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装置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262096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第一闭合位置(图中ON I位置)时第二滑动件24的工作状态。如图6所示,由于第一滑动件14向左侧移动,第一滑动件14触动了第一传动件12的转动,使第一切换装置10闭合;同时第二滑动件24保持在原位,没有触动第二传动件22,第二切换装置20仍处于断开状态。可以看出,在上述操作轴30从其断开位置向其第一闭合位置转动时,仅会触发第一切换装置闭合,其上的第二摆动件322不会与第二滑动件24接触。而操作轴30从其第一闭合位置向其断开位置转动的过程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即操作轴30在断开位置和第一闭合位置间转动时,仅会控制第一切换装置10的断开或闭合,其第二摆动件322不会与第二滑动件24接触,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零件磨损或是额外的能量损失,操作可靠,安全性高。
[0049]如果操作图3中的操作轴30从其断开位置(图中OFF位置)开始逆时针转动,操作轴30会同时带动第一摆动件311和第二摆动件322逆时针转动,其中,逆时针转动的第二摆动件322会推动第二滑动件24向图中左侧运动,直至操作轴30转动至其第二闭合位置(图中ON II位置),而在上述转动至第二闭合位置(图中ON II位置)的过程中,逆时针转动的第一摆动件311则未与第一滑动件14接触,第一滑动件14保持在原位。请同时参见图7和图8,其中图7中的a图是处于第二闭合位置(图中ON II位置)时第一滑动件14的工作状态,图7中的b图是处于第二闭合位置(图中ON II位置)时第二滑动件24的工作状态。如图8所示,由于第二滑动件24向左侧移动,第二滑动件24触动了第二传动件22的转动,使第二切换装置20闭合;同时第一滑动件14保持在原位,没有触动第一传动件12,第一切换装置10仍处于断开状态。可以看出,在上述操作轴30从其断开位置向其第二闭合位置转动时,仅会触发第二切换装置闭合,其上的第一摆动件311不会与第一滑动件14接触。而操作轴30从其第二闭合位置向其断开位置转动的过程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即操作轴30在断开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间转动时,仅会控制第二切换装置20的断开或闭合,其第一摆动件311不会与第一滑动件14接触,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零件磨损或是额外的能量损失,操作可靠,安全性高。
[0050]另外,如图1至图3所示,操作轴30可穿设于第一滑动件14和第二滑动件24。第一滑动件14包括一个第一闭合触发面142、一个与第一闭合触发面142相向设置的第一断开触发面144,和设置在第一闭合触发面142和第一断开触发面144之间的第一转动空间143 ;第二滑动件24包括一个第二闭合触发面242、一个与第二闭合触发面242相向设置的第二断开触发面244,和设置在第二闭合触发面242和第二断开触发面244之间的第二转动空间243。如图3和图5所示,若操作轴30在断开位置(图中OFF位置)和第一闭合位置(图中ON I位置)间转动,第一摆动件311可通过第一断开触发面144或第一闭合触发面142推动第一滑动件14,第二摆动件322可在第二转动空间243内转动;如图3和图7所示,若操作轴30在断开位置(图中OFF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图中ON II位置)间转动,第二摆动件322可通过第二断开触发面244或第二闭合触发面242推动第二滑动件24,第一摆动件311可在第一转动空间143内转动。上述设计结构简单,零件间配合可靠。其中,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在第一闭合触发面142、第一断开触发面144上还可分别具有一个可贴合于操作轴30的凹槽145 ;在第二闭合触发面242、第二断开触发面244上还可分别具有一个可贴合于操作轴30的凹槽245。上述设计可以使零件间的配合更准确可靠。
[0051]如图4和图6所示,在操作轴30从断开位置向第一闭合位置转动时,第一滑动件14向图中左侧运动,如图4和图8所示,在操作轴30从断开位置向第二闭合位置转动时,第二滑动件24也向图中左侧运动。使上述两个状态切换时,第一滑动件14和第二滑动件24的滑动方向相同,可以简化结构设计,使各个切换装置组的生产和组装更简单。
[0052]图9是切换装置组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操作轴30 (参见图2)可包括一个设置于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一驱动轴31,一个设置于第二切换装置的第二驱动轴32,和一个可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轴31和第二驱动轴32的连接件34,其连接件34可为一个两端可分别插接于第一驱动轴31和第二驱动轴32的连接销。上述结构设计更便于切换装置组的各个切换装置模块化设计,利于生产和组装。当然根据设计需要的不同,操作轴30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0053]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54]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切换装置组,其包括: 一个第一切换装置(10),其包括一个可转动地控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的闭合和断开的第一传动件(12); 一个第二切换装置(20),其包括一个可转动地控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的闭合和断开的第二传动件(22); 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装置组还包括: 一个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的操作轴(30),所述操作轴(30)的转动路径上具有断开位置和分别位于所述断开位置两侧的第一闭合位置与第二闭合位置,所述操作轴(30)的周向上还固定有一个第一摆动件(311)和一个第二摆动件(322); 一个第一滑动件(14),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所述第一滑动件(14)的滑动可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2)转动,且所述第一滑动件(14)还可与所述第一摆动件(311)接触;和 一个第二滑动件(24),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所述第二滑动件(24)的滑动可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22)转动,且所述第二滑动件(24)还可与所述第二摆动件(322)接触; 若所述操作轴(30)在所述断开位置和所述第一闭合位置间转动,所述第二摆动件(322)脱离与所述第二滑动件(24)的接触,而所述第一摆动件(311)可推动所述第一滑动件(14)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12)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一切换装置(10)断开或闭合; 若所述操作轴(30)在所述断开位置和所述第二闭合位置间转动,所述第一摆动件(311)脱离与所述第一滑动件(14)的接触,而所述第二摆动件(322)可推动所述第二滑动件(24)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22)转动,以控制所述第二切换装置(20)断开或闭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所述操作轴(30)可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14)和所述第二滑动件(24), 所述第一滑动件(14)包括:一个第一闭合触发面(142)、一个与所述第一闭合触发面相向设置的第一断开触发面(144),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闭合触发面和所述第一断开触发面之间的第一转动空间(143); 所述第二滑动件(24)包括:一个第二闭合触发面(242)、一个与所述第二闭合触发面相向设置的第二断开触发面(244),和设置在所述第二闭合触发面和所述第二断开触发面之间的第二转动空间(243); 若所述操作轴(30)在所述断开位置和所述第一闭合位置间转动,所述第一摆动件(311)可通过所述第一断开触发面(144)或所述第一闭合触发面(142)推动所述第一滑动件(14),所述第二摆动件(322)可在所述第二转动空间(243)内转动; 若所述操作轴(30)在所述断开位置和所述第二闭合位置间转动,所述第二摆动件(322 )可通过所述第二断开触发面(244)或所述第二闭合触发面(242 )推动所述第二滑动件(24),所述第一摆动件(311)可在所述第一转动空间(143)内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 所述第一闭合触发面(142)、所述第一断开触发面(144)上分别具有一个可贴合于所述操作轴(30)的第一凹槽(145); 所述第二闭合触发面(242)、所述第二断开触发面(244)上分别具有一个可贴合于所述操作轴(30)的第二凹槽(245)。4.如权要求I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在所述操作轴(30)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第一闭合位置转动时、及在所述操作轴(30)从所述断开位置向所述第二闭合位置转动时,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所述操作轴(30)包括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一驱动轴(31),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切换装置的第二驱动轴(32),和一个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轴(31)和所述第二驱动轴(32 )的连接件(3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换装置组,其中,所述连接件(34)为一个两端可分别插接于所述第一驱动轴(31)和所述第二驱动轴(32)的连接销。
【专利摘要】切换装置组,包括可转动地穿设于第一切换装置和第二切换装置的操作轴(30),滑动地设置于第一切换装置的第一滑动件(14),滑动地设置于第二切换装置的第二滑动件(24)。操作轴的周向上固定有第一摆动件(311)和第二摆动件(322)。若操作轴在断开位置和第一闭合位置间转动,第二摆动件脱离与第二滑动件的接触,而第一摆动件可推动第一滑动件滑动并带动第一传动件转动,以控制第一切换装置断开或闭合;若操作轴在断开位置和第二闭合位置间转动,第一摆动件脱离与第一滑动件的接触,而第二摆动件可推动第二滑动件滑动并带动第二传动件转动,以控制第二切换装置断开或闭合。上述结构不会出现不必要的零件磨损或是额外的能量损失。
【IPC分类】H01H3/32, H01H9/20
【公开号】CN104979109
【申请号】CN201410131450
【发明人】刘明华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4年4月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