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985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电阻设备的部件,是对电阻压帽机中电阻体料斗的改进。
在电阻体两端压合金属帽是电阻制造工艺中的重要工序之一。我国电阻制造业中使用的电阻压帽机,无论是自制的,还是国外引进的设备,都是两端同时压合金属帽。由于分别从两条滑道输送给同一电阻体的金属帽有时出现不同步的现象,或者由于电阻体和金属帽之间存在误差等,都会造成电阻体只有一端压合金属帽,简称单帽电阻体,对于单帽电阻体的回收利用,是将单端压合的金属帽退下来,把电阻体放回料斗重新压合金属帽。但退下来的金属帽已被破坏,电阻体的导电膜层也受到损伤,影响电阻的内在质量,因此只好将单帽电阻体仍掉,造成极大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电阻体料斗进行改进,使单帽电阻体成单排、朝向一致地有序排列,使之能够在原来的电阻压帽机上对无帽端再次压合金属帽,提高电阻的成品率。
电阻压帽机上盛放电阻体的料斗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内部呈圆锥形的底板(11),另一部分是内壁带螺旋料道并具有出料口(10)的圆柱形腔体(7)。底板(11)中心位置有一安装孔(13),料道出料口(10)接通弹簧料管(12),将电阻体送至压帽机构压合金属帽。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原来的电阻体料斗的螺旋料道上,设置一段辅助料道(1),取代原来的部分料道(61-62)。辅助料道(1)的内外直径分别与原料道的内外直径相等。辅助料道(1)前段为螺旋部分(11),其工作面为一斜面,与原料道工作面相同;螺旋部分(11)起始端与原料道(61)相接;辅助料道(1)后段为圆弧部分(12),其工作面为弧面,圆弧部分(12)末端与原料道(62)相接。辅助料道(1)设有安装孔(2)用螺钉(9)将辅助料道(1)固定在料斗内壁原来部分料道(61-62)处。辅助料道(1)圆弧部分(12)的末端与料斗出料口(10)的夹角应大于180°。辅助料道(1)螺旋部分(11)的长度应取决于两个条件,首先,螺旋部分(11)的螺旋角α大于原料道螺旋角α1,且小于6°,即α1<α<6°;第二是螺旋部分(11)的螺旋升高tgα与原料道螺旋升高tgα1之差大于单帽电阻体的长度L,a(tgα-tgα)1>L。圆弧部分(12)的圆弧半径R应大于单帽电阻体的长度L,使之满足辅助料道(1)圆弧部分(12)与原料道(62)平缓相接。辅助料道(1)螺旋部分(11)的末端至圆弧部分的末端(12)开有空槽(3),槽宽大于单帽电阻体的直径d,小于金属帽的直径D,即d<槽宽<D;空槽(3)前设有导向滑道(4)或挡板(8)。在辅助料道(1)的螺旋部分(11)设置一缺口(5),使缺口(5)处的辅助料道(1)宽度应大于金属帽的直径D,且小于2倍电阻体的直径d。为了制作简便,辅助料道(1)的螺旋部分(11)也可采用直线部分所代替,但在安装辅助料道(1)时,必须使直线部分满足辅助料道(1)螺旋部分(11)长度的两个条件,其中直线部分的安装斜角即为螺旋角α。


图1辅助料道结构示意图(1)-辅助料道(11)-螺旋部分(12)-圆弧部分(2)-安装孔图2辅助料道俯视图
(3)-空槽(4)-导向滑道(5)-缺口图3导向滑道移出剖面图(A-A)-导向滑道移出剖面图4导向料斗的结构示意图(6)-原来部分料道(7)-圆柱形腔体(8)-挡板(9)-螺钉(10)-出料口(11)-底板图5导向料斗的俯示图(12)-弹簧料管(13)-安装孔图6导向料斗的加工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适用范围广,与原电阻体料斗更换使用,可以做到一机两用,既能两端同时压帽,又能单端压帽,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单帽电阻体的浪费问题。
实施例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可以做成带辅助料道的料斗,作为现有电阻压帽机的附件,也可以对现有电阻压帽机上的电阻体料斗进行改造。两种形式均需装置辅助料道(1)。
辅助料道(1)可以钳工手工制作,也可以用机器切削。以压合电阻体长度尺寸L=6毫米,直径d=φ1.7毫米,金属帽直径D=φ2.2毫米,单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为例,取铝合金或铜合金等材料,内径为φ160毫米、外径为φ170毫米、高度为15毫米圆环,在φ160毫米内径上截取弧线165毫米,如图6所示,先取C2D=120毫米、BC=5毫米、B1C1=4.8毫米、B2D=15毫米、B3D1=14.8毫米,做CC1D1D工作面,然后过B1,B点、B6F=B7F1=3.4毫米,做BB1F1F斜面,中间留有安装孔所需的位置B2B4、B5B3,再设DE=D1E1=20毫米、FG=F1G1=0.6毫米,过E、E1、G1、G点以R=45毫米做圆弧形成圆弧部分工作面。在C1h=95毫米处开一缺口(5),使该段辅助料道(1)的宽度最窄为3毫米,缺口(5)的长度为15毫米,在DD1至GG1的工作面上开一空槽(3),槽宽为1.8毫米,在空槽(3)前10毫米处至空槽(3)处做一导向滑道(4),也可在该位置处设一挡板(8)。用螺钉(9)通过安装孔(2)将辅助料道(1)紧固于料斗内壁原料道(61-62)位置(也可采用粘合剂粘合)。在安装辅助料道(1)之后,在料斗顶壁相对辅助料道(1)空槽(3)的起始位置垂直向下开一斜槽,镶嵌一挡板(8),以空槽(3)外侧起始端点做一切线,使挡板(8)与切线的夹角小于30。这样,单帽电阻体进入辅助料道(1)工作面经过缺口(5)时,由于工作面宽度的限制,致使同时并进的单帽电阻体由缺口(5)处滑落,只有单排单帽电阻体顺利进入导向滑道(4),由于导向滑道(4)或挡板(8)的导向作用,单帽电阻体进入空槽(3)工作面,由于单帽电阻体的自重,随即依次掉入空槽(3)内,金属帽则悬撑在空槽(3)上,形成单帽电阻体竖立排列,即转向90°;因辅助料道(1)的圆弧部分(12)与原料道有一高度差,并呈向下滑落趋势,直立的单帽电阻体顺下滑行,自然倾倒到原料道(62)处,形成单帽电阻体金属帽在前的有序平卧,即又转向90°,从而为压合另一端金属帽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权利要求1.一种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包括内部呈圆锥形的底板(11)和内壁带螺旋料道。并具有出料口(10)的圆柱形腔体(7)两部分组成,底板(11)中心位置有一安装孔(13),其特征是a、在料斗内壁螺旋料道上,设置一段由螺旋部分(11)和圆弧部分(12)组成的辅助料道(1),取代原来的部分料道(61-62);b、辅助料道(1)螺旋部分(11)的工作面为一斜面,与原料道工作面相同,其起始端与原来部分料道(61)相接,辅助料道(1)圆弧部分(11)工作面为弧面,其末端与原来部分料道(62)相接;c、辅助料道(1)设有安装孔(2),与料斗安装后,辅助料道(1)圆弧部分(12)的末端与料斗出料口(10)的夹角应大于180°;d、辅助料道(1)螺旋部分(11)的末端至圆弧部分(12)的末端开有空槽(3);e、辅助料道(1)空槽(3)前设有导向滑道(4)或挡板(8);f、辅助料道(1)的螺旋部分(11)设置一缺口(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其特征是辅助料道(1)螺旋部分(11)的长度应取决于a、螺旋部分(11)的螺旋角α大于原料道的螺旋角α1,小于6°,即α1<α<6°;b、螺旋部分(11)的螺旋升高tgα与原料道的螺旋升高tgα1之差大于单帽电阻体的长度L,a(tgα-tgα1)>L。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其特征是圆弧部分(12)的圆弧半径R应大于单帽电阻体的长度L。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其特征是辅助料道(1)螺旋部分(11)可用直线部分代替,与料斗安装时应满足a、安装斜角α大于原料道的螺旋升角α1,小于6°,即α1<α<6°;b、安装后辅助料道(1)的高度tgα与原螺旋升高tgα1之差大于单帽电阻体长度L,a(tgα-tgα1)>L。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其特征是所说的辅助料道(1)开设的空槽(3)宽度大于电阻体的直径d,小于金属帽的直径D,即d<槽宽<D。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其特征是所说的缺口(5)处辅助料道(1)的宽度应大于金属帽直径D,小于2倍电阻体直径d。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单端帽电阻体的导向料斗,其特征是所说的挡板(8)应镶嵌在料斗顶壁相对辅助料道(1)空槽(3)起始位置垂直向下开的斜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电阻设备的部件,是对电阻压帽机中电阻体料斗的改进。其主要特征是在原来的电阻体压帽机料斗的螺旋料道上设置一段由螺旋部分或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组成的辅助料道取代原来的部分料道,以此完成单帽电阻体的自动导向,并将单帽电阻体输送入电阻体压帽机的压合机构,进行电阻体无帽端的压帽工作。通过简单的料斗更换,可以使电阻体压帽机一机两用,既能两端压帽,又能单端压帽,从而解决了长期以来单帽电阻体的浪费问题。
文档编号H01C17/00GK2060937SQ8921904
公开日1990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金胜 申请人:天津市无线电元件九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