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8848发布日期:2024-04-01 14:1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1、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汽车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电池包括电池单体,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电池单体的泄压通道容易发生堵塞,致使电池单体的内压不断升高,在电池单体的内压达到临界值的情况下,外壳会发生破裂,致使大量活性物质喷射而出,进而引发燃爆事故,不利于提升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

3、电极组件;

4、外壳,用于容纳电极组件,外壳包括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第一壁体开设有泄压口;

5、第一支撑组件,连接于第二壁体,第一支撑组件的至少部分用于抵靠电极组件面向第一壁体的一侧,以使电极组件与第一壁体间隔形成用于连通泄压口的第一泄压间隙。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第一支撑组件连接于外壳的第二壁体上,第一支撑组件的至少部分用于抵靠电极组件面向第一壁体的一侧,以使电极组件与第一壁体间隔形成第一泄压间隙,第一泄压间隙连通泄压口,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电池单体的内部所产生的气体可以经由第一泄压间隙进入泄压口并从泄压口排出至外壳的外部,如此,可有效降低了泄压口被堵塞的风险,从而有效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一支撑件用于抵靠电极组件面向第一壁体的一侧,第二支撑件用于抵靠电极组件面向第二壁体的一侧,以使电极组件与第二壁体间隔形成用于连通第一泄压间隙的第二泄压间隙。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电池单体的内部所产生的气体可以经由第二泄压间隙和第一泄压间隙进入泄压口并从泄压口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以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连接成一体。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集中设置,有效优化电池单体的内部空间的布局结构,从而有效减少了第一支撑组件对电池单体的体积能量密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支撑件的尺寸与电极组件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0.05-0.9,其中,第一方向为第一支撑件相对于第二壁体的凸出方向。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使第一支撑件与电极组件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限制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窜动至泄压口,还可优化第一支撑件的体积,以减少第一支撑件所占用的外壳的内部空间,从而有效减少了第一支撑件对电池单体的体积能量密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第一支撑件的尺寸与电极组件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0.001-1,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支撑件相对于第二壁体的凸出方向,且第二方向垂直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还可以有效限制第一支撑件的尖锐度,从而有效降低电极组件被第一支撑件刺破的风险。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第一支撑组件间隔形成第一泄压通道,第一泄压通道连通第一泄压间隙和第二泄压间隙。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增加了作用于电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处于热失控状态下发生窜动的情况,以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自第二壁体的一侧延伸至第二壁体的另一侧,第一支撑组件开设有第一泄压通道,第一泄压通道连通第一泄压间隙和第二泄压间隙。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增加了作用于电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处于热失控状态下发生窜动的情况,以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壁体为一体成型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壁体连接,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池单体的生产效率。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体的数量为两个,电极组件设置于两个第二壁体之间,两个第二壁体上均设有第一支撑组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电极组件沿两个第二壁体的分布方向的相对两侧能够被相应的第一支撑组件限制,进一步改善了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处于热失控状态下发生窜动的情况,以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第三壁体,电池单体还包括连接于第三壁体上的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的至少部分用于抵靠电极组件面向第一壁体的一侧,以使电极组件与第一壁体间隔形成第一泄压间隙。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共同抵靠电极组件面向第一壁体的一侧,有效增加了作用于电极组件的支撑力,进一步改善了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处于热失控状态下发生窜动的情况,进一步降低了泄压口被堵塞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第三支撑件用于抵靠电极组件面向第一壁体的一侧,第四支撑件用于抵靠电极组件面向第三壁体的一侧,以使电极组件与第三壁体间隔形成用于连通第一泄压间隙的第三泄压间隙。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电池单体的内部所产生的气体可以依次经由第三泄压间隙和第一泄压间隙进入泄压口并从泄压口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以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支撑件与第三支撑件连接成一体。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第三支撑件和第四支撑件集中设置,有效优化电池单体的内部空间的布局结构,从而有效减少了第二支撑组件对电池单体的体积能量密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方向上,第三支撑件的尺寸与电极组件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0.05-0.9,其中,第三方向为第三支撑件相对于第三壁体的凸出方向。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使第三支撑件与电极组件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积,以限制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窜动至泄压口,还可优化第三支撑件的体积,以减少第三支撑件所占用的外壳的内部空间,从而有效减少了第三支撑件对电池单体的体积能量密度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四方向上,第三支撑件的尺寸与电极组件的尺寸的比值范围为0.001-1,其中,第四方向垂直于第三支撑件相对于第三壁体的凸出方向,且第四方向垂直于电池单体的高度方向。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还可以有效限制第三支撑件的尖锐度,从而有效降低电极组件被第三支撑件刺破的风险。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第二支撑组件间隔形成第二泄压通道,第二泄压通道连通第一泄压间隙和第三泄压间隙。

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增加了作用于电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处于热失控状态下发生窜动的情况,以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3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自第三壁体的一侧延伸至第三壁体的另一侧,第二支撑组件开设有第二泄压通道,第二泄压通道连通第一泄压间隙和第三泄压间隙。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增加了作用于电极组件的支撑力,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处于热失控状态下发生窜动的情况,以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3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三壁体为一体成型构件。

3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三壁体连接,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池单体的生产效率。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壁体的数量为两个,电极组件设置于两个第三壁体之间,两个第三壁体上均设有第二支撑组件。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电极组件沿两个第三壁体的分布方向的相对两侧能够被相应的第二支撑组件限制,进一步改善了电极组件在电池单体处于热失控状态下发生窜动的情况,以使气体能够畅通地从外壳的内部排出至外壳的外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体和第三壁体互成夹角连接,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互成夹角连接,且第一壁体与第三壁体互成夹角连接。

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壁体、第二壁体和第三壁体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电极组件的容纳空间。

4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体垂直于第三壁体,第一壁体垂直于第二壁体和第三壁体。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提升了方壳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4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体具有与电极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第三壁体具有与电极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二壁面,第一壁面的面积大于第二壁面的面积。

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的不同面积的内壁面上均设有支撑组件,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4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壁体与第三壁体为一体成型构件;和/或,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为一体成型构件;和/或,第一壁体与第三壁体为一体成型构件。

4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简化了外壳的制造工艺,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池单体的生产效率。

49、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单体。

5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由于采用了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单体,有效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5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上述电池。

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电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电池,有效提升了用电设备的安全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