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359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端子,其为一种能防止锡液渗入连接器内的连接器端子。
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连接器端子如

图1所示,这种现有端子3大体上包括插接部30、组装部31及插脚部32,其中该插接部30用于与对接连接器的插脚插接(图中未示);插脚部32用于插接在电路板上,以将电路板上的电信号传输到插接部30再传到对接连接器上,实现电信号传输。该组装部31的两侧设有倒刺310,组装时卡固在连接器壳体上。请参阅图2A,上述端子30组装在连接器壳体40上之后,壳体40的端子组装孔401为方便端子3的组装,必须预留出相当的间隙T,由于此间隙T,使连接器通过锡炉时,锡液可能会顺该间隙T进入连接器内,导致位于连接器壳体40内的端子3的插接部30无法正确地传输电信号。改善上述缺点的方法是在壳体40的组装孔401上设置一挡片41,如图2B所示,虽然可将组装孔401的间隙T减小,但却使端子3必须从组装孔401的上方装入,对生产的装配不利。换言之,为了端子3组装上的要求,组装孔401必须留有较大的间隙,因而会使锡液在某种临界条件下,藉毛细作用渗进壳体40内,造成电信号传输不稳定,有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该连接器端子组装在连接器壳体上之后,可将锡液导引到组装孔之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插接部,其具有与对接连接器插脚接触的接触面,及略微倾斜使所述接触面具有弹性的颈部;组装部,其为紧邻所述颈部,两侧设有与连结器壳体卡固结合的横置板体;插脚部,其为沿横置板体向下延伸的纵长板体;所述端子上还设有将锡液引导到连接器壳体外、并防止锡液进入连接器的导引部。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在于,其具有作为防渗装置的导引部,在连接器过锡炉时,能将锡液导引到连接器之外,确保信号传输稳定正确。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现有连接器端子正视图;图2A、2B为现有连接器端子组装在连接器壳体上的剖视图;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第一实施例立体图及组装于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图4A、4B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第二实施例立体图及组装于连接器壳体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第三实施例立体图。
请参阅图3A,其示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端子1,它包括插接部10、组装部11及插脚部12。其中该插接部10具有接触面101,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插脚(图中未示)接触,该接触面101的前端具有略微弯折的导面1011,可供对接连接器的插脚顺利导入并与接触面101接触;另外,插接部10具有颈部102,其从接触面101向下倾斜延伸,使前述接触面101具有弹性。该组装部11为紧邻前述颈部102的横置板体,其两侧设有凹凸的结合体110,可与连结器壳体干涉卡固配合。再有,该插脚部12为沿横置板体的组装部11垂直向下延伸出的纵长板体,其一侧设有凸肋120,以在插置时增加其强度。本实用新型端子1的组装部11上设有防渗装置2,以导引方式或阻止方式将过锡炉时的锡液隔绝在连接器壳体的组装孔外。本实施例中该防渗装置2为一导槽20,该导槽20为设在该纵长板体的插脚部12两旁的一倒V型体的导槽。这样,藉该倒V型导槽20,当端子组装于连接器壳体40(如图3B所示)时具有引导功能。具体地说,组装完成的连接器通过锡炉时,由组装孔401进入的锡液将沿该倒V型导槽20流出组装孔401外,不会流进组装孔401内。
另外,请参阅图4A的本实用新型端子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端子1′本体结构与前述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包括插接部10′、组装部11′及插脚部12′。其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该防渗装置2为一从横置板体组装部11′的腹部一体冲压出的板体21,起阻挡作用,其在端子组装完成后,可将连接器的组装孔完全遮掩,使锡液在遮掩防护下无法进入连接器壳体内。请再参见图4B,本实用新型的端子1′组装在连接器壳体40的组装孔401中后,该板体21恰好将组装孔401遮掩封闭,这样当连接器过锡炉时,锡液无法进入连接器壳体的组装孔内。
再有,请参阅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端子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此实施例是将前述第一、二实施例的结构组合于一体,即,此实施例将防渗装置2的导槽与阻挡的板体同时设在端子组装部上。如图所示,该端子1″的整体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具有插接部10″、组装部11″及插脚部12″。其中在该横置板体的组装部11″的腹部设有倒V型导槽20″,在该倒V型导槽20″上方设有一挡板21″。藉这种结构,当端子组装在连接器的组装孔中后,连接器通过锡炉时锡液在该倒V型导槽20″的引导及挡板21″的阻挡作用下不会进入组装孔401内,在双重防护下能确保电信号传输的稳定与正确。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各种修饰与变化,例如,将倒V型导槽改成“Y”型、“X”型或“一”型槽,或将挡板改设在端子的其它任何部位上。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插接部,其具有与对接连接器插脚接触的接触面,及略微倾斜使所述接触面具有弹性的颈部;组装部,其为紧邻所述颈部,两侧设有与连结器壳体卡固结合的横置板体;插脚部,其为沿横置板体向下延伸的纵长板体;所述端子上还设有将锡液引导到连接器壳体外、并防止锡液进入连接器的导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部在端子的横置板体上形成一将锡液引导到连接器壳体外的导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为倒V型。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端子,包括:插接部,其具有与对接连接器插脚接触的接触面,及略微倾斜使所述接触面具有弹性的颈部;组装部,其为紧邻所述颈部,两侧设有与连结器壳体卡固结合的横置板体;插脚部,其为沿横置板体向下延伸的纵长板体;所述端子上还设有将锡液引导到连接器壳体外、并防止锡液进入连接器的导引部。
文档编号H01R11/11GK2277120SQ9622128
公开日1998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14日
发明者赖清河, 林承宏 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