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行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1341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行程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车电器范畴,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通用行程开关。
这种通用行程开关适用于内燃机车司机控制器,换向联锁器,电空接触器,组合接触器,转换开关反向器等电器中作触头或辅助触头用。目前使用的仿德行程开关(触头组件)中间支承接触头由弧形磷铜片构成,它在斜面上滑动接触导电,摩擦阻力大,容易产生永久变形,影响触头开距、超程和接触压力的稳定性,机械寿命只有15万次;仿ND2机车行程开关中间支承接触为球形点接触,接触电阻大,触头温升高,因而只能采用热固性塑料制造,外形尺寸大,不通用,互换性差,动作架与触点座间需附加定位装置,机械寿命短。由于只有一个柱形压簧,所以触点无初压力和终压力之分,也没有一点超程,抗振性可靠性极差,成本高、价格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制造、使用、更换、维修方便的、机械寿命长、性能稳定可靠的机车通用行程开关。
现有的通用开关,一般是由开关座、动触桥、动作架及其滚轮、动触头、静支点构成的一种通断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开关座与动触桥、动作架之间装有两个柱形弹簧;所述的静支点呈刀口形与动触桥连接;所述的动触桥由2mm的紫铜板冲压而成;所述的开关座由尼龙注塑而成;所述的动作支架上的滚轮由双层推动滚轮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
如下图1为其顶视图,图2为图1的中心剖面图。
如图所示,开关座5上装有静触头螺栓1、静支点螺栓13和安装用螺栓12,并分别用各自的螺母紧固在开关座5上,电源导线一端接在静触头螺栓1上的两个垫片14之间,用螺母压紧保证其良好接触,另一端用同样的方式接在静支点螺栓13上。动触桥8与动作架9配合适当后,先把柱形弹簧6插入簧座4,再一起插入开关座5,然后插入动触桥8旋转90度,装入动作架9,最后把柱形弹簧7插入簧座10后再一起插入开关座5,将簧座10旋转90度固定。该行程开关呈常开状态(如图2所示),当向下压动作架9上的双层推动滚轮11时,动作架9和动触桥8沿支点螺栓13上的刀口形支点转动,动触桥8与静触头螺栓1脱离接触,电源断开。反之,滚轮11不受压力时,靠弹簧的反作用力,动静触点闭合,电源接通。
与ND2型行程开关相比,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支点由球形点接触改为刀口形线接触,不但减少了接触电阻,而且起到双向定位作用,使动触桥不能前后或左右移动。与仿德产品相比,由于触头系统采用双弹簧结构,从而获得了触点超程和初压力,其触点超程可以在1mm以上,初压力在0.98N以上,终压力在1.96N以上,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因弹片(仿德型)的疲劳或断裂所造成的故障。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尺寸与原仿德行程开关完全相同,新老产品可完全达到互换、通用。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参数为额定电压110V(D.C),额定电流5A(D.C),触点对数一对常闭,触点断开间隙>4mm,触点超程>1mm,初压力>0.98N,终压力>1.96N,机械寿命为100万次。尺寸长·宽·高=58·14·52。经测试符合TB1333-87机车电器基本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经在操作频繁的东风7型内燃机车上试用,用户反应良好。
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行程开关,是由开关座、动触桥、动作架及其滚轮、静触头、静支点构成的通断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开关座与动触桥、动作架之间装有两个柱形弹簧,所述的静支点呈刀口形与动触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桥由2mm的紫铜板冲压而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座由尼龙注塑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架上的滚轮由双层推动滚轮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通用的行程开关由开关座、动触桥、动作架及其滚轮、动触头及静支点构成,在开关座与动触桥、动作架之间有两个柱形弹簧,静支点与动触桥之间呈刀形口线接触,开关座由尼龙注塑而成,滚轮为双层推动式结构。因此,接触电阻小,定位好,有触点超程和初压力。
文档编号H01H21/28GK2084653SQ9120018
公开日1991年9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4日
发明者黄培植, 李玉海, 董来顺, 伞国典, 刘昌廉 申请人:李玉海, 黄培植, 董来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