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串列埠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2477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频串列埠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频串列埠连接器。
请参阅

图1所示,习用的连接器(6)的配线方式,是将电缆线(7)中各组信号线(71a、71b)分别对应地焊接于一端子构件(8)上,且将该电缆线(7)中的其中一电源线(73)直接焊连于一端子构件(8)上,令该电缆线(7)的另一电源线(74)位于近末端处与各组信号线(71a、71b)(72a、72b)外的屏蔽编织网层(7a、7b)焊接,且令该电源线(74)的末端焊固于对应端子构件(8’)上。上述的习用连接器,在制造、使用上存在以下的缺点1.必须将各组信号线(71a、71b)(72a、72b)外的屏蔽编织网层(7a、7b)分别与其中一电源线(74)焊连,但因电源线线径小,且连接器体积甚小,空间有限,导致焊接不易。
2.在各屏蔽编织网层(7a、7b)与电源线(74)的焊接处(P),易产生干扰,使品质不稳定。
3.各屏蔽编织网层(7a、7b)由于采用焊接手段与电源线(74)焊连,在组装制造过程中,极易因拉扯而脱落,形成不良品。
本案创作人有鉴于此,积极研究创新,终于研制成功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串列埠连接器,其不需采用焊接,以降低干扰,并在制造过程中,各屏蔽编织网层不会因拉扯而脱落,从而提高产品良率,且具有构造简单,组装方便快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频串列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塑胶本体,包括一匣座,该匣座的前端凹设一套穴,且于该匣座的后端突伸一端子承接座,并于该端子承接座上排列凹设多个端子容置穴,令各端子容置穴分别轴向向前贯穿该匣座,另于该塑胶本体的后端凹设一滑槽;多个端子构件,分别嵌套于该塑胶本体的各端子容置穴中,令各端子构件的末段导线连接部分别跨置于该端子承接座上,且各端子构件的前段导电部分伸置于该套穴之中,以各端子构件的导线连接部分别焊接一电缆线的各组信号线及一电源线;一夹线构件,滑置于该塑胶本体的滑槽中,且与毗邻的一端子构件焊接,令该夹线构件的末段含有至少一夹线板片以弯曲紧夹该电缆线中包覆于各组信号线外的屏蔽编织网层及一电源线于其内;一屏蔽外壳,用金属材质包覆于该塑胶本体外,且于该屏蔽外壳的后段包覆一绝缘外覆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该夹线构件包括一夹线部至少含有一夹线板片,以弯曲包夹各屏蔽编织网层及一电源线于其内;一插杆自该夹线部前端向前延伸,以吻合嵌塞于该滑槽底端所凹设的一固定凹穴中;以及一搭接片自该插杆的顶缘朝一侧弯曲延伸,以搭接焊连毗邻的端子构件上。该夹线构件的插杆杆面上,是冲压形成至少一辅强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习用连接器的塑胶本体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塑胶本体与夹线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塑胶本体完成配线后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4-4方向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5-5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塑胶本体与屏蔽外壳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请参阅图2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频串列埠连接器(100)包括一塑胶本体(1),其前端内凹一套穴(111),以将另一枚与其对应的端子接头(图中未示)套接于其内;多个端子构件(2)分别排列嵌设于该塑胶本体(1)中;一夹线构件(3)以夹紧包覆于电缆线(4)中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外围,以紧固位于其内的一电源线(41a)及各信号线组(42a、42b),并令该夹线构件(3)滑置于塑胶本体(1)的后端,且与其中一枚端子构件(2)彼此贴靠焊接;一屏蔽外壳(5)用金属材质包覆于该塑胶本体(1)之外,且于该屏蔽外壳(5)的后段包覆一绝缘外覆层(53),以形成高频串列埠连接器。
如图2~5所示,上述塑胶本体(1)包括一匣座(11)界定于该塑胶本体(1)的前段,在该匣座(11)的前端端面向内凹设一套穴(111),以端子承接座(12)自该匣座(11)的后端向后延伸,且于该端子承接座(12)上排列凹设多个端子容置穴(121),令各端子容置穴(121)分别轴向向前贯穿该匣座(11),以使各端子构件(2)分别对正地嵌置于该端子容置穴(121)中时,各端子构件(2)的末段导线连接部(21)是跨置于该端子承接座(12)上,且各端子构件(2)的前段导电部(22)稳定地伸置于该套穴(111)之中;以及一滑槽(13)自该塑胶本体(1)的后端向内凹设,且毗邻该端子承接座(12)其中一端子容置穴(121),以吻合地将该夹线构件(3)嵌套于其内。
本实用新型在该塑胶本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定位凹槽(14)及定位突部(15),以定位组装该屏蔽外壳(5),因属于习用连接器常用的结构,故本实用新型并不予限制该定位凹槽(14)或定位突部(15)的形状、构造。
如图3、4、5所示,嵌套于该塑胶本体(1)中的各端子构件(2),依图示为例,取其其中四枚端子构件(2)的末段导线连接部(21)分别焊接该电缆线(4)中两信号线组(42a、42b)的各信号线(422a、422′a、422b、422′b),而另以一枚端子构件(2)的末段导线连接段(21)焊接该电缆线(4)中的另一电源线(41b),再将紧固包夹有电缆线(4)的各信号线组(42a、42b)外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及一条电源线(41a)的夹线构件(3),滑置于滑槽(13)中,且令该夹线构件(3)与另一枚端子构件(2)相互焊接,而完成本实用新型配线的工作。由于上述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及一电源线(41a)是由该夹线构件(3)所包夹,再借由夹线构件(3)与端子构件(2)相互连接,除因仅具单一焊点,可降低干扰外,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及电源线(41a)因皆被夹紧,可避免在制造过程中因拉扯而脱落,以提高产品的良率。
如图2、3、5所示,该夹线构件(3),包括一夹线部(31)至少含有一夹线板片(311),以弯曲包夹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及电源线(41a)于其内;一插杆(32)自该夹线部(31)的前端向前延伸,以吻合嵌塞于该塑胶本体(1)的滑槽(13)底端所凹设的一固定凹穴(131)中;以及一搭接片(33)自该插杆(32)的顶缘朝一侧弯曲地延伸,以搭接焊连于毗邻的端子构件(2)上。
上述夹线构件(3)的插杆(32),在其杆面(32)上可冲压形成至少一辅强肋(321),以增加该插杆(32)的强度,使该插杆(32)可顺利地插入该滑槽(13)的固定凹穴(131)中。
本实用新型的屏蔽外壳(5),可由两壳体(5a、5b)相对地扣接组成,令其中一个壳体(5a)贯穿有多个扣孔(51a),而另一个壳体(5b)则对应突设有多个扣钩(51b),以对应卡扣各扣孔(51a),使该屏蔽外壳(5)可稳固地包覆于该塑胶本体(1)之外,且令其中一个壳体(5b)的末端突伸一导线夹座(52),以将该电缆线(4)紧固包夹于其内。关于上述屏蔽外壳(5)的外观形状本实用新型并不予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串列埠连接器,其主要的特点在于该电缆线(4)中的各信号线组(42a、42b)外所包覆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及一电源线(41a)被一夹线构件(3)所紧固包夹,并令该夹线构件(3)滑置于塑胶本体(1)中,且与其中一个端子构件(2)焊接,而具有以下的优点1.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与电源线(41a),以夹线构件(3)予以紧固包夹,不需施以焊接,以降低干扰,提高品质。
2.在制造过程中,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不会因拉扯而脱落,提高产品良率。
3.构造简单,组装方便快速。
本实用新型高频串列埠连接器,在组装时,可令各组信号线外的屏蔽编织网层(421a、421b)与一电源线(41a)构成一股后,再用夹线构件(3)予以紧固包夹,本实用新型并不予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形状,可在不违反本创作的精神下予以修饰,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高频串列埠连接器,包括一塑胶本体和多个端子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塑胶本体,包括一匣座,该匣座的前端凹设一套穴,且于该匣座的后端突伸一端子承接座,并于该端子承接座上排列凹设多个端子容置穴,令各端子容置穴分别轴向向前贯穿该匣座,另于该塑胶本体的后端凹设一滑槽;所述的多个端子构件,分别嵌套于该塑胶本体的各端子容置穴中,令各端子构件的末段导线连接部分别跨置于该端子承接座上,且各端子构件的前段导电部分伸置于该套穴之中,以各端子构件的导线连接部分别焊接一电缆线的各组信号线及一电源线;一夹线构件,滑置于该塑胶本体的滑槽中,且与毗邻的一端子构件焊接,令该夹线构件的末段含有至少一夹线板片以弯曲紧夹该电缆线中包覆于各组信号线外的屏蔽编织网层及一电源线于其内;一屏蔽外壳,用金属材质包覆于该塑胶本体外,且于该屏蔽外壳的后段包覆一绝缘外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串列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夹线构件包括一夹线部至少含有一夹线板片,以弯曲包夹各屏蔽编织网层及一电源线于其内;一插杆自该夹线部前端向前延伸,以吻合嵌塞于该滑槽底端所凹设的一固定凹穴中;以及一搭接片自该插杆的顶缘朝一侧弯曲延伸,以搭接焊连毗邻的端子构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串列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夹线构件的插杆杆面上,形成至少一辅强肋。
专利摘要一种高频串列埠连接器,包括一塑胶本体,其前端凹设一套穴,以套接另一端子接头,该本体后端形成一端子承接座,该承接座上、下两侧分别轴向凹设多个端子容置穴,以分别嵌置一端子构件,供连接电缆线中各信号线及其中一电源线,置于该套穴中;一夹线构件,以夹紧包覆于电缆线中屏蔽编织网层外围,以紧固位于其内一电源线及各信号线组;一屏蔽外壳,包覆于塑胶本体之外,屏蔽外壳的后段包覆一外履层。其可降低干扰,组装简便。
文档编号H01R13/58GK2371691SQ9825031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2日
发明者杨李淑兰 申请人:杨李淑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