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06896发布日期:2024-05-09 21:5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1、便携式电话机等多种电子设备正在普及,因此作为电源,正在进行小型且轻量并且能够得到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的开发。该二次电池具备正极、负极以及电解液。

2、关于二次电池的构成进行了各种研究。具体而言,为了抑制电池内部的空间效率减少,同时抑制集电体与端子的接触电阻上升,以贯通电池壳体的盖部并且插通于设置在集电体上的插通孔的方式设置端子,在该集电体与端子的接合部分的一部分上夹设有衬垫(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为了使电池薄型化并且稳定地维持电极体的位置,外包装罐的厚度的一部分小于电极体的厚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96374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303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虽然关于二次电池的构成进行了各种研究,但是该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制造稳定性仍不充分,因此存在改善的余地。

2、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实现能量密度的增加和制造稳定性的提高的二次电池。

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具备:电池元件,包括正极和负极;容器部件,在内部收容该电池元件;盖部件,所述盖部件焊接在该容器部件上;以及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设置在该盖部件上。盖部件具有凹陷部,该凹陷部是通过将该盖部件以朝向容器部件的内部一部分突出的方式折弯而形成的,电极端子配置在凹陷部的内部。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电池元件收容在容器部件的内部,并且盖部件焊接在该容器部件上。另外,盖部件以朝向容器部件的内部一部分突出的方式折弯而形成凹陷部,并且电极端子配置在该凹陷部的内部。因此,能够同时实现能量密度的增加和制造稳定性的提高。

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效果并不一定限制于在此说明的效果,可以是后述的与本技术有关的一系列效果中的任何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次电池,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


技术总结
二次电池具备:电池元件,包括正极和负极;容器部件,在内部收容该电池元件;盖部件,所述盖部件焊接在该容器部件上;以及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端子设置于该盖部件。所述电极端子相对于所述盖部件的固定强度小于所述盖部件相对于所述容器部件的焊接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葛本泰地,堀越吉一,影山雅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