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连结构的形成方法_2

文档序号:954944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8]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39] 图4~图10是本发明互连结构的形成方法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40] 本实施例提供的互连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
[0041] 首先参考图4所示,提供基底20。
[0042]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底20包括:半导体衬底、或是半导体衬底和形成于半导体衬 底内、或半导体衬底表面的半导体元器件。
[0043]所述半导体衬底为硅衬底、硅锗衬底、碳化硅衬底、绝缘体上硅 (Silicon-〇n_Insulator,SOI)衬底、绝缘体上错(germanium-〇n-Insulator,GOI)衬底、玻 璃衬底或其他III-V族化合物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材料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4] 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绝缘层21。
[0045] 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21的材料为掺碳的氮化娃(Nitrogen-dopedCarbide, NDC),形成工艺为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所述绝缘层21的作 用是防止后续形成的金属插塞中的金属渗透入基底20中,但是本发明对是否形成绝缘层 21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形成绝缘层21,直接在基底20上形成介质层。
[0046] 在所述绝缘层21上形成介质层22。
[0047] 本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层22的材料为低K介电材料(K值小于3)或是超低K介电 材料(K值小于2. 6)。后续在所述介质层22内形成互连结构后,低K介电材料可有效减小 互连结构的寄生电容,从而降低信号在互连结构内传输时发生的电阻电容延迟(RCDelay) 效应。
[0048]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层22采用超低K介电材料,如多孔结构的掺碳的氧 化石圭。
[0049] 继续参考图4所示,在所述介质层22上形成碳氧化娃层(SiOC)层23;在所述碳 氧化硅层23上形成金属掩模材料层24,用于形成硬掩模。
[0050]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氧化硅层23的形成工艺为化学气相沉积,具体的,可选等离 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lasmaEnhancedCVD,PECVD)。
[0051] 所述碳氧化硅层23若过厚,不利于后续刻蚀所述碳氧化硅层23以形成硬掩模,若 过薄,可能降低绝缘层21、碳氧化硅层23和金属掩模材料层24之间连接强度,或者降低后 续刻蚀碳氧化硅层23和金属掩模材料层24所形成的硬掩模质量。所以在本实施中,所述 碳氧化硅层23的厚度为.100~300A。
[0052] 本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碳氧化硅层23的具体工艺包括:
[0053] 向反应腔室中通入包括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的反应气体。
[0054] 在本发明中,在形成碳氧化硅层23的步骤中,使所述第二气体的流量逐渐增加, 同时,第一气体的流量保持不变,或者第一气体的流量的增速小于第二气体流量的增速,以 使所述第二气体的流量占反应气体流量的比例逐渐增加。
[0055] 第一气体含有硅元素和碳元素,第二气体含有氧元素。通过控制第一气体和第二 气体的流量关系,能够调整碳氧化硅层23的氧元素的含量,从而能够调整碳氧化硅层23的 含碳量,进而控制在形成通孔后的清洗过程中,碳氧化硅层23的消耗速率。
[0056]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体占反应气体的比例逐渐增加,相应地,形成的碳 氧化硅层23的含碳量逐渐减少,在碳氧化硅层23与介质层22的交界处,碳氧化硅层23的 含碳量相对较大,并随着碳氧化硅层23厚度的增加,含碳量逐渐减小,因此,在后续形成通 孔后的清洗过程中,在碳氧化硅层23与介质层22的交界处的碳氧化硅层23消耗速率较 慢,随着厚度的增加,消耗速率逐渐加快,因此,在形成通孔后的清洗过程中,在碳氧化硅层 23与介质层22的交界处附近,碳氧化硅层23的侧壁较为平坦,不容易形成凹陷。
[0057] 可选的,所述第二气体的流量在10~2000sccm的范围内,所述第二气体的流量从 lOsccm逐渐增加至2000sccm。气压为0· 5~lOtorr,功率为50~5000W。
[005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体包括硅烷和二氧化碳,所述第二气体为氧气。
[0059]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参考图5所示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流量比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流量比,本实施例中,随着化学气 相沉积的进行,在1分钟内,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从1:1线性增加到3:1。
[006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形成碳氧化硅层23的时间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 还可以在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线性增加。
[0061]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从1:1增加到3:1的范 围内,可以使得在后续对通孔的清洗过程中,碳氧化硅层23底部的消耗速率与介质层22接 近,碳氧化硅层23侧壁不会明显的较介质层22侧壁形成凸起。
[0062]但是本发明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的起始值和最终值不做限制,随着工艺条 件,以及介质层22致密程度的不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也可 以从0. 1:1增加到10: 1,例如,当介质层22较本实施例更疏松,在后续对通孔的清洗过程 中,介质层22消耗速度较快时,可以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的起始值为2:1,使得碳氧 化硅层23底部的消耗速率较本实施例更快,以使得碳氧化硅层23底部的消耗速率与介质 层22相近,碳氧化硅层23侧壁不会明显的较介质层22侧壁形成凸起。
[0063]本实施例中,在形成碳氧化硅层23的过程中,所述二氧化碳的流量在10~ 700sccm的范围内,所述氧气的流量在10~2000sccm的范围内。
[0064]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应用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具体流量也可以根据流量比的变 化调整。可选的,所述硅烷的流量在50~3000sccm的范围内,二氧化碳的流量在50~ 3000sccm的范围内,氧气的流量在10~2000sccm的范围内。
[0065]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所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线性增加,线性增加的好 处在于,便于生产过程的控制,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不一定要线性 增加,只要呈增加趋势即可。
[0066]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碳氧化硅层23的步骤中,使氧气的流量 逐渐增加,硅烷和二氧化碳的流量保持不变,以使得所述氧气占反应气体的比例逐渐增加。 但是本发明对硅烷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是否保持不变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硅烷 和二氧化碳的流量可以逐渐增加或减少,但需要保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流量比逐渐增加。 [0067]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第二气体具体包括的气体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 述第二气体可以为氧气、一氧化二氮、水蒸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0068]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气体为一氧化碳时,使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流量 比从1:1增加到3:1。
[0069]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气体为一氧化二氮时,使一氧化二氮和二氧化碳的 流量比从1:1增加到3:1。所述一氧化二氮与硅烷以及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掺杂氮的碳 氧化娃层23,所述掺杂氮的碳氧化娃层23。
[0070]在形成所述碳氧化硅层的步骤中,当所述第二气体为水蒸气时,使水蒸气和二氧 化碳的流量比从1:1增加到3:1。所述一氧化二氮与硅烷以及二氧化碳反应,从而形成掺 杂氢的碳氧化硅层23。通过控制一氧化二氮或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流量比,也可以调整所 述碳氧化硅层23内的碳含量;而且在后续清洗介质层内的通孔的过程中,相比于碳氧化硅 层,掺杂氮的碳氧化硅层(和掺杂氢的碳氧化硅层)的消耗速率更快,因而可扩大硬掩模层 中的开口,进一步提高后续向介质层的通孔内填充导电材料后,形成的导电插塞质量。
[0071] 继续参考图4所示,形成所述碳氧化硅层23后,在所述碳氧化硅层23上形成金属 掩模材料层24。
[0072]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掩模材料层24为氮化钛(TiN)层,但是本发明对金属掩模 材料层24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掩模材料层24还可以为其他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