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的装置和方法_3

文档序号:8431944阅读:来源:国知局
UO的控制信号。电压变送器SQl的I端连接退磁电容C2的I端,电压变送器SQl的2端连接退磁电容C2的2端。电压变送器SQl用于将退磁电容C2上的高压变换为0-5V的信号,并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内,以实现对退磁电容C2充电过程的闭环控制。退磁充电限流电阻R2用于限制退磁充电电流。
[0060]所述退磁过程,工作时的信号流程如下:由升压变压器T2及整流电路B2提供源电流。控制器UO先向SCR4驱动电路U4发出截止信号,使退磁放电可控硅SCR4截止;然后向SCR3驱动电路U3发出导通信号,使退磁充电可控硅SCR3导通,从而对退磁电容C2实施充电,电压变送器SQl用于将退磁电容C2上的高压变换为0-5V的信号,并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内,当控制器发现退磁电容电压上升到设定电压时,控制器UO将退磁充电可控硅SCR3关断,充电停止。退磁充电限流电阻R2用于对初始充电电流进行限制。充电完成后,控制器UO向SCR3驱动电路U3发出截止信号,使退磁充电可控硅SCR3截止,停止充电;然后控制器UO将充退磁切换继电器切换到退磁状态,退磁电路接入充退磁线圈L,继而向SCR4驱动电路U4发出导通信号,使退磁放电可控娃SCR4导通,退磁电容C2对充退磁线圈L实施放电,能量经过充退磁线圈L转变为磁能,在充退磁线圈内形成交变衰减的瞬间强磁场,从而对放置于其中的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进行退磁。
[0061]所述充退磁切换继电器KA1,其7,8端接至控制器,其I端、4端接至充磁电路部分,其2端、5端接至退磁电路部分,其3端接至充退磁线圈L的I端,其6端接至充退磁线圈L的2端。控制器控制充退磁切换继电器进行充磁状态与退磁状态的切换。
[0062]所述充退磁控制程序,是结合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实际特点,结合实际充磁工艺的、采用非实时闭环控制的充退磁方法,实现快速、精确的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进行充退磁的目的。见图5。
[0063]所述充退磁线圈,为通用多匝线圈,被充退磁的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放入其中,充磁电路部分或退磁电路部分通过充退磁切换继电器连接至充退磁线圈,用于产生瞬间强磁场,实现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充退磁。
[0064]所述与计算机的接口部分,为1点和485接口,可以通过该接口实现与自动生产线的联机工作,大大提高了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生产效率。
[0065]所述人机界面部分,为触摸屏,可用于查看、设定、修改、存储装置的参数,系统工作时用于显示系统状态、报警等信息,使用灵活方便,界面人性化。
【主权项】
1.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UO)以及与其连接的充磁电路部分、退磁电路部分、漏电流输出与检测设备和连有线圈的充退磁切换继电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磁电路部分采用变压器(Tl)、电容(Cl)和两个可控硅(SCR1、SCR2);变压器(Tl)输入端连有交流电源、输出端连有整流电路(BI);整流电路(BI)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可控硅(SCRl)阳极连接,第一可控硅(SCRl)的阴极与第二可控硅(SCR2 )的阳极连接,第二可控硅(SCR2)的阴极与充退磁切换继电器的第一常闭触点连接;第一可控硅(SCRl)的阴极和控制极均通过第一可控硅驱动电路(Ul)与控制器(UO)连接;第二可控硅(SCR2)的阴极和控制极均通过第二可控硅驱动电路(U2)与控制器(UO)连接;整流电路(BI)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电阻Rl与充退磁切换继电器(KAl)的第二常闭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常闭触点与电容(Cl)的阴极、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容(Cl)的阳极、二极管(Dl)的阴极均与第二可控硅(SSR2)的阳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电路部分采用变压器(T2)、电容(C2)和两个可控硅(SCR3、SCR4);变压器(T2)输入端连有交流电源、输出端连有第三可控硅(SCR3)的第一阳极,第三可控硅(SCR3)的第二阳极与整流电路(B2)输入端连接;整流电路(B2)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四可控硅(SCR4)的第一阳极连接,第四可控硅(SCR4)的第二阳极与充退磁切换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点连接;第三可控硅(SCR3)的第二阳极和控制极均通过第三可控硅驱动电路(U3)与控制器(UO)连接;第四可控硅(SCR4)的第二阳极和控制极均通过第四可控硅驱动电路(U4)与控制器(UO)连接;整流电路(B2)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充退磁切换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常开触点与第四可控硅(SCR4)的第一阳极之间连有电容C2 ;电容C2两端通过电压变送器(SQl)与控制器(UO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退磁切换继电器的第一中间点、第二中间点分别与线圈两端连接;所述线圈内置有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5.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器(UO)控制漏电流输出与检测设备输出上限电流给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输入端;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不动作时,控制器(UO)控制退磁电路部分进行调整退磁; 控制器(UO)控制漏电流输出与检测设备输出下限电流给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输入端;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动作时,控制器(UO)控制充磁电路部分进行充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UO)控制退磁电路部分进行调整退磁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磁钢参数设定初始退磁电压; 控制器(UO)通过第四可控硅驱动电路(U4)控制第四可控硅(SCR4)截止;然后通过第三可控硅驱动电路(U3)控制第三可控硅(SCR3)导通,从而按初始退磁电压对电容C2实施充电; 充电完成后,控制器(UO )通过第三可控硅驱动电路(U3 )控制第三可控硅(SCR3 )截止,停止充电;然后控制器(UO)控制充退磁切换继电器进行切换使退磁电路部分与线圈连接;并通过第三可控硅驱动电路(U3)控制第三可控硅(SR3)导通,对电容C2施加退磁电压,并实时检测电压变送器SQl反馈的电容(C2)的电压值;当所述反馈电压值到达设定退磁电压时,则控制器(UO)通过第三可控硅驱动电路(U3)控制第三可控硅(SCR3)截止;然后控制器(UO)控制第四可控硅(SCR4)导通,电容C2对线圈实施放电,能量经过线圈转变为磁能,在线圈内形成交变衰减的瞬间磁场,从而对放置于其中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进行退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磁电压为初始退磁电压加上设定的递增量,直至退磁电压到达设定退磁电压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自动充退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UO)控制充磁电路部分进行充磁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器(UO)通过第二可控硅驱动电路(U2)控制第二可控硅(SCR2)截止;然后通过第一可控娃驱动电路(Ul)控制第一可控娃(SCRl)导通,对电容Cl充电; 充电完成后,控制器(U0 )通过第一可控硅驱动电路(Ul)控制第一可控硅(SCRl)截止,停止充电;然后控制器(UO)将充退磁切换继电器进行切换使充磁电路与线圈连接,继而通过第二可控硅驱动电路(U2)控制第二可控硅(SCR2)导通,电容Cl对线圈实施放电,能量经过线圈后转变为磁能,在线圈内形成固定方向的瞬间磁场,对放置于其中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进行充磁。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对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进行充退磁的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与其连接的充磁电路部分、退磁电路部分、漏电流输出与检测设备和连有线圈的充退磁切换继电器。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器控制漏电流输出与检测设备输出上限电流给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输入端;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不动作时,控制器控制退磁电路部分进行调整退磁;控制器控制漏电流输出与检测设备输出下限电流给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输入端;当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动作时,控制器控制充磁电路部分进行充磁。本发明采用上限电流测试、下限电流测试配合充退磁过程,快速完成充退磁;采用爬坡电流测试,完成精确的充退磁过程,保证了被充退磁产品的质量。
【IPC分类】H01F13-00
【公开号】CN104752016
【申请号】CN201310746644
【发明人】刘付军, 张宏宇, 秦勇, 尹鹏, 马辉, 张双林, 佟强
【申请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