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1269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可再充电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储能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
【背景技术】
[0002]与不能被再充电的一次电池不同,可再充电电池能够被反复充电和放电,包含有以组的形式封装的一个电池单元的低容量电池被使用在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例如移动电池或可携式摄像机。包含有相互连接的数十个电池组的高容量电池被广泛用作驱动诸如混合式电动车辆等车辆中的马达的电源。
[0003]可再充电电池被制造成各种形状,典型的有圆柱形和棱柱形。可再充电电池通常将隔板作为绝缘体介于带状的正电极板与负电极板之间、螺旋地卷绕该电极叠层以构成电极组件(或胶卷)、将该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中、将设置有电极端子的盖组件安装到壳体上而制造。
[0004]普通的高容量可再充电电池包括集电板,用于在容量或输出方面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电流。集电板被电连接到正电极板的正电极未涂覆部分和负电极板的负电极未涂覆部分,以将在正、负电极板中生成的电流分别引导到正、负端子。电极未涂覆部分在电极组件的相对端处露出。为了减少电极端子和电极组件的电流长度并减少电阻,于2010年11月24日公布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号CN101894967A的专利文献将电极端子通过集电板直接联接到具有弧形或弯曲部分的电极组件上,同时还可以节省可再充电电池的空间并使电极组件的圈数能够增加,从而增加该可充电电池的容量。但是此种集电板被焊接到了电极组件的弧形或弯曲部分,当受力时电极组件的弧形或弯曲部分与集电板的弯曲区域贴合不紧密就导致了焊接时产生虚焊;同时当电极组件较大时,为满足大电流过流,集电板的平坦区域及弯曲区域也必然的随之增厚,导致壳体与电极组件之间距离变大,最后导致壳体内产生过多的空间,使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大大降低;再者,在此专利中,集电板通过置于电极组件上的基部与电极端子电联接,基部的增加导致了电极组件与盖组件之间的距离,不利于体积能量密度的增加。

【发明内容】

[0005]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能提高可再充电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能提高电极端子和电极组件之间的电流过流能力。
[0007]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能提高电极端子和电极组件之间电连接效率及强度。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壳体,容纳所述电极组件;以及电极端子。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第一电极板包括从电极组件的端部延伸的多个第一突起,第二电极板包括从电极组件的端部延伸的多个第二突起,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至少之一形成平坦部分和弯曲部分。电极端子电连接于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至少之一。其中,电极端子包括:本体部;至少一个片体,连接于本体部且从本体部的下部向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电极组件的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的所述至少之一延伸,并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的所述至少之一形成的平坦部分相互插置且与该平坦部分电连接。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通过在电极组件的端部延伸出突起的弯曲部分和平坦部分,使电极端子的片体直接与电极组件的该平坦部分电连接,无需使用中间部件(例如连接接线片、集电板等)从而大大减小电极端子和电极组件之间的空间尺寸,从而提高可再充电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电极端子通过片体与电极组件进行电连接,电流流向的距离很短,因而电流过流能力提高;电极端子的片体与平坦部分相互插置,因为电极端子的片体和平坦部分为平面上的电连接(例如焊接),因此可避免曲面电连接(例如焊接)所带来的电连接不良(例如虚焊)问题,从而提高电连接(例如焊接)效率及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立体图;
[0012]图2为图1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在卷绕之前的分解剖视图;
[0013]图3为图2示出的突起的变化视图;
[0014]图4为图1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5]图5为图4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以及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0016]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8]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9为图8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0]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图11为图10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2]图12为图1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23]图13为图12示出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以及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的分解立体图;
[0024]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图15为图14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6]图16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7]图17为图16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8]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9]图19为图18的另一角度视图;
[0030]图20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1]图21为图20的另一角度视图;
[0032]图22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3]图23为图22的另一角度视图;
[0034]图24为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5]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6]I电极组件 E平坦边缘
[0037]C中心轴线R弯曲部分
[0038]L长度方向2壳体
[0039]11第一电极板3电极端子
[0040]111第一突起31本体部
[0041]112第一电极集流体311侧面
[0042]113第一电极活性物质32片体
[0043]12第二电极板33外接部
[0044]121第二突起4盖组件
[0045]122第二电极集流体 41盖板
[0046]123第二电极活性物质42排气部
[0047]P平坦部分43塞子
[0048]B圆形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
[0050]参照图1至图24,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I ;壳体2,容纳所述电极组件I ;以及电极端子3。电极组件I包括电极性相反的第一电极板11和第二电极板12,第一电极板11包括从电极组件I的端部延伸的多个第一突起111,第二电极板12包括从电极组件I的端部延伸的多个第二突起121,所述多个第一突起111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121的至少之一形成平坦部分P和弯曲部分R。电极端子3电连接于电极组件I的第一电极板11和第二电极板12的至少之一。其中,电极端子3包括:本体部31 ;至少一个片体32,连接于本体部31且从本体部31的下部向电极端子3电连接的电极组件I的第一电极板11和第二电极板12的所述至少之一延伸,并与所述多个第一突起111和所述多个第二突起121的所述至少之一形成的平坦部分P相互插置且与该平坦部分P电连接。
[0051 ] 通过在电极组件I的端部延伸出突起的弯曲部分R和平坦部分P,使电极端子3的片体32直接与电极组件I的该平坦部分P电连接,无需使用中间部件(例如连接接线片、集电板等)从而大大减小电极端子3和电极组件I之间的空间尺寸,从而提高可再充电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电极端子3通过片体32与电极组件I进行电连接,电流流向的距离很短,因而电流过流能力提高;电极端子3的片体32与平坦部分P相互插置,因为电极端子3的片体32和平坦部分P为平面上的电连接(例如焊接),因此可避免曲面电连接(例如焊接)所带来的电连接不良(例如虚焊)问题,从而提高电连接(例如焊接)效率及强度。
[0052]参照图2,电极组件I通过卷绕第一电极板11、隔离膜13、和第二电极板12而成型,并形成对应的平坦部分P和弯曲部分R,第一电极板11、隔离膜13、和第二电极板12全部为薄板或薄膜形式。具体地,以多个第一突起111形成平坦部分P和弯曲部分R为例,多个第一突起111是在第一电极集流体112上裁剪而得,根据电极组件I的尺寸而调整第一突起ill之间的距离,使卷绕时第一突起111位于电极组件I的侧面弯曲的部分(即,参照图5,第一突起111可位于卷绕成型的电极组件I的顶部的左侧端或顶部的右侧端),基于第一突起111的宽度,可使第一突起111的一部分形成平坦部分,第一突起111的一部分形成弯曲部分。多个第二突起121形成平坦部分P和弯曲部分R的方式与第一突起111类似,不再描述。第一电极板11和第二电极板12可被设置为带有不同极性。第一电极板11包括第一电极集流体112和涂覆在第一电极集流体11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活性物质113。第二电极板12包括第二电极集流体122和涂覆在第二电极集流体12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第二电极活性物质123。在根据本发明的可再充电电池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从电极组件I的端部延伸的多个第一突起111没有涂覆第一电极活性物质113 ;从电极组件I的端部延伸的多个第二突起121没有涂覆第二电极活性物质122。需说明的是,在图2中,以第一电极板11为例,第一电极集流体112的设置有第一电极活性物质113的区域的上边缘与多个第一突起111的下边缘之间的部分未涂覆第一电极活性物质113 ;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电极集流体112的设置有第一电极活性物质1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