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身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882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身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自行车安装电池及电机,利用电机动力辅助人力行驶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特别是涉及到这种自行车的车身挡板结构。
电动辅助自行车,在将踏板的踏力传递给车轮的动力传递系统中安装有电机,并装载有根据踏板的踏力,控制电机输出地向电机供给电力的电池。


图1是特开平5—319104号记载的例子,图示了电动辅助自行车的侧视图。
前后轮01,02间从侧面看是V字形的主车架中,沿从头管03向后下方延伸的下斜管04上设置长电池盒05,在朝着座垫06的座管07上安装电机08,在V字的最下端设置踏板曲柄09,在曲轴010上安装使电机08减速并传递电机动力的齿轮机构。
在电池盒05上覆盖外罩011,此外罩011在取出前端锁定装置011a后,可以后部上端的枢轴011b为中心向上方转动而揿起电池盒05。
电池盒05由一夹板夹紧在车身挡板上,而其在下端设置可装拆的支持箱012,此支持箱012与电池盒05一起以枢轴012a为中心可向上方转动,在图1中,用2点虚线表示向上方转动后的状态。
在所述状态下,把电池盒05从支持箱012上分离出来,则可以使电池盒脱离车体。
也就是说,本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挡板结构是这样的,电池盒05用夹板夹紧,同时,与支持箱012嵌合,再用外罩011覆盖,然后,固定在车体上。
因此,挡板结构很复杂,部件数量也多,电池盒05的装拆作业不容易。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用少量部件、简单结构支持电池盒,电池盒的装拆作业也方便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身挡板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身挡板结构,这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利用电机的动力来辅助人力行驶,电机由车电池的电力驱动,该电动辅助自行车具有一V字状的主车架,主车架包括从头管处向下方延伸的下斜管和从下斜管下端朝后上方向着座垫的座管,其特征在于覆盖上述下斜管周围的侧挡板的倾斜上面支持长形电池盒的下表面;覆盖上述座管的前方的上盖板的下部具有一个凹部,该凹部由底壁和位于该底壁的左右彼此相对的侧壁形成;将上述电池盒的后部嵌合到上述凹部内,并由该凹部支持。
由于侧挡板支持电池盒的下表面,上盖板下部的凹部引导并嵌合地支持电池的后端部,因此,利用简单的挡板结构就能确实地支持电池盒,减少部件数量,组装作业非常容易,而且,电池盒的装拆也很简单。
通过把相对于电池盒的车体侧的与电池成导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配置在上述上盖板的凹部内,接线端子设在将电池盒后部导入凹部内的定位位置上,就能正常地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用沿主车架形成V字状、其后半部覆盖座管后方的左右各半片侧板,再配合上盖板共三个部件就能构成支持电池盒的车身挡板,因此,结构简单,组装作业得到简化。
图1是现有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3是本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架挡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侧挡板的侧视图。
图5是侧挡板的顶视图。
图6是图4、图5的VI—VI剖视图。
图7是图4、图5的VII—VII剖视图。
图8是图4的VIII—VIII剖视图。
图9是上盖板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X方向视图。
图11是取下由侧挡板和上盖板组合构成的车架挡板状态的电池盒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在车架挡板上安装了电池盒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的XIII方向视图。
图14是放电用接线柱的顶视图。
图15是放电用接线柱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5中的XVI—XVI剖视图。
图17是车架挡板侧面的接线柱顶视图。
图18是车架挡板侧面的接线柱后视图。
图19是图18中XIX—XIX剖视图。
图20是电池盒后部及上盖板下部的剖视图。
图21是下侧电池盒后部的顶视图。
图22是头管附近电池盒前部下一部分断由的侧视图。
1—电动辅助自行车;2—头管;3—下斜管;4—座管;5—座;6—控制手柄;7—手柄;8—前叉;9—前轮;10—齿轮箱;11—后叉;12—支柱;13—后轮;15—中轴;16—曲柄;17—踏板;18—驱动链轮;19—从动链轮;20—链条;21—电机;22—控制装置;23—电池盒;24—电池;25—组合开关;26—锁定装置;27、28—侧挡板;29—上盖板;30—放电用接线柱;31—螺纹;32—接线端子;33—弹簧;34—接线柱;35—端子;36、37—电缆;38—引线;40—充电用接线柱;41—圆孔;43—充电用接线电缆;44—插头;45、46—电缆;48—信号电缆;50—锁定孔;51—支撑板;52—销;53—把手;54—扭转弹簧55—板;56—橡胶。
下面,根据图2至图22,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整体侧视图。
电动辅助自行车1的下斜管3从头管2向后下方延伸,而座管4在下斜管3的下端处向上方弯曲朝座垫5延伸,下斜管3和座管4构成整体为V字状的主车架。
枢支在头管2上可自由回转的车把轴6的上端支持着棒状车把7,与车把轴6的下方成整体地伸出的左右一对前叉8的下端通过轴支承着前轮9。
在下斜管3和座管4交叉而成的V字的下端处突设了轴承架3a,在该轴承架3a上下垂地设置容纳齿轮机构的齿轮箱10(参照图20),前端固定在此齿轮箱10上的后叉11向后伸出,后叉11受到架设在其后端和座管4之间的斜撑12加强,后叉11的后端通过轴支持着后轮13。
齿轮箱10兼作曲轴箱并可转动地支持曲轴15。曲轴15左右两端各安装曲臂16,在曲臂16的前端部分别安装踏板17。
在随曲轴15回转而转动的驱动链轮17和设在后轮13上的从动链轮19之间架设链条20,由加在踏板17上的踏力使曲轴15旋转时,借助驱动链轮18,链条20和从动链轮19,使后轮13旋转,自行车就可以行驶。
一方面,电机21沿座管4固定在齿轮箱10上,此电机21的动力通过齿轮机构减速后传递给曲轴15辅助人力。
在座管4的后面,在电机21的上方位置安装了控制电机驱动的电子控制部分和电机主动轮等的控制装置22。
下斜管3和座管4由呈V字形左右分开的侧挡板27、28和上盖板29覆盖。在覆盖下斜管3的侧挡板27侧斜的上面可装拆地增设长形电池盒23,电池盒23自身构成车身外表面的一部分。
在电池盒23内,安装了由多个供给电机21电力的Ni-Cd电池构成的供行驶用电池24。
在电池盒23的前方位置设置了组合开关25,磁组合开关25兼用于驱动锁定装置26,该锁定装置26在电池盒23安装完毕后可将其锁定。
根据图3至图10详细说明上述电动辅助自行车1中侧挡板27、28和上盖板29。
侧挡板27、28分别从两侧看呈V字形,基本上左右对称。前半部分的从下斜管3的下方覆盖侧面的侧壁27a、28a和覆盖上方的平面状上壁27b、28b沿长度方向延伸。前端部27c、28c向上方突起,包围头管2的后面,在头管2的后方形成组合开关25和锁定装置26的安装空间。
上壁27b、28b的前方缺口,与前端27c、28c之间有一空间,并形成有朝该空间侧面鼓出的与前端部27c、28c相连的倾斜壁27g、28g。
在侧挡板27、28的V字的最下部有覆盖齿轮箱10侧面的中间侧壁部27d、28d。在左侧的中间侧壁27d上设置曲轴15穿通的圆孔27e。
在侧挡板27、28的后部形成弯曲地覆盖座管4的后面的后壁部27f、28f,在座管4和后壁部27f、28f之间形成容纳电机21和控制装置22的空间。
如图3、图9及图10所示,覆盖座管4前方的上盖板29,纵向的下部弯曲,从侧面看成J字状,其左右方向的中间沿座管4形成向前方鼓出的纵向凸起29a,左右侧壁29b、29b从凸起29a处,一面向后方弯曲一面延伸,其后侧缘与侧挡板27、28的后壁部27f、28f的左右前缘吻合。
中挡板29的下部的J字前端面按所定的4段形成倾斜的底壁29c、29d、29e、29f并向下延伸,底壁29c、29d、29e、29f的左右形成相对的垂直侧壁29g、29g,从而下部构成规定形状的凹部。
垂直壁29g的上端缘向左右外侧弯曲,形成凸缘接头29h。
上述底壁中,上侧底壁29c构成规定的陡斜面,经过几乎水平的底壁29d,下侧底壁29e构成缓斜面,且在中间形成大开口29i,另外,设有一个与下侧底壁29e相连并反向倾斜的前端的底壁29f。
左右侧挡板27、 28夹住主车架组装起来时,前半部分覆盖下斜管3,而呈平面状的上壁27b、28b沿下斜管3形成倾斜面,后壁27e、28e间开地覆盖座管4的后方。
然后在座管的前方盖上盖板29,使上盖板29的左右侧板29b与侧挡板27、28的后壁部27e、28e连接地合上时,则如图11所示,侧挡板27、28的倾斜的长平面状上壁27b、 28b的前端部27c、28c向上突起。后端由上盖板29下部的底壁29c、29d、29e、29f形成凹部,凸缘接头29h形成向上的倾斜面,由此形成侧视为长条形的凹形部a,从而能够嵌合地支持电池盒23。
特别地,支持电池盒23的后端面相对的底壁29c、29d、29e、29f中上侧底壁29c的倾斜面B—B,如图11所示,对应长平面状上壁27b、28b的倾斜面A—A形成一个接近于铅直面的陡斜面。
一方面电池盒23作为长的四方筒状盒体,分成上下两半,下半盒23a内装电池24,再盖上上半盒23b。
即在电池盒23的前部,中间前壁23c从左右前壁23d向前突出一些。同样在后部,中间后壁23e从左右后壁23f向后突出一些。
而且,左右前壁23d和左右后壁23f是与由侧挡板27、28主上盖板29形成的后内面凸缘接头29h一致的倾斜面,中间后壁23e形成上盖板29下部的底壁29c、29d、29e形状相同的倾斜面(参照图20)。
再者,中挡板29的下部前端的底壁29f与电池盒23的下面平行。
在电池盒23的中间后壁23e的与盖板29的底壁29e相对应部分上,如图13所示设置了左右一对长孔23g。
在电池盒23中间后壁23e内侧固定着放电用接线柱30,放电用接线柱30如图14至图16,左右垂直设置一对上端用螺栓31固定的由铜合金板构成且具有弹性的端子片32、32,在其各下部装有弹簧33,弹簧向后顶,这对接线端子32的下部后方分别有开口30a、30a,各开口30a对应于电池盒23中间后壁23e的一对长孔23g(参照图13)。
因此,在电池盒23的中间后壁23e上通过一对长孔23g、23g可见接线端子32。
一方面,在中挡板29的底壁29e侧,在其开口29i内安装了接线柱34,如图17至图20所示,该接线柱34左右有一对棒状的端子35,35,端子35向前伸出,此对端子35与电池盒23一侧的一对端子片32相对应。
因此,在上盖板29下部的凹部嵌入电池盒23的中间后壁23e时,如图20所示接线柱34的一对端子35分别穿过长孔23g和开口30a,使放电用接线柱30的一对端子片32顶着弹力地压向弹簧33上而成电气接通。
再者,在其上端固定放电用接线柱30的端子片32,32的螺钉31连接从电池24引出的+、-电线36、37的端部。
在放电用接线柱30上,连接着可装拆的引线38。
将结合部指向左侧地把充电用接线柱固定在电池盒23的后部左后壁23f的内下侧,在充电用接线柱40的接合部对应的电池盒23的部分上形成圆孔41。
因此,通过将从充电器延伸的充电接线电缆43的前端部的插头44压入电池盒23后部的圆孔41,与充电用接线柱40的结合部接上,这样,在电池盒仍装在车体上时,照样可以充电(参照图21)。
从电池24引出的+、-电线45、46及输出来自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信号的信号线48与充电用接线柱40连接,热敏电阻被设在电池盒23内。
因此,充电连接电缆43也有+、-电线和测温信号线,在充电器上有温度检测电路。在电池盒23内的温度达到规定值以上时控制其停止充电。
另一方面,如图22所示,在电池盒23的前部,在中间前壁23c的内侧紧贴地设置后述把手53的支持架的部分固定板55,在此中间前壁23c和固定板55上形成一定长度的锁定孔50,在侧挡板27、28前部向上突出的前端27c、28c上设置的支持架51上固定着锁定装置26,当锁定装置26的可进出的锁定销26a向后突出嵌入电池盒23的中间前壁23c和固定板55的锁定孔50内时,从而可锁定电池盒23的前部,使其成为锁定状态。
支持锁定装置26的支承架51的下端被向后弯折,并延伸至承受电池盒23前端的下面,在其弯折部分的上面固定着橡胶56,将电池盒23的前部下面压在橡胶56上地安装电池盒23。
又,锁定销26a的前端附近沿圆周方向形成沟槽26b,锁定销嵌入锁定孔50后,锁定孔50下周缘部嵌入沟槽26b。
即,在安装电池盒23时,适当押下嵌入车身挡板给定位置的电池盒23的前端,使橡胶56产生弹性变形。在此状态下,操作锁定装置26的钥匙,将锁定销26a嵌入电池盒23的锁定孔50内,如果解除电池盒23上的压力,则利用橡胶56的弹性力使锁定孔50的下周缘嵌入沟槽,成为完全锁定状态,可防止松动。
因此对于解除锁定,仅仅操作锁定装置26的钥匙,锁定销26a因其沟槽26b与锁定孔50的下周缘嵌合而不能退出,所以,不能解除锁定。只有押下电池盒23前端,解除锁定销26a的沟槽26b与锁定孔50的下周缘的嵌合状态,此时,如果操作钥匙,则可将锁定销26a从锁定孔50拔出,可解除锁定。
再者,由设在锁定装置26右侧的组合开关25驱动锁定装置26,将钥匙押入组合开关25的朝向右侧的钥匙插入口,而打开主开关或其它状态下的同时,就能进行锁定或松开的操作。
即,如图22所示,钥匙的操作位置有ON、OFF、LOCK三个位置,ON是进行电力辅助的位置,锁定销26a处于突出状态;OFF是不进行电力辅助的位置,锁定销26a仍处于突出状态;LOCK是解除锁定的位置,锁定销26a处于缩进的状态,是当然不能进行电力辅助的位置。
所以,只在电池盒23装拆时利用钥匙的操作,设定在LOCK位置,通常处在OFF或ON位置,作为电池盒23的安装锁定状态,要求电力辅助时设为ON,不要电力辅助与一般自行车一样行驶时或停车时置于OFF。
又,在电池盒23前部的上端设置由销52枢支的可上下转动的把手53。
把手53的左右臂53a的基端由52枢支,臂53a的前端部由连接杆53b连接,由扭转弹簧54将其压向倒伏方向。
因此,拿住把手53的连接杆53b并向上拉起,就能容易地取出电池盒23,电池盒23正常安装完毕后,由扭转弹簧54将把手维持在倒伏状态。
在将电池盒23安装于由侧挡板27、28和上盖板29组成的车身挡板上时,如图11所示,使电池盒23与侧挡板27、28的长平面上的上壁27b、28b的倾斜面A—A平行,把电池盒23的中间后壁23e贴合在上盖板29的上侧底壁29c的倾斜面B—B上,沿斜面B—B平移电池盒23,即可将电池盒嵌入到车身挡板中。
或者也可以这样,先把电池盒23的后部放在上盖板29的下部,然后,使电池盒23的前部朝前下方转动地嵌在车身挡板上。
简言之,将电池盒23后部的中间后壁23e一边引入由上盖板29的下部底壁29c、29d、29e、29f及左右垂直侧壁29g构成的凹槽中一边嵌入其内,从而决定了其前后左右的位置,将电池盒23前部的中间前壁23c嵌入侧挡板27、28前端27c、28c的左右倾斜壁27g、28g之间,使上壁27b、28b与电池盒23的下面接触,前面的左右斜壁27g、28g与左右前壁23d接触,后面的左右凸缘接头29h与左右壁23f接触,则如图12所示电池盒23被车身挡板支承。
如上所述,将电池盒23的前部适当向下压,把钥匙插入组合开关25内,进行锁定操作(从LOCK位到OFF位置的操作)时,则锁定销26a突出并嵌入电池盒23的中间前壁23c的锁定孔50内,然后松开下压,锁定孔50的下周缘嵌入锁定销26a的沟槽26b内,防止了松动,从而成为锁定状态。
如图12所示,一旦锁定销26a嵌入锁定孔50而成为锁定状态,则当然不能将电池盒23的前部向上移,而且也不能将电池盒23的后部向上取出。
也就是说,对于电池盒23的后部向上方取出,虽然可以锁定销26a的锁定部为中心使电池盒23向上方转动,但因为上盖板29下部的底壁29c的倾斜面B—B构成一个接近于铅直面的陡斜面,并以锁定销26的结合部为中心转动时,电池盒23的中间后壁23e与倾斜面B—B的底壁29c接触,从而阻止了电池盒23的转动,所以,不能把电池盒23的后部向上方取出。
因此,利用锁定装置26的锁定销26a的锁定作用,就可完全禁止电池盒23移出,因此,操作非常简单。
相反,取出电池盒23时,首先将电池盒23的前部向下压一些,用钥匙使锁定装置26动作,将锁定销26a从电池盒23的中间前壁23c的锁定孔50中拔出,然后,将把手53向上拉起,可非常简单地取出电池盒23。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车身挡板由称为左右侧挡板27、28和上盖板29三个部件的少数部件构成,组装容易。由于在上盖板29的下部形成一个嵌合地支持电池盒23的后部的凹部,因此,车身挡板结构很简单,而且能够确实嵌合地支持电池盒23,上盖板29下部的凹部引导电池盒23的安装,装拆作业也极为容易,安装时可确实地进行电气连接。
本发明由于侧挡板支持电池盒的下面,上盖板下部的凹部嵌合地支持电池的后端部,因此,利用简单的挡板结构就能确实地支持电池盒,减少部件数量,组装作业非常容易,而且,电池盒的装拆也很简单。
通过把相对于电池盒的车体侧的与电池成导电性连接的接线端子配置在上述上盖板的凹部内,电池盒后部导入凹部内,接线端子设在确定的位置上,不用气体对电气连接部进行定位,就能正常地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用沿主车架形成V字状,其后半部覆盖座管后方的左右各半片侧板,再配合上盖板三个部件就能构成支持电池盒的车身挡板,因此,结构简单,组装作业得到简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身挡板结构,这种电动辅助自行车利用电机的动力来辅助人力行驶,电机由车电池的电力驱动,该电动辅助自行车具有一V字状的主车架,主车架包括从头管处向下方延伸的下斜管和从下斜管下端朝后上方向着座垫的座管,其特征在于覆盖上述下斜管周围的侧挡板的倾斜上面支持长形电池盒的下面;覆盖上述座管的前方的上盖板的下部具有一个凹部,该凹部由底壁一与该底壁的左右相对的侧壁形成;将上述电池盒的后部嵌合到上述凹部内,并由该凹部支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把与上述电池盒相对的车体侧的、与电池成电气连接的接线端子配置在上述上盖板下部的凹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辅助自行车的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侧挡板沿主车体形成V字状,其后半部分是覆盖座管后方的左右各一半的挡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辅助自行车的车身挡板结构。电动铺助自行车利用电机的动力来辅助人力行驶,电机由电池的电力驱动,该辅助自行车的主车架包括从头管处向下方延伸的下斜管和从下斜管下端朝后上方向着座垫的座管,覆盖上述下斜管周围的侧挡板的倾斜上面支持长形电池盒的下表面,覆盖上述座管的前方的上盖板的下部具有一个凹部,该凹部由底壁和位于该底壁的左右彼此相对的侧壁形成,将电池盒的后部嵌合到凹部内,并由该凹部支持。
文档编号H01M2/10GK1126681SQ9510738
公开日1996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6月11日
发明者伊势野满, 藤原正树, 竹内务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