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跟踪天线系统及其旋转限位机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96471阅读:来源:国知局
位置,第一本体310相对第二本体210将沿着与图2和图3中的箭头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重复上述过程。由此,通过正反两次将限位件500夹持,从而达到了限制第一本体310相对第二本体210转动的角度的目的。
[0028]参见图5,该旋转限位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本体310相对第二本体210向与当前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位置检测装置600,在一实施例中,该位置检测装置600包括光信号收发器610和光信号反射件620,可以将光信号收发器610作为固定件安装在安装座200上,而将光信号反射件620作为运动件安装在第一本体310上,光信号收发器610和光信号反射件620的具体位置满足在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光信号收发器610和光信号反射件620呈相对设置。如在图4所示位置,光信号收发器610可持续获取其发射的光信号,此时第一本体310到达被限位件500限位的位置,经预设时间后控制电机停止或反向转动,由此实现精确定位。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另外的控制思路,如对光信号收发器610和光信号反射件620的具体位置不作上述限定,当第一本体310转动至使光信号收发器610和光信号反射件620相对的位置时,由光信号收发器610发出的光信号经光信号反射件620反射回给光信号收发器610,以输出第一本体310转动至该位置的位置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给驱动第一本体310转动的电机发送指令,控制第一本体310反向转动或停止转动。假设第一本体310从初始位置起相对第二本体210转动,当光信号收发器610第一次接收到经光信号反射件620反射回来的光信号时,可以得知第一本体310转过360° ;当光信号收发器610第二次接收到经光信号反射件620反射回来的光信号时,可以得知第一本体310转过720°,此时第一本体310到达或接近被限位件500限位的位置,从而控制电机停止或反向转动,由此实现精确定位。此外,该位置检测装置600还可以由其他任意适用的传感器替代,比如电容式接近开关等。
[0029]进一步地,盖板320设置有与轨道311的位置对应的辅助轨道,该辅助轨道的截面形状与轨道311的截面形状相似,通过将部分限位件500嵌入辅助轨道内,可以提高限位件500的运动稳定性。
[0030]本实施例中,第一止挡件312与第一本体310—体成型,比如轨道311的侧壁向内凸伸形成一块状凸起,该块状凸起构成了第一止挡件312,采用这种结构,可以简化结构设计,同时可以保证第一止挡件312的强度和刚度。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止挡件312与第一本体310分体设置,第一止挡件312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本体310上,并朝向轨道311延伸有将限位件500挡在轨道311两侧的舌部。
[0031]第二止挡件211与第二本体210分体设置,第二止挡件211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至第二本体210的底座和从底座上朝向轨道延伸出的舌部,利用该舌部将限位件500挡在轨道311的两侧。而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二止挡件211与第二本体210—体成型。
[0032]当第一止挡件312与第一本体310分体设置时,可参考第二止挡件211的实施结构,采用相似甚至相同的结构即可。当第二止挡件211与第二本体210—体成型时,可参考第一止挡件312的实施结构,采用相似甚至相同的结构即可。
[0033]进一步地,第一止挡件312及/或第二止挡件211伸入至轨道311中的部分设置有缓冲结构(图未示),比如该缓冲结构为橡胶阻尼块,设置在第一止挡件312和第二止挡件211上与限位件500接触的位置,因此当第一止挡件312和第二止挡件211分别抵靠于限位件500时,可以减缓冲击,防止损坏两止挡件和限位件500,同时降低旋转限位机构运动至极限位置时所产生的噪音。当第一止挡件312与第一本体310 —体成型时,由于第一止挡件312的尺寸较小,因此不方便设置缓冲结构,此时也仅可在第二止挡件211上设置缓冲结构。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限位件为与轨道仿形的滑块,限位件的长度应当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并在限位件的两端倒圆角处理,从而能够起到运动导向的作用,以保证限位件沿着轨道平稳地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其余未述部分可参考上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003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跟踪天线系统,参见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自动跟踪天线系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三脚架100、安装座200、自动跟踪装置300和天线400,其中安装座200配置有连接至自动跟踪装置300和天线400的信号线、电源线等,自动跟踪装置300配置有驱动天线400水平转动的水平转动部件和驱动天线400俯仰摆动的俯仰转动部件,通过在安装座200和自动跟踪装置300之间设置旋转限位机构,因而可精确、可靠地控制天线400水平转动的角度,不会因出现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绕线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310为转动件,其可设置在自动跟踪装置300上;第二本体210为固定件,其可设置在安装座200上。
[0036]本自动跟踪天线系统实施例包括上述旋转限位机构全部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限位件; 第一本体,其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件沿着预设圆周轨迹运动的轨道以及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伸入至所述轨道中; 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配合,所述轨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转动轴同轴,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从与所述第一止档件伸入所述轨道相反的方向伸入至所述轨道中的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在所述轨道中的径向长度之和小于所述轨道的径向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套装在所述第二本体上且相对所述第二本体旋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本体相对所述第二本体向与当前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位置检测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呈球状的滚珠,所述限位件可沿着所述轨道滚动;或者, 所述限位件为与所述轨道仿形的滑块,所述限位件可沿着所述轨道滑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轨道的上方用于对所述限位件进行限位的盖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置有与所述轨道的位置对应的辅助轨道,部分所述限位件嵌入所述辅助轨道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一本体一体成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件与所述第二本体分体设置,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至所述第二本体的底座和从所述底座上朝向所述轨道延伸出的舌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件及/或所述第二止挡件伸入至所述轨道中的部分设置有缓冲结构。
10.一种自动跟踪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限位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跟踪天线系统及其旋转限位机构,包括限位件;第一本体,其上设置有供所述限位件沿着预设圆周轨迹运动的轨道以及第一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伸入至所述轨道中;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配合,所述轨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转动轴同轴,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从与所述第一止档件伸入所述轨道相反的方向伸入至所述轨道中的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一止挡件和所述第二止挡件在所述轨道中的径向长度之和小于所述轨道的径向宽度。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自动跟踪天线系统的水平转动部件在转动至极限位置时,被精确、可靠地定位,不会因出现转动角度过大而导致绕线的问题。
【IPC分类】H01Q3-06, H01Q3-08
【公开号】CN204303991
【申请号】CN201420721636
【发明人】张显志
【申请人】深圳一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