,具体为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


背景技术:

1、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在导体外挤(绕)包绝缘层,如架空绝缘电缆,或几芯绞合(对应电力系统的相线、零线和地线),如二芯以上架空绝缘电缆,或再增加护套层,如塑料/橡套电线电缆,主要的工艺技术有拉制、绞合、绝缘挤出(绕包)、成缆、铠装、护层挤出等,各种产品的不同工序组合有一定区别,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绕组线是一种具有绝缘层的导电金属电线,用以绕制电工产品的线圈或绕组,起作用时通过电流产生磁场,或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流,实现电能和磁能的转换,故又成为电磁线;

2、根据专利公开号cn208939291u的一种抗干扰的信号传输线缆,包括左导线,所述左导线的右端连接有铁氧体磁环,所述铁氧体磁环的右端连接有右导线,所述左导线的左端连接有左母头,所述左母头的右侧上下两端均插接有左连接螺栓,两个所述左连接螺栓的左端均贯穿左母头的左侧壁,所述左母头的左端连接有左接头,所述左接头在两个左连接螺栓之间,但是该结构的传输数据的线缆存在的传输速度较慢的问题,且在抗干扰能力方面便捷性较低,同时存在传输性能特性不良的影响。

3、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包括线缆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抗干扰组件,所述抗干扰组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铜线,所述第一铜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铜线,所述第二铜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铜箔屏蔽层,所述铜箔屏蔽层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组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二防护层的下方开设有连接孔。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芯线,所述第一绝缘芯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铝箔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芯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源连接线。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线的输出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所述铝箔屏蔽层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芯体。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绝缘芯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源连接线。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抗干扰组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铜线,第一铜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铜线,第二铜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铜箔屏蔽层,通过抗干扰组件内部第一信号线及第一铜线设置于铜箔屏蔽层内,铜屏蔽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阻挡外界或邻近第二信号线的电磁波,从而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加强了抵抗外界的抗扰能力,增强了信号的强度,第一导线末端连接第一电源连接线与第一绝缘芯体连通,绝缘芯体具有传输电流的能力,从而增加了线缆的功能。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组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层,第一防护层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层,第二防护层的下方开设有连接孔,通过第一防护层及第二防护层内部开设铝箔屏蔽层,可将线缆内部的杂乱信号排出第一绝缘芯线外,有效的防止了杂乱信号干扰正常信号的传输。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包括线缆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主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抗干扰组件(2),所述抗干扰组件(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信号线(21),所述第一信号线(2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铜线(22),所述第一铜线(22)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信号线(23),所述第二信号线(2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铜线(25),所述第二铜线(2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铜箔屏蔽层(24),所述铜箔屏蔽层(2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防护组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3)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护层(31),所述第一防护层(31)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防护层(32),所述第二防护层(32)的下方开设有连接孔(3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层(3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绝缘芯线(13),所述第一绝缘芯线(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铝箔屏蔽层(14),所述第一绝缘芯线(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源连接线(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线(12)的输出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11),所述铝箔屏蔽层(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绝缘芯体(1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芯体(1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源连接线(1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线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信号传输的线缆结构,包括线缆主体,线缆主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抗干扰组件,抗干扰组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一铜线,第一铜线的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第二铜线,第二铜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铜箔屏蔽层,通过抗干扰组件内部第一信号线及第一铜线设置于铜箔屏蔽层内,铜屏蔽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可阻挡外界或邻近第二信号线的电磁波,从而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加强了抵抗外界的抗扰能力,增强了信号的强度,第一导线末端连接第一电源连接线与第一绝缘芯体连通,绝缘芯体具有传输电流的能力,从而增加了线纵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耿波,张楠,何佳,季林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