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钵固定装置及振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7415发布日期:2024-03-22 10:2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匣钵固定装置及振平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匣钵固定装置及振平机。


背景技术:

1、粉状电池材料是从上方的填充设备的圆形出口落入匣钵内,在装料过程中,匣钵内的粉状材料呈现中间高四周低、中间密度大四周松散的特点,经过加热炉烧制后,块状材料表现为中心部分烧制不均匀而四周过烧,因此需要对匣钵内的粉体物料进行平整。目前锂电行业对于粉料装钵后的平整工艺,通常采用摇匀机摇匀,粉体材料振平摇匀在锂电材料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现行振平机使用时,在振平摇匀过程中带物料的匣钵会在托盘的限位块间自由颠簸,导致噪音大、能耗高和粉尘大等问题,并降低了匣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匣钵固定装置及振平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匣钵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可升降平摇震荡装置顶端的托盘,以及均安装于所述托盘的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在第一方向上排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一直线驱动件、第一夹持座和第一弹性垫块,所述第一夹持座固定于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的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弹性垫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座,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固定于所述托盘,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持座相对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垫块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配合夹持匣钵,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4、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垫块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座。

5、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振平机的使用过程中,第一弹性垫块会反复与不同的匣钵接触,并产生挤压,第一弹性垫块相对比较容易磨损,使所述第一弹性垫块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夹持座,则便于对第一弹性垫块进行更换。

6、可选地,本技术所提供的匣钵固定装置,还包括多个登高柱,所述登高柱固定于所述托盘的顶面,各所述登高柱在所述托盘的顶面上均匀分布,所述登高柱的顶端用于与匣钵抵接。

7、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可升降平摇震荡装置上升至预设高度,登高柱的顶端与匣钵接触,并将匣钵托起,继而使匣钵的平摇震荡更加稳定。

8、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包括第一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一主体的所述第一传动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主体靠近所述托盘的中部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座为垂直于所述第一传动杆设置的板状件,所述第一弹性垫块位于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弹性垫块安装在所述第一夹持座面向所述第一主体一侧的板面上。

9、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第一弹性垫块就更靠近托盘的外侧设置,相对于使第一弹性垫块靠近托盘的中部设置,第一弹性垫块与第二夹持组件的距离更远,而由于第一弹性垫块与第二夹持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使得匣钵固定装置可以夹持更多尺寸类型的匣钵,进而提高了匣钵固定装置的适用性。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驱动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传动杆,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均与所述第一夹持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11、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果仅设置一个第一传动杆与第一夹持座连接,则一旦第一夹持座与第一传动杆之间的连接松弛,则第一夹持座可能会相对第一传动杆枢转,或者第一夹持座相对第一传动杆产生一定振动,而使第一夹持座与第一直线驱动件的两个第一传动杆连接,则即使第一夹持座与其中一个第一传动杆的连接松弛,也不易导致第一夹持座相对第一传动杆枢转的问题或者第一夹持座相对第一传动杆振动的问题,进而使第一弹性垫块与第二夹持组件配合夹持匣钵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2、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夹持座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垫块,各所述第一弹性垫块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列。

13、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增加了第一夹持组件与匣钵之间的接触点,进而增加了第一夹持组件对匣钵的限位作用,使匣钵在平摇震荡的过程中不易掉落,进一步提高了匣钵固定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第二直线驱动件、第二夹持座和第二弹性垫块,所述第二夹持座固定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弹性垫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夹持座,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固定于所述托盘,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的轴线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夹持座相对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弹性垫块和所述第二弹性垫块配合夹持匣钵。

15、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直线驱动件和第二直线驱动件从匣钵两侧,提供主动夹持作用力,相对于仅设置一个第一直线驱动件,能够提供更大的夹持作用力,继而使夹持效果更好,对匣钵的夹持效果更加可靠稳定,提高了匣钵固定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16、可选地,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包括第二主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二主体的所述第二传动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主体靠近所述托盘的中部设置,所述第二夹持座为垂直于所述第二传动杆设置的板状件,所述第二弹性垫块位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上方,且所述第二弹性垫块安装在所述第二夹持座面向所述第二主体一侧的板面上。

17、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这样,第二弹性垫块就更靠近托盘的外侧设置,相对于使第二弹性垫块靠近托盘的中部设置,第二弹性垫块与第一夹持组件的距离更远,而由于第二弹性垫块与第一夹持组件之间的距离可以变化,使得匣钵固定装置可以夹持更多尺寸类型的匣钵,进而提高了匣钵固定装置的适用性。

18、可选地,所述第二直线驱动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传动杆,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在第二方向上排列,且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均与所述第二夹持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平行于水平面。

19、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果仅设置一个第二传动杆与第二夹持座连接,则一旦第二夹持座与第二传动杆之间的连接松弛,则第二夹持座可能会相对第二传动杆枢转,或者第二夹持座相对第二传动杆产生一定振动,而使第二夹持座与第二直线驱动件的两个第二传动杆连接,则即使第二夹持座与其中一个第二传动杆的连接松弛,也不易导致第二夹持座相对第二传动杆枢转的问题或者第二夹持座相对第二传动杆振动的问题,进而使第二弹性垫块与第一夹持组件配合夹持匣钵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0、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振平机,包括可升降平摇震荡装置和本技术所提供的匣钵固定装置,所述托盘固定在所述可升降平摇震荡装置的顶端。

21、可选地,本技术所提供的振平机,还包括多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排列的辊轮,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在各所述辊轮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用于在竖直方向上设置在匣钵的下方。

22、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可升降平摇震荡装置,则使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能够移动至匣钵的下方,使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不易对匣钵的移动形成阻挡。

23、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4、本技术所提供的匣钵固定装置及振平机,通过采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使得在粉体材料振平摇匀过程中,装有粉体材料的匣钵能够与可升降平摇震荡装置连为一体,使匣钵难以自由颠簸,进而减少了对匣钵产生的碰撞,以及减小了噪音、扬尘及能耗,延长了匣钵的使用寿命。

25、本技术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