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1994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节能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节能交流接触器。
现有的普通交流接触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噪声,在电压偏高时,噪声更大,通过线圈的电流大,线圈内部过热,使用寿命缩短,在交流电网瞬间断电或电压突然大幅度下降时,不能够正常吸合、振动大、触头容易产生火花、烧坏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噪声、不发热、寿命长的高效节能交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解决的由外壳、铁芯、线圈等构成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是在交流接触器内有延时控制电路、继电器整流电路、启动电路及保持电路。继电器和电容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上组成继电器整流电路,接入电源两端,用于使输入交流电流变成直流电流来控制接触器的开合;电阻、电容并联后与二极管、电阻串联,再和晶闸管并联,组成延时控制电路,与继电器整流电路串联;线圈与二极管并联后和电容串联组成保持电路,接入电源两端,形成低压直流状态,保持接触器进行工作。
下面对照附图
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电路。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继电器整流电路,延时控制电路、启动电路、保持电路等几个主要电路组成。A、B两端接电源。继电器KD和电容C2并联后,接入由D2、D3、D4、D5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组成继电器整流电路,接入电源两端,用于使交流电流变成直流电流来控制接触器的开合,电阻R3串入继电器整流电路,起限流降压作用。
电阻R2和电容C1并联后,与电阻R1,二极管D1串联,再与晶闸管DS并联,组成延时控制电路,使继电器整流电路在起动后即断开。压敏电阻RV并联在晶闸管DS上,以保护晶闸管DS,该电路一端与接触器线圈L连接,另一端接入整流电路。
常开触点KD1与线圈L1,二极管D7串联组成启动电路,接入电源两端。
线圈L2与二极管D6并联后与电容C4串联,组成保持电路,接入电源两端,SB为启动按钮开关。
按下启动按钮开关SB,在电源正半周内,由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电容C1、晶闸管DS组成的延时控制电路中,电容C1两端电压为零,晶闸管DS导通,经电阻R3限流后供给由二极管D2-D5和电容C2组成的继电器整流电路,继电器KD常开触点KD1闭合,电流通过线圈L1和二极管D7组成的启动电路,接触器被启动工作,在电源负半周时,C1被充电、电压上升,晶闸管DS截止,关断通过电阻R3的电流,继电器KD无电流通过,常开触头KD1释放,这时由电容C3、线圈L2、二极管D6组成的保持电路通过的是低压直流电流,电流很小,保持接触器继续运行工作,压敏电阻RV并联在晶闸管上DS上,作用是吸收浪涌电流对晶闸管DS的冲击,达到保护晶闸管DS的目的。由线圈L、电容C3、电阻R4组成的电感阻容限压电路,防止晶闸管误导通。按钮开关SB关断,接触器停止工作。
以上实施例电路可用于电路板制成为小体积,放在交流接触器外壳内空隙处。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具有高效节能、无噪声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交流接触器,包括外壳、铁芯、线圈,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继电器整流电路,延时控制电路,保持电路;继电器KD和电容C2并联在桥式整流电路上组成继电器整流电路,接入电源两端,用于使输入交流电流变成直流电流来控制接触器的开合;电阻R2与电容C1并联后与二极管D1,电阻R1串联,再和晶闸管Ds并联,组成延时控制电路,与继电器整流电路串联;线圈L2与二极管D6并联后和电容C4串联组成保持电路,接入电源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交流接触器,主要是在普通交流接触器的基础上,加上继电器整流电路,延时控制电路,启动电路,保持电路以及延时保护电路,这些电路均由二极管、晶闸管、继电器、电阻、电容等元件构成。交流接触器工作在直流状态,工作时无噪声,不受外电网波动干扰,节电,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H01H47/02GK2351829SQ98234828
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5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5日
发明者覃光英 申请人:覃光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