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插套结构及电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08186阅读:来源:国知局
约束下,辅助弹性体3、3’能够在壳体I和主弹性体2的挤压下压缩变形,并形成指向主弹性体2的插接间隙的挤压力。壳体I还起到了容纳主弹性体2和辅助弹性体3、3’的作用,并对电连接部位进行保护。壳体I还对插拔瞬间产生的电弧具有冷却作用,有效减灭电弧的危害,可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和电寿命。
[0034]主弹性体2采用能够导电,并且具有弹性的材质制作,例如铝、铜等金属,为了形成插接间隙,主弹性体可以具体包括左弹片21、右弹片22和连接左弹片21和右弹片22的导电连接片23,而左弹片21与右弹片22之间形成插接间隙,供插销4插入。左弹片21和右弹片22及导电连接片23上用于连接左弹片21和右弹片22的部分结构均可设置在壳体I的中空腔室内。左弹片21和右弹片22均具有弹性,在插销4的挤压作用下可以向两侧移动并发生变形,而当插销4被拔出后,左弹片21和右弹片22又会在自身的弹性以及辅助弹性体3、3’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图3-图6中所示的主弹性体的截面形状为紧口的U形截面,而该紧口部位即对应着插接间隙。
[0035]辅助弹性体3、3’采用具有弹性的材质制作。为了能够顶紧主弹性体2,辅助弹性体3,3’可以具体包括设置于左弹片21和所述壳体I的内壁之间的左辅助弹性体31,31’,以及设置于右弹片22和壳体I的内壁之间的右辅助弹性体32,32’。
[0036]为了使插销获得稳定的夹持力,优选使左辅助弹性体31,31’和右辅助弹性体32,32’相对于插接间隙对称,而左弹片21和右弹片22相对于插接间隙对称。对于另外实施例,也允许采用非对称式的结构。
[0037]从图5和图6可以看到,辅助弹性体3和辅助弹性体3’在结构形式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其均可呈现为弯曲的弹片结构(参见图7),并包括顶靠在壳体I的内壁的第一顶靠部分3a、顶靠在主弹性体2上的第二顶靠部分3b以及连接第一顶靠部分3a和第二顶靠部分3b的弹性连接部分。而图7中靠左侧的右辅助弹性体32的第二顶靠部分3b在插销4插入到插接间隙后的工作位置与主弹性体2形成的是多条线接触,图7中靠右侧的左辅助弹性体31’则在插销4插入到插接间隙后的工作位置与主弹性体2形成的是面接触。
[0038]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对上述一实施例的装配及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0039]装配电连接插套结构时,可将辅助弹性体卡到主弹性体的紧口位置所对应的远离插接间隙的两侧,然后将主弹性体和辅助弹性体压入到壳体中,再将主弹性体与壳体进行焊接或粘接等方式的固定,来形成电连接插套结构,再将组合成的电连接插套结构装入插座、插线板、电转换器等电连接装置的预设卡槽内。当需要进行电连接时,使用者可将插头的插销对准插接间隙并向主弹性体内插入,插销在使用者的施力作用下强行挤压开主弹性体进入插接间隙,此时辅助弹性体也间接的被压缩,在壳体的反作用力以及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形成对主弹性体的挤压力,使得主弹性体与插销形成面接触的形式。当使用者希望断开电连接时,向外拔出插销,则主弹性体又会在辅助弹性体以及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
[0040]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和辅助弹性体来使主弹性体获得更大的夹持力,进而获得更大的接触面积,而这样也使得主弹性体更不容易丧失弹力,从而增加电连接插套的使用寿命O
[0041]上述各个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插套结构可适用于插座中,因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前述任一种电连接插套结构的电连接装置,该电连接装置可以为插座、插线板或电转换器,但不仅限于此。无论是何种电连接装置,均能够获得较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电气连接。
[004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插套结构,包括可导电的主弹性体(2),且所述主弹性体(2)形成有插接间隙,能够供插头的插销(4)插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I)和辅助弹性体(3),所述壳体(I)形成有中空腔室,所述主弹性体(2)的至少部分结构和所述辅助弹性体(3)均设置于所述壳体(I)的中空腔室内,所述辅助弹性体(3)能够往指向所述插接间隙的方向顶靠所述主弹性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性体(2)在所述插接间隙的位置形成有能够与所述插销(4)的插接面形成面接触的接触面,且所述辅助弹性体(3)能够在所述插销(4)插入到所述插接间隙后的工作位置下,通过弹性挤压作用使所述主弹性体(2)的接触面与所述插销(4)的插接面形成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弹性体(2)包括左弹片(21)、右弹片(22)和连接所述左弹片(21)和所述右弹片(22)的导电连接片(23),所述左弹片(21)与所述右弹片(22)之间形成所述插接间隙,且所述左弹片(21)和右弹片(22)及所述导电连接片(23)上用于连接所述左弹片(21)和右弹片(22)的部分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壳体(I)的中空腔室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性体(3)包括设置于所述左弹片(21)和所述壳体(I)的内壁之间的左辅助弹性体(31,31’),以及设置于所述右弹片(22)和所述壳体(I)的内壁之间的右辅助弹性体(32,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辅助弹性体(31,31’)和所述右辅助弹性体(32,32’ )相对于所述插接间隙对称,所述左弹片(21)和所述右弹片(22)相对于所述插接间隙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弹性体(3)为弯曲的弹片结构,包括顶靠在所述壳体(I)的内壁的第一顶靠部分(3a)、顶靠在所述主弹性体(2)上的第二顶靠部分(3b)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顶靠部分(3a)和第二顶靠部分(3b)的弹性连接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靠部分(3b)在所述插销(4)插入到所述插接间隙后的工作位置与所述主弹性体(2)形成多条线接触或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为金属壳体或陶瓷壳体。
9.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装置为插座、插线板或电转换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插套结构及电连接装置,其中电连接插套结构包括可导电的主弹性体(2),且主弹性体(2)形成有插接间隙,能够供插头的插销(4)插接,还包括:壳体(1)和辅助弹性体(3),壳体(1)形成有中空腔室,主弹性体(2)的至少部分结构和辅助弹性体(3)均设置于壳体(1)的中空腔室内,辅助弹性体(3)能够往指向插接间隙的方向顶靠主弹性体(2)。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连接装置,包括前述的电连接插套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和辅助弹性体来增加电连接插套结构的主弹性体施加给插销的夹持力,进而增大了主弹性体与插销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接触电阻,使得主弹性体与插销的电连接更加可靠和安全,并提高了电连接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H01R13-15
【公开号】CN204315766
【申请号】CN201420712950
【发明人】刘维民
【申请人】北京维森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