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指示器的多线控制拉线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95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指示器的多线控制拉线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同时控制至少两根导线的拉线开关,并有指示器显示“开”或“关”。
本实用新型从国家定型产品GX5-3立轮式拉线开关出发。原开关在拉动拉轮时,六瓣棘轮每次转动一瓣,棘轮上的条形接触头完成定位和接通三角动触头。再次拉动拉轮时,棘轮又转动一瓣,由于这一瓣没有动触头,开关就断开电路,完成“开”、“关”功能。
这种开关有其公知的缺点(1)由于只控制一根电源线的通断,安装时要用试电笔找出火线,而普通家庭常因没有试电笔,常常将开关装在零线上,造成关断的是零线,电器上依然带电。由此而常发生误触电死亡。(2)这种开关没有指示器,在外形上想确定开关是“接通”或“断开”很困难,由此容易造成在停电后该“关”而因无法确认已关的灯,在来电时因未关而浪费电力。(3)这种开关还有许多人不太清楚的缺点如果荧光灯采用这种开关,当开关关断的是零线时,灯管、镇流器对地仍承受很高电压,且由于大量采用金属灯罩,金属吊链又挂在墙上或水泥楼板上,或电源中性点接地时,就非常容易产生辉光放电。既使开关关断的是火线,在三相电源不平衡,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灯管对地也会承受一定电压,有时也会产生辉光放电。试验证明,辉光放电严重的荧光灯管,寿命比不产生辉光放电的灯管要减少40-7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公知装置以上的缺点,获得一种改进型棘轮驱动体,它不但能使电器的火线和零线同时“接通”或“关断”防止误触电和辉光放电的损失,而且能驱动指示器完成开关的“接通”或“关断”这两种工作状态的指示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在原开关棘轮后面增加一个同样角度的三瓣凸轮,在凸轮上方有长条形触头,在凸轮转动时,长条形触头与下面短触头或相接通,或相分离,完成了另一根导线的通断。在凸轮顶起时,也推动了指示器的工作。
本申请对象的棘轮驱动体与原开关棘轮一样用胶木铸成,指示器可采用醒目色彩塑料制成。他们结构简单,部分零件可以通用,所以非常容易制造和装配。如将三瓣动触头改成二瓣动触头,同时将三瓣凸轮改成对称二瓣凸轮,也可使一个开关控制两个不同电路由于转动阻力不大,也可以增加三瓣凸轮部分的排列个数,做到控制三根或四根导线的通断,来控制小型三相电器的开关。
实用新型装置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申请对象设计的装配图。
它包括有基座〔1〕,在基座内装有弹簧〔2〕,轴〔3〕,拉轮〔4〕,棘轮驱动体〔5〕,三瓣动触头〔6〕,环形静触头〔7〕。棘轮驱动体〔5〕是由和原开关棘轮一样的六瓣棘轮齿和相同角度排列的三瓣凸轮齿组成。棘轮驱动体〔5〕的两端有套装触头〔6〕〔7〕的导管及六瓣驱动槽。其作用功能和原开关一样。
图2是棘轮驱动体〔5〕的纵剖面图。
图3是棘轮齿部分横剖面图。
图4是凸轮齿部分横剖面图。
在安装六瓣棘轮齿所对应的基座上,装有条形静触头〔8〕,在三瓣凸轮齿对应的基座上,装有条形静触头〔9〕,它对面基座上装有短条形触头〔10〕,长条形触头〔9〕在凸轮凹进时其长度可与短条形触头〔10〕接通。触头〔7〕、〔8〕、〔9〕、〔10〕通过四个接线板〔11〕与外电路接通。上盖〔12〕内有带导管的孔,指示器〔13〕在孔内可灵活上下,弹簧〔14〕与导管、指示器〔13〕采用紧接触,这样指示器〔13〕在弹簧〔14〕牵引下保持在上盖〔12〕内以方便装配。上盖〔12〕采用螺丝和基座〔1〕连接。在拉动拉绳〔15〕时,拉轮〔4〕就带动棘轮驱动体〔5〕转动60°(即一瓣),若此时条形静触头〔8〕与三瓣动触头〔6〕接通,那么此时凸轮凹进基座槽内,长条形触头〔9〕就与短条形触头〔10〕接通。再次拉动拉轮时,棘轮驱动体又转60°,此时因六瓣棘轮部分无动触头〔6〕而接空位,其凸轮部分凸起顶开长条形触头〔9〕,两导线就实现了同时接通或同时断开,整个棘轮驱动体能做360°循环转动。
在凸轮凸起时,通过触头〔9〕推动上盖〔12〕内的指示器〔13〕上升冲出盖壳外,完成“断开”指示。凸轮凹进时,指示器〔13〕在弹簧〔14〕作用下下降,平齐盖壳,完成“接通”指示。指示器回位还可以加强长短条形触头〔9〕〔10〕的结合。
图5是棘轮部分触头〔8〕与触头〔6〕“断开”剖面图。
图6是棘轮部分触头〔8〕〔6〕“接通”剖面图。
图7是凸轮部分触头〔9〕〔10〕断开及指示剖面图。
图8是凸轮部分触头〔9〕〔10〕接通及指示剖面图。
如将三瓣动触头改成对称二瓣动触头。将三瓣凸轮改成对称二瓣凸轮。将基座〔1〕上条形静触头〔8〕的对应面加装一个A型接线柱,将短条形触头〔10〕的接线板改成B型接线柱也可以实现同一个开关控制两个不同的电器的开关。
图9是该双控开关“断开”状态时凸轮凸角定位位置剖面图。
图10是图9时二瓣动触头定位位置剖面图。
拉动拉轮,棘轮驱动体〔5〕转动60°,A电器两导线接通。
图11是A电器接通时凸轮定位位置剖面图。
图12是A电器接通时二瓣动触头定位位置剖面图。
再次拉动拉轮,棘轮驱动体〔5〕又转60°,此时凸轮没有凸角,长短触头〔9〕〔10〕不动,两触头依然接通,棘轮部分转到B电器触头位置,B电器接通。
图13是B电器接通时,凸轮定位位置剖面图。
图14是B电器接通时二瓣动触头定位位置剖面图。
图15是A型接线柱剖面图。
图16是B型接线柱剖面图。
棘轮驱动体〔5〕在基座〔1〕槽内安装深度要做到使凸轮部分在凹进时与安装触头〔9〕〔10〕处的基座水平线相等,凸角凸起时在基座水平线最高处。
图17是棘轮驱动体〔5〕凸角凹进时在基座内的纵剖面图。
图18是棘轮驱动体〔5〕凸角凸起时在基座内的纵剖面图。
权利要求
1.控制电器类导线的通断,特别是控制灯具小型家用电器导线的通断的装置,该装置有一个每次转动60°而定位且可以作360°循环转动的棘轮驱动体(5),其特征在于a棘轮转动体(5)由六瓣棘轮齿和三瓣凸轮齿两部分组成,b其中一根导线的通断利用凸轮转动时产生的高低位差来实现。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棘轮驱动体(5)可由一个六瓣棘轮齿部分和数个三瓣凸轮齿部分组成,完成多导线控制。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棘轮驱动体(5)可由一个六瓣棘轮齿部分和一个对称二瓣凸轮齿部分组成,完成双控电路功能。
4.根据权力要求书1、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a 指示器(13)通过与弹簧(14),上盖(12)内的导管紧接触,安装在上盖(12)盒内,b 利用凸轮转动时产生的高低位差推动指示器(13)上升或下降来完成指示作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同时控制电器的火线和零线的通断。带有“开”或“关”指示器的装置。它的特点是在开关棘轮上,加有至少一个三瓣凸轮,成为新型驱动体。指示器安装在盖盒内。当驱动体转动时,在棘轮和凸轮上部的导体就能与对应的导体“接通”或“断开”。指示器“顶出”或“平齐”盖壳就显示开关“断开”或“接通”。从而有效防止普通开关误接零线时的不安全性,荧光灯辉光放电损害及无指示器容易浪费电力的弊病。
文档编号H01H9/16GK86203451SQ86203451
公开日1987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23日
发明者王德祥 申请人:王德祥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