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8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电源这一领域,可应用于软电缆的结构设计方面。除电源线给坑道机械供电外,本结构设计也提供三股监视/控制组合芯线。
井下采矿工程重型设备供电时使用的重型的橡套电缆,出于对电缆芯线的力学保护,内外各有一保护层,两层之间是一层由金属丝组成的抗拉编织层。就现有的坑道电缆而言,该抗拉编织层是由铜丝和钢丝的绞合线组成的,至少同时构成屏蔽电缆横截面之一部分。电缆芯本身由三股绞合的电源线组成,其楔形空间是三股监/控组合线,电源线与监/控组合线彼此呈对称状态(参考文献DE-OS 2713385,DE-OS2619223)。
现有的另一种坑道电缆是在电缆中央安排一股监视线,在监视线的周围分为两股分线的电源线与一股屏蔽线绞合在同一层内(参考文献GB-PS421073)。
在使用地下采矿工程的采煤机时,除了需要坑道电缆外,还需要一根水龙管,一方面通过水龙管向采煤机的电机提供冷却水,另一方面通过水龙管给喷雾装置供水,以湿润采落之煤。迄今为止,坑道电缆和水龙管是由采煤机平行地拖曳的。所用的水龙管外径约为30毫米,并且必须安全地承受约25巴的工作压。
现有的挖掘机电源采用可卷绕的橡套电缆。这种电缆的绞合电源线之间的楔形空间亦安排有增强软管,从而冷却剂可由此压入通过。冷却剂的通过保护着在滚筒上的那部分橡套电缆,使之不致过热(参考文献DE-PS902988)。
就具有以下特征的移动式电气设备供电用软电缆而言,即其电源线与三股监/控组合线绕电缆芯对称地绞合,电缆芯外包有三层,即一个内护层、内护层外由金属丝做成的一个编织层以及一个外护层。其特征在于电缆芯中央是一根供水软管,电源线分别分为两股或三股分线(2,3),所述分线(2,3)与监/控组合线(4)共同绕供水软管(1)绞合在同一层内。本发明的任务是将使用移动式电气设备所必须的水龙管与软电缆一体化,并由此简化移动式电气设备的管线拖曳方式。
为了解决这个任务,本发明在电缆芯中央安排一根软管,电源线被分成二或三股分线,分线与监/控组合线绕橡皮管互相绞合在同一层内。
所安排的供水软管决定了电缆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把电源线分成几股分线,电缆剖面得到了最佳利用。为了在切线方向尽可能均匀地形成电缆的力学特性,在选择监/控组合线的直径时可取与电源线分线外径相同或近似相同的尺寸。例如,可以通过适当加大监/控组合线的绝缘层厚度来实现这一要求。监/控组合线的结构设计最好要满足这一点,这在参考文献DE-OS2619223中已提到。
电源线分为分线的方式取决于电源线的导电截面大小,也取决于供水软管的直径。电源线的导电截面和供水软管的直径均大时,电源线宜分为三股分线,而一般说来分为两股分线就足够了。当供水软管外出于力学考虑包着附加的编织层和外护层时,也可考虑将电源线等分为三股。
附图是新型软电缆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给出了与供水软管组合在一起的坑道电缆的截面,供水软管1安排在电缆的中央。电缆的三股电源线分别各分为分线2和3,这样,这六股分线与监/控线4对称地绕供水软管1绞合成一层。每股分线由一股导线、一个绝缘层和一个导电层组成。每股监/控线,根据参考文献DE-OS2619223提出的结构,由下列三部分组成带一根支承线、一个塑料包层和一股同心控制导线的核心部分5,一个在本实施例中加厚的绝缘层6和包在绝缘层上的、外部带一层挤压成形的导电层的一股同心监视线7。绞合芯线上面(在中间置有薄膜编织层8的情况下)是内护层9和外护层11。由铜丝和钢丝的绞合线做成的金属编织层10被置于外护层中,同时构成了电缆的屏蔽层。
权利要求
1.移动式电气设备供电用软电缆,其电源线与三股监视/控制组合线绕电缆芯对称地绞合,电缆芯外包有三层,即一个内护层、内护层外由金属丝做成的一个编织层以及一个外护层。其特征在于电缆芯中央是一根供水软管,电源线分别分为两股或三股分线(2,3)所述分线(2,3)与监/控组合线(4)共同绕供水软管(1)绞合在同一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供水软管1有一保护编织层和一个外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监/控组合线(4)的外径尺寸与分线(2,3)的外径尺寸相等或接近相等。
专利摘要
为了使橡套电缆既能给坑道机械供电同时又能供水,在电缆中央安排了一根供水软管(1),分别各分为两或三股分线(2,3)的电源线和三股监视/控制组合线(4)对称地绕所述供水软管绞合在同一层内。
文档编号H01B7/00GK86104080SQ86104080
公开日1987年2月4日 申请日期1986年6月20日
发明者马克斯·巴尼科尔-奥特勒, 艾伯特·鲍尔, 克劳斯·杜塞尔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