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过四极子感应式地传输能量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402085阅读:来源:国知局
彼此邻接的线圈区域。
[0039]图9示出具有初级侧的和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p A2的感应式的能量传输设备。平坦的绕组与铁氧体板FpF2共同形成线圈装置线圈。初级侧的线圈SP1 4矩形地构成并且对应于在图3中示出和描述的实施方式来彼此设置,使得所述初级侧的线圈共同形成线圈区域BEP1、BEP2、BEp#P BE P4o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1的线圈接线AN:穿过铁氧体板F ι的中央中的留空部向上引出。
[0040]在图10和11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1*可与布设成轨道的多相的初级装置使用。各个线圈区域BEsi4在此由具有0°和180°相位的、分别在右侧示出的磁流穿过。
[0041]图12示出次级线圈装置作为螺线管A1的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线圈装置六1具有铁氧体板FE,所述铁氧体板具有窄的端侧Fa d以及平的上侧F。和平的下侧F uo绕组Wp W2围绕铁氧体板FE缠绕,所述绕组彼此对角地设置并且在上侧F。上在铁氧体板FE的中央K中交叉。绕组WpW2B成线圈SSli2。绕组11和12通过其股1511、1512、1521、1522展开线圈区域BES1、BEs2, BEs3^P BE S4。通过进入线圈区域BES1、BEs2, BES# BE 54中的磁通量密度,在线圈SSli2中产生相应的电流,所述磁通量密度来自如在图13中所描述和示出的初级侧的装置。
[0042]图13示出在图12中示出的次级螺线管线圈装置A1的初级线圈装置。初级线圈装置A2对应于根据图3的线圈装置构成。
[0043]图14示出初级侧的电路的结构,所述电路通过两个受控的桥式逆变器I馈电。初级侧的线圈SPjP SP 2与振荡电路电容器Cpi和C P2串联连接并且与这些振荡电路电容器共同形成谐振电路RESP。借助于开关T1-4设定线圈电流IjP I 2。同样,线圈SP#P SP 4与振荡电路电容器Cra和C ^串联连接并且与这些振荡电路电容器共同形成另外的谐振电路RESP。借助于开关T1-4设定线圈电流13和14。
[0044]中央阻抗Lpm分别通过其一个极与连接点V P连接并且通过其另一个极与电容性的分压器Ca1、Ca2的中央抽头Mtp连接,并且用于在初级侧的振荡电路RES P的总阻抗改变时调整谐振频率。总阻抗尤其能够通过初级侧的和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p A2之间的水平移位产生。
[0045]图15示出次级侧的装置A1的电路结构。线圈SSjP SS 2与振荡电路电容器C S1和Cs2串联连接并且与这些振荡电路电容器共同形成谐振电路RES So这两个振荡电路彼此串联,其中振荡电路的串联电路连接到连接在下游的第一桥式整流器2的交流电压端子上。输出侧的平滑电容器Ca1、Ca^成电容性的分压器。同样,线圈SS 3和SS 4与振荡电路电容器Cs3和Cs4串联连接并且与这些振荡电路电容器共同形成另外的谐振电路RESs。这两个振荡电路RESs同样彼此串联连接,其中振荡电路的串联电路连接到连接在下游的第二桥式整流器2的交流电压端子上。输出侧的平滑电容器Ca1、Ca2同样形成电容性的分压器。如果由于线圈装置V A2从最佳的位置中水平地移位而引起次级侧的振荡电路的总阻抗改变,那么借助于附加的阻抗Lsm,将振荡电路RESs的谐振频率自动地均衡到系统频率上,因为电流彼此间的相位改变。附加的阻抗在此通过其一个极与线圈SSjP SS2或SS3和SS4的连接点连接并且通过其另一极与电容性的分压器Ca1、Ca2的中央抽头连接。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在初级侧的线圈装置和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pA2)之间传输能量的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1)具有如下线圈(SSi,SS2,SS3、SS4),这些线圈形成所述线圈装置(A1)的四个在一个平面中彼此并排设置的线圈区域(BES1,BEs2, BES3、BEs4),其中每个线圈(SS1, SS2, SS3, SS4)与至少一个电容器(Csi 4)共同形成振荡电路(RES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线圈(SS1)分别与至少两个另外的线圈(SS,)局部地叠加并且与所述另外的线圈形成两个、尤其在空间上彼此并排设置的线圈区域(BE1, BE,)。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线圈区域(BES1,BEs2, BEs3, BEs4)中的每一个设置在一个象限(I,II,III,IV)中。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线圈(SS,)覆盖仅一个或者两个线圈区域(BE1, BE,)。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线圈(SS,)覆盖两个彼此并排的线圈区域(BE1, BE,)或者两个彼此对角地设置的线圈区域(BE1, BE}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圈(SS,)中设定的电流经由至少一个整流器(GL)来整流。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线圈(SS1, SS2, SS3, SS4)矩形地构成,其中各两个线圈(SS1, SS2;SS3, SS4)形成线圈对(SSP1,SSp2),其中所述线圈对彼此间旋转90°并且彼此叠加地设置。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装置(ApA2)具有矩形的、尤其方形的、环形的、尤其圆形的、或者椭圆形的外轮廓。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1)除了四个所述线圈(SSi,SS2,SS3,SS4)外还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线圈(SPzu),所述另外的线圈与至少一个、尤其所有的四个彼此并排设置的线圈区域(BES1,BES2,BES3、BES4)叠加地设置。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圈对(SSP1,SSP2)的所述线圈(SSpSS2, SS3、SS4)分别串联连接,其中,中央抽头阻抗(Lsm)通过其第一个极与这两个串联连接的线圈(SS1, SS2;SS3, SS4)的连接点(Vs)电连接并且通过其另一个极与分压器的中央点/中央抽头(Mts)、所述整流器的(2)的正极或负极(4)电连接。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SS1, SS2, SS3, SS4)通过平坦的绕组形成。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线圈对(SSP1,SSP2)的所述线圈(SS1, SS2, SS3, SS4)通过各一个唯一的绕组、尤其具有中央抽头的绕组形成。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SS1, SS2, SS3, SS4)围绕铁氧体板(FE)设置、尤其缠绕所述铁氧体板,其中所述线圈(SSpSS2, SS3,SS4)至少在所述铁氧体板(FE)的一个平的侧(F。)上彼此正交地设置和/或至少在所述铁氧体板(FE)的所述平的侧(F。)上、尤其在其中央交叉。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l)是螺线管装置,其中所述线圈(SS1, SS2, SS3, SS4)通过所述绕组(W1, W2)形成,所述绕组贴靠在所述铁氧体(FE)的所述平的侧(F。,。上以及窄的端侧(Fa,Fb,F。,Fd)上。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W1,W2)连接到两个整流器上。1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股(WSn,WS12,WS21, WS22)彼此间由交叉点(K)将所述铁氧体板(FE)划分为如下区域,这些区域形成所述线圈区域(BEP1,BEp2,BEp3,BEp4)。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初级侧的线圈装置和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1,A2)之间传输能量的感应式的能量传输系统的次级侧的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侧的线圈装置(A1)具有线圈(SS1,SS2,SS3、SS4),所述线圈形成所述线圈装置(A1)的四个在一个平面中彼此并排设置的线圈区域(BES1,BES2,BES3、BES4),其中每个线圈(SS1,SS2,SS3、SS4)与至少一个电容器(CS1-4)共同形成振荡电路(RESS)。
【IPC分类】H04B5/00, H01F38/14, H01F27/00
【公开号】CN105122399
【申请号】CN201380075846
【发明人】费卡尔·图尔基, 于尔根·迈因斯
【申请人】保罗·瓦尔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6日
【公告号】DE102013004181A1, WO2014139606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