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4108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动开关的结构,特别指一种利用一金属弹片做为微动开关的共同端与常开端形成回路的结构。


图1所示,目前一般所使用的微动开关结构10,其外壳为一绝缘体11,其中包括一公共端(COM)12、常闭端(NC)14及常开端(NO)16,该公共端12与接脚13相连接、常闭端14与接脚15连接及常开端与接脚17相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公共端12利用一弹簧18连接一金属动片19,该金属动片19固定于公共端12,并与常闭端14接触而形成回路,当触点20受到外力而下压时,即促使弹簧18带动金属动片19下压,使金属动片19与常开端16接触,而造成公共端12与常开端16形成回路,当触点20被解除外力时,即会受弹簧18的弹力而向上回至原位,此时公共端12又与常闭端14接触而形成回路。
根据上述目前所使用的微动开关结构10,是通过弹簧18使其公共端12与常闭端14或常开端16形成回路的,另该弹簧18必须连接一金属动片19以做为公共端12与常闭端14或常开端16形成回路的媒介,故其结构显得较为复杂,而且要在此种微动开关10上装配金属动片19及弹簧18的工作必需依赖人力才行,尤其是金属动片19及弹簧18均极细微,缺口及孔洞也极小,对人的眼睛伤害颇大,装配速度缓慢,相形之下,其制造成本也就相对的提高,如此说来,虽然此微动开关在结构上或可达到应有的功能,但在制造上却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2,该图示出对上述缺点略有改进的一种先有微动开关结构的剖面正视图,该微动开关30由一上盖31及下盖32结合而成,该上盖31及下盖32均为绝缘体,且上盖31上方设有一触点45;该下盖32由一公共端(COM)33、一常闭端(NC)35、一常开端(NC)37及一金属弹片39构成,该公共端33、常闭端35及常开端37均由金属导体制成,公共端33两点40、41处则装置一金属弹片39,该弹片39设有一倒V型凸起片43,该倒V型凸起片43的尾端44抵住凸点41右边一凹处,使倒V型凸起片43本身有弹力作用,其与常闭端35触点42接触而使该弹片39达到平衡状态,使公共端33与常闭端35形成回路;一触点45装设于上盖31处,当上盖31与下盖32结合时,使该触点45介于公共端33的二凸点40、41之间,并使触点45落在弹片39上,如图2中的点46所示,当触点45在外力作用下压向弹片39时,该弹片39便下垂使其与常开端37的点47接触而造成公共端33与常开端37形成回路;当触点45解除外力后,该弹片39受本身的倒V型凸起片43所具有的弹力作用,而使其弹至原位与常闭端35接触于点42处,此时,公共端33与常闭端35又形成回路。
根据上述图2所示的结构是将图1的拉伸弹簧变成了压缩板簧,即金属弹片39,是直接在动片上冲压成型的,虽然图2的设计已较图1有了改进,但在装配工作方面,仍必须仰仗人力,还因金属弹片极小,同样有对眼睛伤害的问题,装配速度方面虽比图1结构快些,但仍无法采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进行快速装配,若要采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进行快速装配,就必需对图2的设计作进一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改良目前微动开关的结构,在保持应有的功能前提下,使该微动开关的结构更为简单,制造和装配更加简化及方便,以达到利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进行大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为改良目前微动开关的结构,以避免其在装配上造成人力资源上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为降低制造该微动开关结构的成本。
本申请人针对先有技术的缺点对先有微动开关的结构进行了如下改进。即利用图2的原理将一金属弹片替代原有的弹簧及金属片,使其结构简单化,在制造上和装配上达到简化的效果,且在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内部加装两压柱及内部斜面,用以固定金属弹片,在公共端上的两凸点上制造斜面,使其在装配上即能自动使金属弹片产生弹力,而达到该上述微动开关应有的功能,如此即能避免造成人力资源上的浪费,达到利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进行大批量生产装配的目的,同时还能降低制造成本,。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这些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范围作任何限制;附图中图1为传统型微动开关结构的立体剖面图;图2为另一种先有微动开关的结构剖面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微动开关的结构剖面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微动开关的结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微动开关结构的俯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微动开关结构的外观立体图;请参阅图3,该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微动开关结构的剖面正视图,该微动开关50由一上盖51及下盖52结合而成,该上盖51及下盖52均为绝缘体,且上盖51上方设有一触点65;该下盖52由一公共端(COM)53、一常开端(NO)56及一金属弹片58构成,该公共端53及常开端56均由金属导体制成,公共端53的两凸点59、60处的斜面上则装有金属弹片58,该弹片58设有一凹型片53,该凹型片63的尾端64抵在凸点60的斜面上,由上盖51内的压杆61及62,压住该金属弹片58使凹型片63本身具有弹力作用,触点65装设于盖51处,当上盖51与下盖52结合时,使该触点65介于公共端53的二凸点59、60之间,并使触点65落在弹片58上,如图3中的点66所示,当触点65在外力作用下压向弹片58时,使该弹片58接触于常开端56的点67处而造成公共端53与常开端56形成回路;当触点65被解除外力后,该弹片58在本身及凹型片63所具有的弹力作用下,弹回至原位,此时,公共端53与常开端56间即形成断路。
请参阅图4,该图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微动开关结构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微动开关主要用在滑鼠电路板上,故特别省略常闭点NC的接点;在装配上先将上盖51翻过来,将触点65及金属动片58投入上盖51内,金属动片58会为上盖内部的斜面69所定位(请参考图3所示的斜面69),再将有模塑(MODING)接脚(LEAD)的下盖52插入,上下盖互相勾扣拉合即可完成所有的装配动作;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微动开关的装配动作只有上下层关系,无勾拉扣弹片的动作,不必由人工一个一个完成,可利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做大量生产装配,每盘可达数百个装件,生产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
请参阅图5,该图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微动开关结构的俯视剖面图,该弹片58为一金属片,当上下盖搭合时,上盖51内部的斜面69,能将弹片58定位于公共端53上的两凸出点59、60的斜面1及斜面2上,而一盖51内的两压柱59、60将会对金属弹片58后端的顶住点68和该弹片58上凹型片63的顶住点64施加撑开力,所以凹型片63受压变得更凹而产生较大的弹力,形成一新颖微动开关之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微动开关结构的外观立体图,由图可见其上盖51两侧皆有一凸出勾片71,勾片上有一凹孔,下盖52的两侧亦有一凸出勾扣,以利上下盖搭合时,上盖的勾片与下盖之勾扣相扣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微动开关结构主要利用一弹片做为微动开关的公共端与常开端形成回路的作用,因本实用新型改进型微动开关主要用在滑鼠电路板上,故特别省略了常闭点NC的接点;使微动开关的结构加以简单化,且其在装配时更为方便,故可利用振动盘矩阵排列的方式做大批量生产装配,生产效率可提高十倍以上,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及成本上的支出。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微动开关,它由一上盖、一下盖、一弹片、一公共端、一常开端及一触点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及下盖为一绝缘体,该上盖内部有两个压杆及内部斜面;该下盖包含均为金属导体制成的公共端及常开端,公共端有各具斜面的两凸出点,一金属弹片被上盖内部的斜面定位于公共端上的两凸出点斜面上方,而上盖内的两压柱则对金属弹片后端的顶住点和该弹片上的凹型片的顶住点在公共端上的两凸出点的斜面上施加撑开力,以使凹型片受压变得更凹而产生弹力,从而提供该微动开关动作时金属弹片瞬间弹跳至常开端或回复平衡状态的功能。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微动开关,它由一金属弹片、公共端、常开端及一绝缘体构成。该开关主要用在滑鼠电路板上,故特别省略常闭点,该公共端及常开端均为金属导体制成并各有一接脚,其间由一绝缘体隔开;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弹片被公共端两凸出点上的斜面及上盖的压柱固定于公共端位置,并同时使金属弹片上的凹形片产生弹力,另利用一触动凸点将金属弹片下压后,即可使该金属弹片与常开端弹跳接触形成回路,此结构在装配上无对准、拉、挂的动作,具有不用人力加工及能大量快速生产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H13/26GK2141120SQ9224222
公开日1993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3日
发明者汤育璋 申请人:系统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