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683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耐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特别是耐火型电缆技术领域。
随着电线、电缆被广泛地用于电能、信息传输工具,耐火电缆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目前耐火电缆由于其结构的缺陷而导致耐火效果不佳。这类耐火电缆结构是在每根导体外绕包耐火层,在耐火层外挤包绝缘层,再在外缠绕包带,在包带外再包裹外护套。因传统的耐火电缆仍采用PVC作绝缘层,这样在火灾发生时,尽管耐火电缆仍能正常工作,但是PVC材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黑烟、有毒气体和酸性气体,其中酸性气体(Hcl和HBr)的气体浓度只要达0.13%,就足以造成人员窒息死亡。同时,Hcl气体又会与反应中生成的H2O结合形成强烈的酸雾,这不仅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还会对电气设备和周围环境构成二次灾害,这样的耐火电缆不但无法完成其救生功能,反而会成为火灾的“帮凶”。
传统的耐火电缆除上述缺点外,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耐火层通常采用云母带直接绕包在导体表面,电缆一旦燃烧,绝缘材料将化为灰烬,而欲保持“线路的完整性”靠的就是云母带,因而云母带的选材就显得特别重要,为确保电缆的耐火特性,就必须增加耐火层厚度,因此,电缆的成本特别高。
2、因绝缘层是挤包在耐火层外,PVC绝缘燃烧时,由于自身的阻燃性而导致产生大量黑烟,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碳黑渗入云母绝缘层中,容易引起绝缘击穿和短路。
3、PVC绝缘燃烧后,其固态生成物为CaO·CaCL2的混合体,会形成一个硬壳粘附在云母层的外面,因电缆燃烧时,燃烧热不是恒定的,燃烧温度的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这就会在附着物内产生应力,挤压云母带,使云母带受到损伤,造成电缆的耐火性能不合格。
4、因耐火云母带很脆弱、娇嫩,在生产过程中任何刮、碰、挤、擦都有可能损伤云母带,这就要对绕包工艺结构设计、包带接头技术、工人操作责任心提出更高的要求,任何一薄弱环节都有可能造成电缆不能通过耐火特性试验。
5、对小截面(2.5mm2及以下)耐火电缆的设计和制造,不只是在国内,就是国外要想做到合格率100%,目前很难办到。
6、采用传统结构,对软束绞线、扇形、瓦形导体不宜作耐火电缆的导体,因导体表面不圆整、有棱角,耐火云母带很难服贴地包裹在其表面上,在火焰温度作用下,云母带受热膨胀,极易在棱角处产生爆裂,使电缆发生短路击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实用的耐火性能稳定的耐火电缆。
本实用新型包括导体、绝缘层、耐火层、保护层、外护套,特点是绝缘层设置在每根导体外,然后再在其外依次设置耐火层、保护层、外护套。
在上述绝缘层与耐火层间设置填充料。
由于上述结构采用在绝缘线芯成缆后绕包耐火层,有效阻止了外部火焰对绝缘线芯的破坏,增强了电缆的耐火特性。并且因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火层采用在绝缘线芯成缆后绕包耐火云母带,省去了传统结构在每根线芯上绕包云母带,这不仅大大减少了云母带的用量,提高了生产率,而且也减少了因绝缘外径减少引起的其它材料的用量。由于避免了在导体上绕包耐火层,因而对导体结构、形状要求不必苛刻,使耐火包带绕包过程中的细微薄弱环节不再影响电缆的耐火性能,这就大大提高了电缆的耐火质量稳定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耐火性能稳定,而且材料成本比传统耐火电缆低,更为实用。
现结合附图
,说明实施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绝缘层、3耐火层、4保护层、5外护套、6填充料。
如图所示,绝缘层2的材料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混合物,绝缘层2分别裹于每根导体1外,这样形成绝缘线芯,耐火层3为云母带,填充料6采用矿物绝缘纸绳,云母带缠包在绝缘线芯及填充料6外,保护层4的材料为阻燃涂胶玻璃布包带,将上述玻璃布包带缠包在耐火层3外,在保护层4外包裹外护套5,外护套5采用普通聚氯乙烯或阻燃聚氯乙烯、无卤低烟护套料。
权利要求1.一种耐火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耐火层、保护层、外护套,其特征在于绝缘层设置在每根导体外,再在其外依次设置耐火层、保护层、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火电缆,其特征在于在绝缘层与耐火层间设置填充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型电缆的结构,特点是在每根导体外设置绝缘层,然后再依次设置耐火层、保护层和外护套,使电缆耐火性能稳定,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H01B7/02GK2397574SQ9922936
公开日2000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99年9月1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日
发明者唐崇健, 崔学林, 倪勇升, 杨国祥, 房权生, 庞玉春 申请人:江苏宝胜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