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及其并联间隙防雷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63372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定位孔22为弧形螺孔,所述装配板2以第一定位孔21的轴线为转轴实现其在线夹I表面的转动;第一定位孔21优选为圆形螺孔,在线夹I上也设置有与第一定位孔21和第二定位孔22相对应的螺孔,定位螺栓通过这些螺孔将装配板2固定在线夹I上;由于第二定位孔22呈弧形,只要暂时拧松定位螺栓即可使装配板2以第一定位孔21的轴线(实际上也是设于第一定位孔21上定位螺栓的轴线)为转轴实现转动,调节完成后只需重新拧紧定位螺栓即可,简单方便;装配板2优选呈琵琶状,第一定位孔21设在截面面积较小的部分,第二定位孔22则设在截面面积较大的部分;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孔22的弧度为20° -30°,适于调节使用,其优选为23°。
[0022]本实施例中,该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线夹I的用于稳定重心的配重体;配重体具有较大的质量,设在与装配板2相对的一侧,使导线侧电极8保持与接地侧电极形成防雷间隙;配重体使得整体重心下移,不仅能够有效防止导线侧电极8的不当摆动,而且配重体起到了防震锤的作用,实现一物多用,节省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配重体为吊挂在线夹I下方的摆板3,所述摆板3以单自由度转动连接于线夹I ;摆板3优选为截面呈长方形的钢材,其铰接在线夹I下部,具有一定的摆动幅度,实现线缆防震,其长度及质量只要能满足稳定重心的效果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摆板3的上端与线夹I连接、下端设有用于连接另一与其对称的摆板3的结合部;在设置两导线侧电极8的场合,两块摆板3下端通过结合部相连而呈V形,能够提高其稳定重心的效果。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夹I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压线板11和第二压线板12,所述第一压线板11及第二压线板12上分别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压线槽I Ia和第二压线槽12a,所述第一压线槽Ila与第二压线槽12a配合形成用于夹紧导线9的夹紧部;所述第一压线板11的位于第一压线槽Ila上、下方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连接第二压线板12的第一连接孔11b,所述第二压线板12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Ilb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12b,连接件4穿过第一连接孔Ilb及第二连接孔12b将所述第一压线板11与第二压线板12连接在一起;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连接孔11b、第二连接孔12b均为螺孔,数量均为至少三个,优选为四个;第一定位孔21设在第一压线板11上部,第二定位孔22设在第二压线板12下部;第一压线槽Ila和第二压线槽12a均呈弧形,在第一压线板11和第二压线板12连接后,第一压线槽Ila和第二压线槽12a配合将导线9夹紧;连接件4可以是紧固螺栓,便于装拆。
[0024]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8安装结构的并联间隙防雷装置,所述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装配有本实施例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8安装结构;如图1所示,本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包括两根对称的导线侧电极8,每一导线侧电极8对应一副安装结构。
[002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固定在导线上的线夹和用于连接导线侧电极的电极装配机构,所述电极装配机构连接于线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装配机构包括以可拆卸方式连接于线夹的装配板,所述装配板设有用于连接导线侧电极的连接部,并且所述装配板可在线夹表面移动以调节导线侧电极相对于导线的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板上设有用于与线夹配合连接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为弧形孔,所述装配板以第一定位孔的轴线为转轴实现其在线夹表面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弧度为20° -3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还包括连接于线夹的用于稳定重心的配重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体为吊挂在线夹下方的摆板,所述摆板以单自由度转动连接于线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板的上端与线夹连接、下端设有用于连接另一与其对称的摆板的结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及第二压线板上分别设有开口相对的第一压线槽和第二压线槽,所述第一压线槽与第二压线槽配合形成用于夹紧导线的夹紧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板的位于第一压线槽上、下方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连接第二压线板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压线板上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连接件穿过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将所述第一压线板与第二压线板连接在一起。
10.一种应用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的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间隙装防雷装置配有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它包括用于固定在导线上的线夹和用于连接导线侧电极的电极装配机构,所述电极装配机构连接于线夹;本实用新型的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改变了导线侧电极的安装位置,通过线夹和电极装配机构能够将导线侧电极固定在导线上,在安装、更换时无须拆卸金具部件,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轻金具部件负担,延缓金具部件的损毁,节省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应用该并联间隙导线侧电极安装结构的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能够有效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IPC分类】H02G13-00, H01B17-48, H01B17-46, H01T4-10
【公开号】CN204270760
【申请号】CN201520015302
【发明人】黄西军, 胡和平, 景文炳
【申请人】重庆西鹏防雷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